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战场上的枪火不会怜惜生命的可贵,作为革命领袖的毛主席更是见多了昔日的战友牺牲在自己面前,内心也是无比的痛惜。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景象正是革命前辈心中所期望的那样,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了老革命战士却难熬岁月病痛的折磨而离开人世,
但毛主席却只亲自参与其中三人的葬礼。
毛主席的这一举动让大家十分好奇这三位革命战士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们同毛主席究竟有什么样的珍贵情谊?
青年才俊——书记任弼时
任弼时
是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的五大书记之一,他有才华,也最年轻,正是天妒英才,他竟然最早离开人世。
他的求学历程是坎坷的,因为出身寒门,仅靠家里是供不起上学时所需的开销,因此他靠着自己勤工俭学来补贴日常的开销。
1920年,一场变故的发生使得任弼时并没有如愿申请到勤工俭学的名额,正巧他听说自己的老乡毛主席有一个研究会,于是便申请加入。
任弼时的这一举动开启了和毛主席长达三十年的友谊,同时他也在研究会中深受各位进步人士的影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革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921年,任弼时赴苏联学习,归来后便想要将在国外学习到的先进知识,运用到我国的革命实践中去。
他勤奋好学又善于变通,给革命事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党内人士的支持,并于1924年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代理中央书记一职。
而他所作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敢于给当时党内威望最高之一的陈独秀先生提意见。
在一次会议上,
陈独秀先生
提出要将党内的兵权,交给外界以表态度的真诚,但不少同志认为这个决定无疑是将党的命运放在刀尖上。
毛主席也认为枪绝对不能交出去,甚至提出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重要论断,可是那时候的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并不高,并没有人愿意坚定地站在他的立场。
而这时候的任弼时与毛主席不谋而合,他立刻向陈独秀递交政治意见书,陈独秀看后勃然大怒,并当着他的面将意见书撕碎。
但是任弼时并没有放弃,依旧递交意见书,可陈独秀却拒绝接收。
为了党的前途,任弼时联合瞿秋白、毛主席等人一起发文指出陈独秀先生理论的不足之处,并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为革命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可是天妒英才,任弼时的能力出众,身体却有一些问题,而他又是一个将国家大事时时放在心上的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各项建设活动都提上了日程,可是总有人不甘心,也总有人滋生事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多次挑衅我国的领土权威。
为了树立我国的威信,保护我国领土完整,我国派出志愿军前往朝鲜半岛支援。
远在台湾的
蒋介石
知道此消息后激动不已,认为自己反攻夺权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连夜询问
冈村宁次
如何制定策略。
冈村宁次也是很负责任地告诉蒋介石自己的方案,并派一批军官去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
可是纸包不住火,他们的阴谋不久后就被香港媒体给报道出来,中国也再一次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任弼时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但这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毛主席也曾劝过他每天的工作不要超过四小时。
可是任弼时不同意,他认为现在正值要紧关头,更何况大家都在奋斗,自己怎么能够松懈呢?
1950年10月25日,年仅47岁的任弼时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紧急抢救,
在抢救的过程之前,他还记挂着朝鲜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10月27日,命运无情地打断了他的思绪,让他永久地沉睡了下去。
毛主席知道后心痛不已,他亲手为自己的好战友盖上了党旗,眼中噙满了泪水,心中满是不舍。
身先士卒——元帅罗荣桓
罗荣桓与毛主席相识在秋收起义,却与毛主席永别在1950年的秋天。
罗荣桓与毛主席的关系亦师亦友,无论是毛主席的
“农村包围城市”
方针,还是三湾改编,罗荣桓都给毛主席提供了指导并且将这些策略全部落实。
他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帮助毛主席查漏补缺;他是毛主席的挚友,无论他人的决定或眼光怎样,他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身侧。
特别是在毛主席在失去对红军的指挥时期,罗荣桓也受牵连被撤去了职务,可是罗荣桓没有丝毫失意状态,还是坚定地继续追随毛主席。
面对这样的情景,毛主席顿时从失意中缓过神来,开玩笑地对罗荣桓说
:“我倒霉,你还凑上来跟我一起倒霉。”
然而这样的神仙友情遭到了嫉妒,病魔将自己的魔爪伸向罗荣桓。
1943年,罗荣桓被查出右肾患有肿瘤,毛主席知道消息后立刻召集国内和苏联的医学高手,却还是无力回天。
于是,为了保住罗荣桓的性命,只能将他患有病灶的右肾切除,可是这样治标不治本。
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肩负着指挥战斗的重要使命,因此他常常精神处在高压的情况下,日复一日的过度操劳,让他的单肾不堪重负。
因此罗荣桓的血压直线飙升,还便随着心绞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
但是为了革命能够取得胜利,
罗荣桓没有选择退出战场进行治疗,而是一边忍着发病带来的痛苦,一边走在战争的一线。
这件事毛主席一直记挂在心上,时刻关注着医学界肾脏移植技术的发展。
可是事与愿违,罗荣桓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下终究是没能等到那天。
1960年底,罗荣桓被诊断为肾衰竭,毛主席知道消息后立马下达指令
: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罗荣桓。
可人力终有限,1963年,罗荣桓知道自己走不过这一劫,
在嘱托完“不要搞特殊”之后
,便在战友和家人的注视下安静地离开了。
傍晚,毛主席知晓了罗荣桓离世的消息,内心悲痛不已,在晚间开会前,毛主席提议大家默哀致意。
大家深表认同,对罗荣桓元帅默哀以示敬意。
“他对敌人狠,对自己人好,就算是对同志有意见,他也是当面提出,从不在背后议论,是始终的表里如一。”
12月19日,为了送自己昔日的战友走完最后一程,毛主席亲自出席追悼会。
毛主席看着灵床上的遗体,脑海中不由得回放着曾经朝夕相处的种种画面,
每一次的鞠躬都让含在眼中的泪水肆意地在脸上流淌。
罗荣桓的离开对毛主席是非常大的打击,许多人表示曾经战场上的失意,也没有见过毛主席如此失落的一面。
从追悼会回来后,毛主席有一段时间变得很寡言,经常待在书房里暗自悲伤。
为了表达对罗荣桓的思念,毛主席还题诗一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
: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是啊,知心朋友离开了,往后遇到困难又该同谁诉说呢?
