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是头号战犯的杜聿明,临终前对妻子说:绝不能去台湾和美国
迪丽瓦拉
2025-07-14 21:33:50
0

曾是头号战犯的杜聿明临终前却对妻子说,不要去台湾,也不要去美国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肾衰竭在京去世,终年77岁。在病榻前,虚弱的杜聿明向妻子曹秀清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他牵起曹秀清的手,颤抖着对她说:“我死后,你哪里都不要去。”曹秀清也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俯身倾听他的临终嘱托。

“你不要去台湾,留在大陆就好,共产党待我们不薄,出去会招来话柄。”曹秀清这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向他点了点头,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滴落下来。

大众对杜聿明的印象一直是“国民党高官”、“蒋介石心腹”,为何在临终之时,遗言不是让妻子带他回台湾这样的话,反而提起了共产党对自己的恩情?

国民党内“格格不入”的名将杜聿明

杜聿明,1904年生人。他从小便才华出众,天资聪颖。1923年八月,杜聿明十九岁从中学毕业时,就“英年早婚”娶了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他与曹秀清是同乡,都是陕西省米脂县人,算得上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很好。1924年初,杜聿明本来打算考北大,但当他目睹了北洋军阀下民不聊生的惨状,便决定参军,并向黄埔军校报名。

杜聿明成功地进入了黄埔一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从一个副排长做起,后来升上了团长。1930年年初,蒋介石组建了一个教导二师,并让杜聿明担任了该师二旅第五团的团长。

杜聿明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征战岁月。杜聿明起初经历了两次东征,后来又参与了北伐战争。

杜聿明在多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声望日隆的他也渐渐成了蒋介石的心腹,深得蒋介石的青睐。杜聿明在抗战期间,曾率部浴血昆仑关,远征缅北,是一名深受人民敬仰的抗日爱国将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位蒋介石的心腹却成了蒋介石企图抢夺胜利果实的“棋子”。

杜聿明于1945年12月夺取了东北的战略要地,次年一月,杜聿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平泉等主要城市。杜聿明为蒋介石打下了东北,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累得半死”。1946年2月18日,杜聿明飞赴北平接受治疗,切除了他的左肾脏。之后又返回沈阳,在那里指挥战斗,直到1948年秋天,才从葫芦岛返回北平。

但此时,杜聿明已经意识到蒋介石大势已去,并且国民党党内贪污腐败的风气一直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一点。杜聿明一直保持着自己加入革命的初心,就是为了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一向高风亮节,不愿与国民党党内那些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格格不入”的将领。

因为这事,杜聿明与我党地下党员郭汝瑰的故事还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笑话。

杜聿明曾经就怀疑过郭汝瑰是共产党的卧底,就把自己的怀疑报告给了蒋介石。杜聿明说,他在军队里也算得上是个正直的人了,可是郭汝瑰却比他更廉洁。郭汝瑰不仅不好色,还拒绝贪污受贿,这难道不是共产党派来的卧底吗?此事足以体现当时国民党党内风气的败坏。

沦为战犯的他,被特赦后如获新生

在解放战争中,我们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军队,并在战败后,抓了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例如杜聿明。我们党的政策是宽宏大量的,虽然俘虏的将领和我们的立场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应该去感化他们。

作为被俘人员,杜聿明和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将领被转移到了功德林监狱服刑。在监狱里,杜聿明对过去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杜聿明态度很好,并且愿意接受改造,但要将杜聿明思想里封建观念彻底清除,不是一件易事。

但中央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秉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多年征战的他身上难免有些大病小伤,但战犯管理所积极为他治疗,为他组织医院专家来会诊,还请了国外专业为他看病。

这位“头号战犯”在工作人员耐心地感化和在新思想的耳濡目染下,杜聿明的思想也开始渐渐变化,于是他积极接受改造,在战犯管理所里表现得非常好。

而让杜聿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事件,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对外战争,抗美援朝。

杜聿明在抗美援朝爆发后,对朝鲜的战事也十分关注。可他却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并不看好解放军。

原本他认为中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运气才战胜了国民党,再加上他对美国军队的情况很熟悉,特别是对美军武器的了解。因此,他认为这次共产党遇上了“硬骨头”,不可能取得胜利。

但随着长津湖、金刚川等大获全胜的朝鲜战事不断从前方传来。杜聿明又重新打量起这个由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甚至还多了几分钦佩。

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以解放军击败美国大兵尘埃落定,杜聿明更是对解放军以及共产党赞不绝口,他说“通过抗美援朝,我对解放军佩服不已!这一切归功于背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9年12月4日,是杜聿明人生中的“大日子”。他紧张地听着台上正在宣布特赦战犯名单的声音。“杜聿明!”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杜聿明简直不敢相信。接过判决书的那一刻,他再也不用背着战犯的罪名,而是能重新活在阳光之下!

