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这是杜甫为称赞花木兰巾帼英雄、豪迈气概,却又不失儿女情怀而作的诗。可见,在中国古代花木兰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女英雄。
但是,花木兰是否真实存在,至今也是一个谜题。虽然有史料记载,又有考古发掘,证明了当时北朝有很多女性参军,但花木兰,这个具体的人是否真实存在,仍存在疑问。
不过,在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位女子,效仿花木兰参军入伍,征战沙场,并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晚景悲惨,真是令人唏嘘。
生逢乱世,为生计投军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是禁止女性当兵的,尤其是王朝兴盛时期,对士兵都是要严格检查的。所以史料中,记载女性充军多是在王朝衰败时期。这个时期,朝廷只顾士兵数量,无暇顾及士兵的性别,很多女性也被抓去做了壮丁。
而这位奇女子,不仅生逢王朝衰败时期,同时这一时期又是近代中国最耻辱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晚清。
本来清朝是八旗绿营兵制,实行军户制度,士兵是世袭的。但是在鸦片战争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后,由于绿营与八旗士兵无法抵挡太平天国军,所以朝廷只好让地方督抚自行募兵,组织军事力量,与太平天国军厮杀。
在太平天国灭亡后,这种募兵制也被保存下来,成为清朝挑选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这位奇女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参了军。
这位奇女子据《清代野史—女统领》记载,名叫陈氏,虽是女子,但身材魁梧,长得酷像男子。陈氏自幼家贫,生活条件极差。并且随着陈氏的长大,身材愈发壮硕,饭量也不断增长,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恰逢此时,清军将领多隆阿督办陕西的军务。多隆阿初来乍到,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便大量招募役夫,来为军队进行服务。多隆阿为了能招到役夫,便对外宣称参军不仅管饭管饱,还能领到“不菲”的工钱。陈氏在得知此消息后,便火速报名参军。
因为陈氏身材健硕,酷似男性,并且役夫这个工作,无关紧要。所以募兵人员看见陈氏后,没问几句,便将其招募进来,并没有对她进行严格的盘问与检查。
就这样陈氏进入了多隆阿的军队,成为了一名役夫,主要负责养马。在陈氏参军不久后,恰逢上级领导视察,看见陈氏不仅身材魁梧,同时养马又认真负责,觉得她养马屈才了。于是上级领导将陈氏调往前线,上阵杀敌。
被调往前线的陈氏,充分发挥了其身材魁梧的优势,在战场上勇猛过人,立下赫赫战功。陈氏也因其骁勇善战,不仅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同时还加官进爵成为候补提督,可谓是前途无限。
婚姻不幸,强扭的瓜不甜
陈氏虽然身材上酷似男性,战场上勇猛无敌,但毕竟还是女儿身。而且根据当时的观念,女人终归是要相夫教子的。所以陈氏也一直在搜寻自己的“如意郎君”。
但是,由于陈氏生活在军营,一方面,她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女性的身份。另一方面,军营里的男性,多是粗鲁之辈,难入陈氏法眼。直到有一天,一个男人走入了军营,彻底的激起了陈氏的“爱慕之情”。
这个男人就是朱某,军营里新来的文书。朱某本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迫于生计,才充任军队里的文书。
但陈氏看到朱某后,便心生爱意。朱某不仅颜值高,眉清目秀,并且还是个读书人,学问好。所以陈氏十分喜欢朱某,经常去请教朱某学习知识。就这样,陈氏与朱某打得火热,十分亲密。
但是朱某并不知道陈氏是女儿身,只是将其当成一个渴望知识的老大哥,并没有想到男女之情。这就让陈氏十分着急,最终在一次庆功宴上,陈氏去朱某房间里,与朱某把酒言欢,在朱某醉酒后,强行发生了关系。
醒酒后的朱某迫于事实,又在陈氏的胁迫下,被迫与陈氏在一起。但是那一夜,终究出了事,陈氏有了身孕。
这件事被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知道后,十分愤怒,但出于陈氏所立下的战功,与军队的名声,考虑再三,决定让陈氏与朱某成婚,并且将陈氏的军功转给朱某,让朱某充当提督。
但是,这场婚姻本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双方并没有感情基础,而且身份差距过大,一个是一介武人,一个是读书人,二人的性情大相径庭。
并且朱某在婚后性情大变,对陈氏那是百般刁难,而且还在家里养小妾,陈氏气不过,独自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家。
时代悲哀,谁说女子不如男
回看陈氏的一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在军队里闯出一番名师,实属不易。若是放在民国时期,那也必定是一位女中豪杰,也不会因为考虑军队的名声,做出让朱某承接她的职位,把自己的功绩都转给了朱某的事情。
可见错误的不是“陈氏是个女儿身”,而是时代所限。在舆论与观念的压迫下,陈氏只能向时代低头,向命运低头,回到家中,相夫教子,失去了本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