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江总督的权力非常大,管理庞大的3个省,为何斗不过江苏巡抚?
迪丽瓦拉
2025-07-24 02:02:44
0

关于总督和巡抚的文章我写过很多,关于两江总督的和江苏巡抚的我也写过,为了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来讲讲这个问题,顺便普及一笔总督和巡抚制度。

清朝总督制下的两江总督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两江总督是影视剧中最常见的总督,在清朝当官没有当过两江总督,那就不是成功的官员,在清朝有影响力的两江总督多达八十多位,晚清四大名臣,更是轮着班的当两江总督。

在清朝的总督中,主要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

这几位总督实际承担的是清朝地方政务管理的重任,总督是管理一省到多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的总督,“掌治军民,总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以陕甘总督为例,其全称是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原来是个临时性的职务,在清朝时期成为定制。

一般来说,总督的官阶为正二品,但是正常情况下都会加兵部尚书衔,从而官至从一品。

像两江总督这样的,打底就是从一品官员,清朝八大总督,都是腰间盘,凭啥是两江总督这么突出?因为除了直隶总督,下来就是两江总督。

所谓两江总督,不是大部分认为的现在江苏和浙江省,而是当时江西生和江南省,江南省后来被拆分为现在我们知道的江苏和安徽。也就是说,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的辖区,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在清朝时期都是较为富庶的地区,一直有天下赋税,一半出自江南的说法,作为这样的缴税大户,清政府自然是十分重视的。

两江总督也大多数是位高权重,深受清廷信任的人物。

清朝巡抚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巡抚和总督比谁更大?

其实,上文所清代的总督制,实际是不全面的,真正清朝的地方制度应该是督抚制度,既有总督,也有巡抚,两者相互牵制。

巡抚名称的由来是"巡行天下,抚军安民",通常来说,巡抚只掌管一省事务,在辖区上没有总督大,还有重叠之处,官阶上来说,也比总督小半级,正常巡抚是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后,就是正二品。

怎么看,巡抚都像是总督的小弟,实际上总督和巡抚之间并不是,还真就不是以品级和辖区来分大小的。

一般来说,巡抚和总督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两者都是直接对中央负责,并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和隶属关系。

也就是说,总督虽然比巡抚看起来大那么一丢丢,但是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在区分总督和巡抚的时候,有人以总督掌握军权,而巡抚官民事,这是不恰当的,两者都有一定的军权,在职能上也多有交叉。

可以说,督抚制存在总督和巡抚,并非为了区分而设立的,而是为了建立两套地方行政体系,然后进行相互牵制,除了督抚外,清朝在地方还设置掌管八旗的将军,和掌管绿营的提督,在品级上,四者相差不多。

一个系统造反后,往往是其他几个系统过来围殴你。

当然,这四个家伙要是同城的话,是很麻烦的事情,一般来说都会刻意避开,一般设立总督驻地的地方,都不设巡抚,设立巡抚的地方,基本很少有总督。

所以,巡抚即使没有总督官大,但是也不虚他。

江苏巡抚是如何干倒两江总督的?辛卯江南科场案了解一下!

辛卯江南科场案刻意说是科举制建立以来最大的一个科场舞弊案,牵连甚广。

康熙五十年的时候,两江总督噶礼是满洲正黄旗董鄂氏人,本身家世显赫,再加上其母亲当过康熙皇帝的乳母,所以,噶礼的仕途一帆风顺,不久被调任两江总督,在两江总督任上,仗着康熙的宠信,因此在两江总督任上作威作福,为害一方。

当年康熙亲自挑选两个有名望的京官到江南主持乡试,噶礼深知科举舞弊来钱之快,因此当两位主考官到达江南的时候,噶礼就动了歪脑筋。

等到放榜的时候,才知道中举的大多是扬州有钱人家的子弟,有的考生竟然连文理都不通,随后苏州生员聚会,开始闹事,在古代读书人的事,那都是大事。

随即噶礼派兵前去镇压,但是当时身份江苏巡抚的著名清官张伯行随即给康熙上奏章,表明事态的严重性,希望康熙定夺,随后主考官左必蕃也上奏,说可能是漏题了。

康熙得知事态的严重性后,派遣户部尚书为钦差大臣,会同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等人一同彻查科场案。

结果就引发了江苏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的争端,在有一定证据的情况下,张伯行就上奏弹劾两江总督噶礼,而康熙几乎接到的是两封奏折,另一封就是噶礼弹劾张伯行的。

当时康熙皇帝接到弹劾奏折后,十分恼怒,认为督抚互相弹劾,有失体统,因此将两人一块免职,此案继续审理。

关于张伯行与噶礼之间的斗争也呈愈演愈烈之势,当时康熙以为噶礼没有参与贪污,而张伯行结党营私,诬告噶礼,此案的基调就朝这个方向发展。

当时主审此案的户部尚书,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此作罢,结果引发江南学场震动,人心不稳,甚至聚众闹事,四处张贴揭贴,传唱歌颂张伯行的歌谣,要求朝廷留任张伯行。

经过重重审理,康熙和主审的官员,就想告张伯行一个诬告的罪名,然后判噶礼无罪,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然而张伯行真就一点没有给这个面子,上奏折表示:江南科场舞弊案发展到今天,加入朝廷枉法不惩治首恶,那大清的刑律也就名存实亡了。

最后康熙下定决心,下旨噶礼革职,免于严查深究,而张伯行留任江苏巡抚。也就是所谓的两江总督斗不过江苏巡抚了。

总结:

可以说,不是两江总督斗不过张伯行,而是贪污受贿的两江总督斗不过清官江苏巡抚。

这里面的还涉及到满汉之争,等等因素,可以说,晚年的康熙早就没有了当初的进取之心,一味的粉饰太平,最终导致晚年政治腐败,朝纲混乱。

我将其称之为,老年皇帝病,皇帝到老年,和在位时间过长后,皇帝就会犯的病,圣祖也难逃此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近代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1924年中国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学府建成,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埔军校...
原创 马... 自从我军解放西安,扶眉战役大捷,胡宗南退守秦岭,国民党为了保住西南,企图依靠西北胡、马,特别是二马钳...
原创 一...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西汉的前六位皇帝。刘邦最会用人,汉惠帝最仁慈,刘恭因一句话而丢了性命,后少帝刘...
原创 姑... 在古代皇室,婚姻伦理观念方面并不像现在这么看重,很多近亲表哥表妹结为夫妻被认为是亲上加亲,甚至还有姑...
原创 滕...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5年大授衔,有不少开国元勋因为离开军队而未授衔。 坊间流传甚广的“评衔不授衔...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人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剧,而成为了明史爱好者。笔...
原创 谭... 中国是国流血的第一士。——梁启超称谭嗣同 大家都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渐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涌现...
原创 三... “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有困难,有要求,可随时告诉我,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这是毛主席对朱其升以及彭友...
原创 项... 项羽,西楚霸王。在最后一次和刘邦的博弈中,兵败自刎。一代英雄人物就此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留下了数不...
原创 报...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报废的飞机竟然敢飞上天:1992...
原创 原... 只要是一个人,就都会吃,都会喝,还会进行排尿和排便,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人们,不管是平民老百姓还是...
原创 奴... 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然而,秦国的辉煌背后,是...
原创 诸...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刘禅...
原创 中...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转移,开启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
原创 “... 标题:任何民族,只要融合了汉族,最终都能强大? 在探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观点,...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