原创 满汉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满汉左右侍郎又是如何具体分工?
迪丽瓦拉
2025-07-14 10:33:04
0

满尚书、汉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满侍郎、汉侍郎以及左右侍郎如何分工?这是读者留下的两个问题,希望御史能就此话题整理一篇文章。

满汉双轨制是一个老话题,类似的文章发过不少,可能之前讲得不是那么系统、全面,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御史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与诸位分享交流。

先来说满汉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

清代的六部始设于崇德时期,当时清王朝尚在关外,主要以军事斗争为主。故而这一时期,六部事务皆由诸王、贝勒兼管。

顺治初年,六部的职官不断调整,有满、蒙大臣出任六部尚书,无汉臣出任尚书的案例。顺治五年,六部增设汉尚书,品级低于满尚书,此为满汉双轨制的雏形。

从顺治中期开始,各部院衙门皆设满、汉两位长官,此后形成定制,一直到1906年清末官制改革时,才彻底废除了满汉双轨制。

从六部尚书满汉并设的那天开始,汉尚书的地位始终低于满尚书。康熙时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以及满汉一家国策的奉行,六部尚书的品级化一,雍正即位后,六部尚书从原来的正二品提升为从一品,从此跻身一品大员的行列。

按照《大清会典》的记载,“满尚书掌印,汉尚书主稿”,这就从法律层面制定了满、汉尚书的分工原则。

显然,掌印尚书才是该部的真正当家人,从实际情况来看,满尚书的地位高于汉尚书是一种常态化。汉尚书更多时候是二把手,负责实际的部务,但没有真正的决策权。

汉尚书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其地位会越居满尚书之上。一是汉尚书拥有更高的品级,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部务。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如张廷玉以大学士身份兼管吏部长达十余年;大学士蒋廷锡以大学士身份兼管户部等等。

二是汉尚书拥有绝对的威望与资历,如光绪朝户部尚书翁同龢,他以状元、帝师的身份,压过宗室出身、资历较浅的满尚书福锟。

汉尚书掌权在晚清时期比较常见,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不无关系,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是造成满洲贵族权力下滑的一个大的趋势。

三是满尚书才力不及,无法胜任部务。光绪八年至十一年担任满、汉户部尚书的崇绮、阎敬铭就是例证。崇绮虽是同治帝岳父又是状元出身,但在理财方面几乎是一窍不通,汉尚书阎敬铭被任命为掌印尚书,负责户部的实际工作。

满汉尚书的权力、地位不能一概而论,常例中尚有不少特例,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再来说满汉侍郎以及左右侍郎的分工

侍郎作为堂官,品级仅仅低了一级,不像其他衙门那样,一把手与二把手相差至少两级。侍郎与尚书既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具有独立性,其性质大致与总督、巡抚的情况类似。

很遗憾,御史在文献中并未找到满汉侍郎的具体工作职责,不过从很多实例中还是可以发现,清代六部职官的分工大致还是沿袭了明代的做法。

左侍郎地位略高于右侍郎的,以排名第一的吏部而言,明代时吏部左侍郎的地位与其他五部尚书等同,官方文献中记载,官员若遇吏部左侍郎,皆以尚书之礼见之。

按明代吏部的规定,左侍郎负责内务,主要是分管京官的选拔、考核;右侍郎负责外务,主要分管外官的选拔、考核。

刑部也是一样的,左侍郎负责京城中各大刑事案件和重大刑案的审判,即朝审、秋审一类的属于内务,而外省的刑狱则属于外务,由右侍郎负责。

礼部亦然,凡祭祀、册封一类的在京事务,皆有左侍郎主持;而各省乡试、到各藩属国宣诏册封等外务,则有右侍郎主持。

六部左右侍郎分工大体上的原则就是“左内右外”,不过这也是一种大概的说法,而且有时从分工上并不能说明左右侍郎存在政治地位上的差别。

真正衡量左右侍郎的权力地位,则是在职务的排名以及晋升上。不科学地讲,左侍郎就类似现在的常务副部长,右侍郎则是一般的副部长,若遇尚书出缺,那么毫无疑问,左侍郎是第一候选人。

至于满汉侍郎的分工,御史个人以为(不一定严谨)满侍郎主要起到的是监督、制约的作用,同时也因存在出身、资历、能力的差别,在具体的评定过程中会有一些出入,不见得满侍郎就比汉侍郎地位高。

满汉双轨制实际上不是一种很不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一个部中设六个堂官,很容易出现主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

尤其是户、刑二部,因政务繁重,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这种弊端清代的皇帝是清楚的,但鉴于满汉并用是祖制不能轻易破处,所以才在尚书之上简派王大臣兼管部务,以统筹协调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瀛寰新谭|谁才是“第三罗马”?... 自公元15世纪起,莫斯科大公以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试图夺取君士坦丁堡,打造“第三罗马”。沙...
原创 潼... 潼关大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地区,与马韩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 此次战役中,马超作为防守方,又占据地理优...
原创 亚... 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实行分封制度,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而诸侯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
原创 反... 前言:反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条计谋,在三国演义中被多人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间计主要的特点就...
6卷《荆楚文化史》构建荆楚文化... 6卷近300万字《荆楚文化史》 构建荆楚文化全景图 这是一部“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著作——共6卷、近3...
黎明“七问”之一:谁研制了开国... 本文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949年10月1日15时,北京的开国盛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原创 武... 摘要:武田信玄麾下的真田幸隆,是山本勘助引荐的?逻辑上说不通 真田家并不是什么强大的大名,提别是在始...
浙江古代为越国地盘,为何不简称... 清朝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前曾落第,自勉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
原创 开... 开隋九老,战力排名 1、定彦平 武器:绿沉四尖枪。 特点:枪法精绝,神鬼莫测,被称为“双枪无敌将”。...
原创 赵...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宋孝宗 ...
原创 关... 公元219年,也就是被誉为三国的“魔咒之年”——建安二十四年,对于关羽来说,半年时间,却让他深刻体会...
原创 春... 霸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诸侯之长,即诸侯国总盟主。东周末年王室衰弱,各诸侯国国力强盛,有雄心壮志的君...
原创 英... 引言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原创 曾... 曾经挽救中华文明的七位伟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华夏文明的复兴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曾有无数英雄豪杰为民...
原创 毛...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位陕西米脂县出来的“闯王”,带领农民军刮起席卷全国的起义风...
原创 老... 老祖宗说过:“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从古至今,有许多令人不解之事,比如韩信,自己的腰间明明挂着剑...
原创 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70期。1943年3月,山东根据地的主要军事将领、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
原创 二... 1946年3月,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而这也就标志着美苏冷战拉开了序幕。在此以后,美苏...
原创 明... 少读三国,对诸葛亮六出祁山,既感钦佩,又觉惋惜,尤其对上方谷那场大雨忿忿不平。及至年长,洞悉当时魏蜀...
原创 诸...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用兵如神,没有诸葛亮这位优秀的谋士,蜀国恐怕早就奄奄一息了。历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