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首位贤明君主当属宋孝宗,他敢称第二,就没人能当第一了。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七世孙。他当上皇帝之后,做出了许多功绩,被后人所赞誉,首先是岳飞的冤案得到了昭雪,其次在中原收复,国家吏法以及农业生产上都做了大力整顿,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乾淳之治”。
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帝,最后的结局却是主动禅让退位,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应受百姓所拥戴,他不得不退位主要还是因为他作为皇帝的尊严,他要维护,不能被金人所侮辱。
事情的源头是,金国的国王完颜雍病逝,他的长孙成为了下一任国王,正是这个消息令宋孝宗退位的。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金国换届跟南宋有何关联?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皇帝的难言之隐。
收复中原是宋孝宗当上皇帝那天起所定下的目标,所以金国也在他所攻击的范围之内,但是无奈兵力太差,在攻打金国的战役中宋军溃败,双方军队一直处在僵持阶段,长时间的拉锯战耗费双方不少精力,所以他们最终达成了和解。
和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两国世世代代是叔侄的国家,宋朝向金国缴纳贡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要把占领的海、泗、唐、邓、商、秦六州给金国,国界还是原来的界限,两国俘虏的降兵归还对方。
战役失败,武力无法达到自己的愿望,宋孝宗又想派使者和谈,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把北宋所有皇帝陵寝之地要回来,还希望能够签订书面协议,虽然使者才能卓著,但是金国的人也不傻,金国的皇帝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是同意他们把陵墓迁徙走,而且愿意把宋钦宗的梓宫还回来。
遭遇了和谈的失败,宋孝宗忍不下这口气,所以又要用武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派了朝廷中主战派,分成两路兵马,打算再一次进攻中原,但是北伐军队的首领殚精竭虑生病致死,宋孝宗的计划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这以后他收复平原的规划彻底崩溃。
后来宋孝宗的养父宋高宗去世,由于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宋孝宗的心里非常难受,当时的他已经是花甲之年了,遭遇了这么多的打击,他所有的信心一下子就都被击退了,他失望至极,变得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所以就把多数的政事交给了太子管理。
后来金世宗病死了,继位的金章宗完颜璟才只有21岁,当时两国签订了条约,如果宋孝宗继续当这个皇帝,那么他就要唤金国的君主叔叔。这对一个活了大半辈子,又是一国君主一直被人捧着的男人来说是耻辱,宋孝宗无法忍受,所以他思考再三选择了退位。
退位之后的宋孝宗过得非常不好,继位的宋光宗没有什么能力,而且是个怕老婆的男人,因此他们的父子关系也受到了影响,变得非常恶劣。宋孝宗郁郁寡欢,生了病,直到他去世,他的儿子也没能来看望他,一个贤明的皇帝最终却是这样的结局,真的是很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