文武兼修的将领——元帅陈毅
陈毅
可以说是我国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他不仅拥有丰厚的才识,还谈吐翩翩,这样的风度让阅兵阅将无数的毛主席也为之眼前一亮。
毛主席和陈毅的第一次见面,可以回溯到南昌起义的时期,那会陈毅和朱德率兵奔赴井冈山,毛主席也一度认为陈毅应当是和朱德一样威武的将领,却没想到陈毅是个儒雅的人。
毛主席不仅擅长军事指导还擅长诗词,而陈毅也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两人共同爱好的碰撞拉近了两人间的距离,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陈毅的性格也很开朗,是众人的快乐源泉。
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奋斗的历程长且艰,遇到的战事也多变,特别是遇到战略位置不好的或是敌人强劲的,各位总是面色凝重地召开军事会议。
而陈毅却从来不会板着脸议事,他总是笑呵呵的,还会同大家用玩笑作比方,化解一场又一场尴尬的局面。
甚至在见到部队女兵对彭德怀有不一样的举动时,他还主动为彭德怀牵红线,然后美名曰
:“解决彭老总的终身大事。”
他常被大家开玩笑说老不正经,但陈毅是真的正经,
银元保卫战
是陈毅的最为出名的非武力一战。
1949年,解放军解放上海,按理来说人民币应该成为人们所使用的货币,可是上海街头却有人公开叫卖银元,这就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民币的发行是为了保障工人农民的权益,在这无疑是直接对资本家的经济垄断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宣传人民币,上海政府还发布
《关于反对银元投机及稳定金融物价的宣传要点》
的公告。
可是证券交易所里的资本家却选择性失明,甚至变本加厉地抬高银元的价格。
这样的局面严重地打击了人民币在货币流通中的地位,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种挑衅。
于是中央召开会议,讨论该如何妥当地解决是个事情,显然通过“礼让”,让他们自动归顺这个法子是行不通。
“抓!”素来笑嘻嘻的陈毅这时候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原本讨论不休的大伙瞬间安静,却一致赞同陈毅的提议。
1949年6月10日,解放军在陈毅的指示下冲进上海证券交易中心,由于事前保密工作做得好,解放军的这一次出动让资本家猝不及防。
“解放军!解放军来了!”
还没等资本家反应过来,解放军就将这个八层大楼里的一千五百多名资本家全部抓捕,并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中心。
将这群害群之马抓捕之后,银元的调率断层式降低,一个月后完全退出了交易市场,
同时被捧高的物价也回落至正常,人民币的威信也在上海建立了起来。
这场战争没有流一滴血就妥善解决,还给经济市场带去了符合规则的新秩序,无疑是中国经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4年9月,陈毅从上海调去北京任职,陈毅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毛主席这个老朋友,顿时激动不已,一道车站就直奔中南海毛主席处。
“没有去火车站接你,不好意思啊。”
毛主席看着陈毅,脸上难掩笑意,于是打趣陈毅道。
陈毅听后哈哈大笑地说
:“就我们之间的交集,还要那么多礼节干什么?”
毛主席听后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果然两人是多年默契的搭档,心有灵犀。
但毛主席怎么也想不到,疾病已经夺去他多为至交好友了,却依旧没有放过自己默契的搭档陈毅同志。
1971年,陈毅突然腹痛不止,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肠癌晚期。
一年后。陈毅元帅在癌症的折磨下离开了大家。
此时的毛主席也年事已高,不再方便参加外出活动。
可是为了见陈毅元帅最后一面,毛主席一边忍着失去挚友的悲痛,一边忍着自己身体的虚弱前往追悼会现场。
毛主席对着陈毅的遗体深鞠躬。
这一鞠躬里深藏着两人几十年的回忆,也包含着毛主席对陈毅的不舍。
任弼时、罗荣桓、陈毅,他们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也是与毛主席有着生死之交的挚友。
可惜岁月从来不饶人,没有人能够逆转时空,存在最久的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送别自己的朋友,今生无法复相见,来世再续兄弟缘!
1976年,毛主席辞世,举国悲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毛主席终于可以见到自己心心念念所牵挂的他们。
其实死亡有很多种定义有很多种,心跳停止了只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其实毛主席他们还活着,他们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我们每日生活的周围都是他们的影子,因为这个太平盛世正是他们努力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