晚年他为祖国统一奔波,嘱咐妻子哪都不要去

被释放后,虽然杜聿明的儿子都定居在台湾,但杜聿明主动留在了大陆,他不愿意回到台湾,他害怕自己回到台湾仍然笼罩在“国民党战犯”的阴影。

中央先是安排他到北京市郊红星公社里工作,又聘他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后来他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可见中国共产党确实待他不薄。

杜聿明没有想到共产党如此宽宏大量,他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杜聿明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了不辜负中国共产党对他的恩情,杜聿明晚年一直在为了祖国统一奔波,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还特意写信给自己的女婿,要他不要做与祖国统一相悖的事。

这位杜聿明的女婿可不简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杨振宁。要知道当时蒋介石也在积极争取杨振宁,但有杜聿明这个“中间人”,蒋介石没能得逞。

被病魔折磨时,杜聿明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后事,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他死后,妻子曹秀清的去向。

如果去到台湾,在儿女身边度过晚年的话,那么必然会受到台湾国民党余孽的控制;如果去美国投奔杨振宁的话,也会被人诟病崇洋媚外。无论怎样都会落下话柄,实在对不起共产党对自己的好啊!于是杜聿明嘱咐妻子,哪里都不要去,还要教育子孙后代都留在祖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妻子曹秀清本身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再加上有丈夫临终真切的嘱托,直到1984年曹秀清离世,她也从未离开过大陆。

杜聿明,这位“格格不入”的国民党陆军中将,一生高风亮节、两袖清风,没有在污浊中“近墨者黑”。虽然有过曲折的过去,但他的后半生清白且光荣,为了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值得人民敬佩他,怀念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别...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看起来差别不大,因此给了很多人错觉,什么秦军上千年所向无敌等奇谈怪论就出现了。实...
邓小平同志与湖北的七次“相逢” 8月22日 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邓小平同志 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他70多年波澜壮阔...
关守龙:九翼商道——新时代企业... 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之中,儒家文化恰似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明珠,历经悠悠岁月的...
原创 1... 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都是经过了损毁翻修的,那你可曾见过清朝时期的 真实的紫禁城? 1900年...
原创 埃... 说起我们望山楚墓出土的那把越王勾践剑堪称是“世界第一剑”,因为这把越王勾践剑堪称是逆天国宝,历经20...
微纪录·最聊城|村里办起博物馆... 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里的...
原创 国... 文|杨雅颖 人物故事:鲁莲芝 迁台一代|军眷|云南 迁台路线 : 云南→缅甸→台北(松山机场)→彰化...
原创 一...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金珍彪曾经是一名土匪,但是他知道过苦日子的人民需要...
中外专家百年再议“中国奥杜威峡... 中新社张家口8月21日电 (记者 陈林)享有“东方人类的故乡”和“中国的奥杜威峡谷”之誉的泥河湾遗址...
富德生命人寿山西分公司开展博物... 富德生命人寿山西分公司联合明亚经纪有限公司开展“博物馆奇妙夜-小小考古学家”,于2024年8月15日...
原创 从... 你不一定崇拜陈胜,但你一定知道“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 你不一定了解陈胜,但你一定知道,是陈胜和吴...
原创 印... 一直自视为南亚霸主的印度,对外宣称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并不断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然而内部却...
原创 苏... 虽然已经解体33年,但是,苏联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盟主,依然对于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迹,...
原创 1...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历史...
原创 此... 当我们阅读明史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明朝的第六任皇帝和第八任皇帝竟然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明英宗朱祁...
原创 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时期,...
原创 唐... 全文共1920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了史无前...
原创 杨... 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后,中国的发展仍旧处于困境之中,为了国家的建设,一批又一批干部冲到了最贫困的地区,最...
原创 如... 黄忠是刘备帐下五虎上将之一,同时也是年纪最大的一位,放在现在来说黄忠应该是40后50初左右,而同为五...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把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一共五个人称为曹魏“五子良将”,这种说法与蜀汉的“五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