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春秋战国商鞅变法,名为商鞅在作为,实为秦孝公在推动
迪丽瓦拉
2025-07-24 01:33:38
0

提到春秋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商鞅身上,都认为这次变革的成与败与商鞅有关,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秦孝公允许,商鞅纵有天大本事,他的变法也是施行不了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商鞅变法到底是秦孝公的愿望还是商鞅的主观行动,本人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标题上的观点。

秦孝公有变革的决心,缺乏变革的才能。大家知道,秦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有作为的明君,秦襄公、秦穆公以及后来的秦始皇。但秦孝公的承前启后作用却是无人替代的,原因就在于他实施的商鞅变革,把秦国带到了霸主的位置,从而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实力,在他以后的几代国君才能有更大作为的基础。

但是,秦孝公继位以后,本身却并不具备变革的方法和能力。早在秦献公当政的时候,献公就从连年征战中发现秦国的国力衰弱,民众除了跟随君王东征西战以外,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利益。所以在少梁之战中俘获魏国国相公叔痤以后,就动了要跟魏国议和的心思,恰恰他的想法被儿子公子渠梁所洞察,这也是秦献公要把王位传给他而不传给公子虔的原因之一。

然而,秦孝公虽然有停战休养生息的理念,却找不到突破口,这一点他不如秦献公心里有数,因为秦献公早年曾流落陇西河谷,后又到魏国呆了很多年,对魏国的改革了如在心,要不是身中箭毒,他马上就会对秦国进行变革。

而且,秦孝公继位之时,正是秦国朝政贵族派系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旧贵族需要维持自身利益,新兴力量需要抢夺朝中权利,秦孝公想在二者中间找到平衡点,必须要有一个敢于面对当面复杂的局面,而又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这个人必须懂得秦国国情,又要敢于面对朝中派系争斗。

秦国有变革的环境,缺乏变革的能臣。虽然说秦国贵族维持原状的呼声很大,但也不是铁板一块,秦孝公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对秦献公的国丧进行了改革,既没杀公叔痤祭奠先君,也没全国大操大办。相反,他还把国丧节省的钱全部用到赈济雪灾的灾民身上,他能做到这点,后面还有秦献公夫人的支持。

但是,秦孝公继位后国事烦多,想在朝中找一个能创新朝政的人,翻遍官吏花名册也是找不到的,原因就是秦国从西部一隅逐渐向东扩展,几百年来都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谁也没有去想怎么改变现行朝政制度的事,这一点,从秦穆公开始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与中原诸侯结亲,从中原学习文化历史的过程。

正是有了变革的愿望和环境,秦孝公才在景监的建议下发布了招贤令,这个招贤令的目的就是向全天下百姓发出邀请,而商鞅当时也是怀才不遇,在魏国亲眼目睹了李俚吴起改革,他有一肚子的主意没地方施展,招贤令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也算秦孝公这位伯乐遇到了他这匹千里马吧。

商鞅变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却缺乏变革的延续。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当初的阻力还是不小的。但商鞅初到秦国时,并没有马上实施他的新法,而是通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到民间走访了解,接触了许多的百姓和大臣,最后才向秦孝公提出改革主张的。由于商鞅变法的思想是他把秦孝公想要的结果和自己想创新的想法相结合,这个思想其它人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才有城门立柱和给公子虔鼻刑的例子。

另一方面到了变法实施的关键阶段,秦孝公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就想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商鞅,这是个非常大胆的想法,虽然商鞅不会接受,也可能是秦孝公试探商鞅,但却说明了大问题。在秦孝公认为,商鞅变法实行到现在这个程度,肯定还是有人不认同,他担心的事就是他死后,变法能不能延续的问题。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担心的,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马上就把商鞅五马分尸了,变革也变得虎头蛇尾。

从上面分析中不难看出,商鞅变法的基础是秦孝公想变革,秦国的国情要变革,周边的诸侯国都在变革。而推行困难的原因就是触及到了贵族们的切身利益,又因为前无古人,完全靠商鞅个人的能力来推动变法的前进,阻力可想而知。从变法的结果看,有成有败,作为秦国利益集团的需要,变法是成功的,但作为普通百姓利益,变法加重了百姓负担。虽然商鞅死后变法的一些内容还在延续,但本质却发生了变化,到了秦始皇时期,由于无休止的苛捐杂税,致使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国也因此走到了尽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
原创 三... 关羽上限值非常高,下限值几乎低到超一流,张飞觉得全季巅峰之时,刚出来大概还没跟大师对战经历,受到吕布...
原创 真... 真实的慈禧太后非常强硬,为何大清还向西方投降呢?大清的妥协是被列强用炮打开的无奈!看看吧! 在我国绚...
原创 历...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我们却能越来越感受到局限性,而在过去,古人也往往只能将不能理解的事物,寄托于神...
原创 “... 大家平时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呢? 现代社会之中,其实很少人称父亲,因为父亲这一称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太...
原创 2... 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
原创 三... 也许是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我们的目光主要都是聚集在曹魏、刘蜀、孙吴等几个势力之上,而往往忽略...
原创 朱... 蓝玉,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踏平了其他诸侯,将元朝...
原创 身... 三国纷争,不仅三方各有雄主,也为众多武将谋士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其中若论武将,曹魏麾下八虎将,...
301处!西藏最新发现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入年底冲刺期,目前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18个县(区)...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多,社会各种观点多元。大概可以分为:社会体制、财政崩溃、天灾人祸、李自成内乱等。总之...
原创 正...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
原创 第... 1941年苏德数百万大军共襄盛举,进行物理切磋的初期阶段,苏军兵败如山倒,小胡子做出了先在南线拿下基...
原创 锦...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
一本护照,翻开华侨领袖的传奇人... “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在展览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生者或逝者平生行为、品德、成就等的总结和评价。其中,殇是一种谥号,多用于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