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结婚不生育的女人,老了会怎样?百年前的广东女性已给出答案
迪丽瓦拉
2025-07-14 14:33:15
0

在古代,女子时常被赋予一种“结婚生子”的责任,若没有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女,那就仿佛做了天大的错事,或许这种在当时来讲无可厚非,但它带来的影响却非常地深远。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若不结婚、不生孩子,生活会怎样?对于这个问题,在百年前广东女性就已经给了答案。

一、归宿是何

女性是感性高于理性的,她们容易被眼前的事物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尽管如此,女性亦同样执着,当爱情和生活达不到心中的标准,她们往往会选择不凑合。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女人一定要有归宿,一定要有家庭,一定要生儿育女。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没有变化,其中发生了数不清的不幸的生活,而这也是女性抗争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和认可,接受学习和新思想影响后,她们逐渐对婚恋观有了微妙的变化。

过去,女性因为不能从事工作,在经济上不能独立,这使得她们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家庭和婚姻。

现在,她们可以经济独立,她们想要的不再是家庭,而是真实的爱情。

面对女性现在不结婚不生育的想法,社会上逐渐出现两种声音,支持方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无论是否婚育,都是女性的权利,社会需要尊重女性的选择。

对此,反对方认为,生育是女性特有的天职,结婚生子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也是女性最终的归宿。

他们的观点大都站在很久以后,比如如果不结婚不生育,那么老了之后该怎么办?生病了没人照顾该怎么办?看别人幸福美满自己失落了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质问,新时代的女性显得非常地从容。

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也使年轻女性变得恐婚,害怕婚后会不幸福。而且,她们大多数都有能力养活自己,这就使得她们在结婚和生育的观念上变得更加严谨。

不能拥有爱情就不会考虑婚姻,这是现在大多数女性的内心想法。

她们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前,她们宁愿单身。

单身这个词对女性从来都不友好,当女性被单身傍身,随之而来的就是孤独终老、形单影只、老无所依等等非常消极词汇。

可是,不结婚不生育真的有这样可怕吗?未来又会是什么情况呢?100年前的广东女性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二、改变命运的广东女性

清朝末年,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厂林立,很多工厂都会请女工,虽然工作辛苦,但有了收入,女性的思想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年轻的女子发现已婚女人生活大都不幸福,不仅地位低下,还时常被欺侮,最严重的便是生育问题,如果没有男丁甚至会被抛弃。

这使得她们不愿意接受家庭的安排强制结婚,便决定打破传统,终身不嫁。

她们真正打破传统,为自己梳起象征已婚的发髻,表示自己不会嫁人,在当时,她们被称为“自梳女”。

她们由于没有家庭的束缚,生活自由舒心,除了可以养活自己外,还能周济娘家,有些勤俭的女子还能存一笔钱。

到了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工厂经济衰落,这些自梳女开始另谋出路,开始到南洋和香港去讨生活。

由于当时两地的收入颇高,引得越来越多的女子成为自梳女,自食其力。

这些自梳女因为生活作风洁身自好,且没有家庭牵挂,在当时的香港是很受欢迎。

随着第一代自梳女老龄化,自梳女的养老问题开始显现,但她们因为勤俭,每个人都有不少积蓄,多数都通过金钱来养老。

此外,有些自梳女还会收徒弟,技艺相传,养老及身后事也就由徒弟负责。

随着近些年国内女性地位的提升,自梳女这个群体已经逐渐消失。

现在,在番禺还有13位自梳女,她们也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最小的也有90多岁了。

在那个社会被道德礼法充斥的年代,这些敢于挣脱束缚,抗争命运的女子无疑可以称得上英雄,而自梳女的生活态度,或许也能给当代女性带来一些启示。

三、淡薄观念

现如今,人们似乎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惧,结束大学生活后,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结婚,生子。

这是一种常态,却也是当代年轻人避之不及,谈之色变的事情。

对年轻人而言,刚刚走出校门,才刚刚接触到广阔的天地,他们需要更多的阅历和观察来选择自己的另一半,而这种催促会则令年轻人非常地不适应。

令年轻人不适应的除了家庭的催促,更多的是现代年轻人淡薄的爱情观。

现代的年轻人更专注于物质生活的条件,这就要求他们的家庭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深厚的背景等等,这也导致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选择晚婚,甚至变得恐婚。

而生育对于很多年轻人看来更是巨大的压力,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又怎么会想着去带孩子呢?

现代的年轻人,奉行不将就原则,结婚,并不是唯一的选项。

当婚育由必做题变成了选择题,人们便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年轻人生育,但是年轻人们还是会遵循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选择生活。

纵观古今,这似乎是一个循环,不断地重复着,就现在而言,年轻人缺少的不是婚恋的勇气,而是需要先解决婚恋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年轻人的压力变得不再尖锐,这个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穿越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
原创 魏... 咱今儿聊聊三国里的猛将魏延,要是他单挑曹魏的五子良将,那得是啥战绩?这事儿啊,还得从诸葛亮对魏延的评...
原创 赵... 咱今天聊聊宋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讲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是咋对待三位嫂子的,这事儿啊,真挺让人唏嘘的...
原创 中... 自古以来,历史文献及众人都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承。然而,随着近代考古学的不断进步...
原创 颜...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斩颜良这一段那可是相当精彩。但咱细究起来,当时关羽杀颜良,多少有点 “出其不意...
原创 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中一些资历尚浅的将领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提拔,其中包括胡炜将军。胡炜在抗日战争爆...
原创 长... 在三国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里,猛将如云,各展风采。一提起长沙郡的猛将,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黄忠和魏延。...
原创 晚... 晚唐故事:诬相臣天潢坐罪,激新军监军使坏 李祐因柏耆返京,于是,整军入城。是时,李祐已抱病,入城后...
中华民国纪念币十文铜元鉴赏与研... 一、历史背景与艺术地位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统治,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纪念这一...
原创 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在这个特殊时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清朝注重维...
“南季北孔”:季子文化泽被江南 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万世师表。鲜为人知的是,在孔子时代,江南还有一位与他齐名的谦谦...
原创 为...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该地区少数几个中等偏高收入的国家之一,泰国的经济未来充满了巨大的...
原创 此... 大家都知道,依据《三国演义》的叙述,刘备在征服西川和汉中之后,为了表彰战功,封出了五虎上将,其中张飞...
原创 下... 1950年夏季,南京市的政府机关一片繁忙。市委书记唐亮的办公室内,一名下属满脸焦虑地向他请示:“唐书...
原创 东... 1948年辽沈战役落幕后,主力部队在短暂的休整过后,迅速向内地展开了新的战斗。在这次行军中,总部决定...
原创 清... 前几年,影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清宫剧,但即便是《甄嬛传》也无法避免情感纠葛的主题。女主角从初入宫廷的...
原创 他... 他曾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黄埔军校代校长,但屡次与蒋发生冲突,最终被贬职。他培养了大量国共两党的军事人才...
原创 曹... 荀彧,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士,最初是因为曹操致力于匡扶汉室而投身于曹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
原创 他... 在开国上将中,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被誉为“三杨开泰”。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在军中具有相似的资历和职务,无...
原创 乐... 乔聚 5月6日下午,以高光宇县长为团长的乐亭县访日团抵达东京,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商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