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户口簿,出生日期上被盖了两个红字,这是为什么?
溥仪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任皇帝,也是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能够得到善终的末代皇帝。历来的末代皇帝最后都逃脱不了一死,溥仪最终也去世了,不过跟那些被迫去死的皇帝比起来,他是比较幸运的,毕竟他是自然死亡的。而且溥仪不当皇帝之后的生活也比较惬意,国家直接给安排了工作一直到老也是比较舒服的,而且溥仪也有自己的户口。
我国的户籍制度很早就出现了,统计这些信息能够更好的了解国家的人口状况,也能够更方便的找到一个人。户籍制度的历史能够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严格的户籍登记,封建社会要想去别的地方就必须要有路引和自己的户籍,所以户籍制度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
但是古代的皇帝是不需要去上户口的,能够冒充皇帝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然而溥仪是生活在解放后的社会中,他的皇帝身份已经不足以让别人都认识他了,所以他也需要上户口,但是给他上户口是一个纠结的事情。比如说籍贯,他是在紫禁城长大的,总不能在他的籍贯上填上故宫吧?毕竟故宫当时就属于国家保护文物了。
上户口的同志纠结了半天就将溥仪的户口上在了他五妹的家里,他之前在他五妹家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他的亲朋好友大多数也都在这个地方,所以把户口落在这个地方的话对于溥仪来讲也是比较好的。溥仪的前半生没有自由,干什么都有人帮忙,或许这样是个好事,但是更多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不好的。
他改造完成之后,政府把他安排到了植物园工作,所以他的户口也从他五妹家那块签到了工作单位植物园这块。他要将自己的户口迁到工作单位就要去找办户口的同志,打开溥仪的户口本之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出生日期那块红笔标注的“变更”,大家可能比较好奇,他只是住址变了,又不是出生日期变了,为什么出生日期那块要改掉呢?
原来他户口本上是他阴历的生日,但是在户口本上要填写的是阳历生日,所以就在溥仪的户口本这块就有个变更的字样。而且学历这块本来填写的是高中,后来又改掉填成了初中,户口本并不允许人涂改,但是这样的户口本也让我们都知道当时给溥仪上户口时那些同志们的纠结。
溥仪的老师们都是大儒,放到现在那可能都是名牌教授了,溥仪师从他们,所以说学历应该是比较高的。但是当时的溥仪只是对文学方面比较高,对于数学英语这些学科还是不熟悉,所以办户口的同志们之前给他写的高中,后来又选择将其的文化水平写成了初中,这都是有道理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