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法火烧圆明园后,左宗棠与曾国藩反应不同,到底谁是真正的爱国
迪丽瓦拉
2025-07-15 01:32:59
0

一通炮声炸开了北京城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撕扯的马鸣和列强的叫嚣。

那一天的圆明园学会了无声的哭泣,世代皇帝的宝贝掉入列强的魔窟,十二兽首流出的不再是清水,而是腥臭的血液。

在烧毁和争抢的过程当中,圆明园看着自己的身体从华丽变成残垣。

一夜过后,曾国藩和左宗棠对此事的态度截然相反,前者被称为清末最伟大的官员,后者被称为当时的祖国之光。

为何两位同在谋求中国前进之光的大官对此事的态度有如此反差的认知,他们当中到底谁是真的爱国?对于二者截然不同的态度,你真的看懂了吗?

一、一把火的炙烤:圆明园最后的悲歌

圆明园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宝贝,这里凝聚着几代皇帝的身价,甚至可以被视作清末的微观世界。

下至地毯,上至国宝,一丝一毫都凝聚着中国匠人的几代情怀。

倘若这世间一定要有什么被称为无价之宝,没有被烧毁之前的圆明园担得起这样的评估。

自出世以来,圆明园汲取中华之国粹,大有以己之力来承担辉煌中华之精华的责任。倘若它有意识,相信它不承想过自己会有被抛弃的一天。

可是,从列强的一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过四年时间,他们从广州逼到了北京城的大门口,此时的行宫当中空空如也,皇帝带着慈禧一众人,连滚带爬地跑去避暑山庄避难。

等到圆明园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叽里咕噜的各国语言伴随着宫女的哭喊声马匹的嘶鸣声闯进了它的所在。

一夜洗刷过后,圆明园失去了它的美丽和荣耀,只有断壁残垣和不堪进一步地破碎成为了它新的面孔。

圆明园被“侵犯”传遍中华大地,同样也闯进了左宗棠和曾国藩的耳朵当中,可此时的二人却摆出了不同的态度和面孔,曾国藩的脸上波澜不变,只是越发沉重地看向天边的云。左宗棠不然,听闻圆明园事件,一手便拍在了桌子上:“欺我泱泱中华无人?”

二、曾国藩的沉思:洋人会是救赎吗

自那日过后,左宗棠和曾国藩成为了当时中国境内两种势力的代表。

曾国藩公开发表对洋人行径呈包庇态度之词,在他看来,洋人的行径虽然野蛮,但是到底没有损伤根本,所以大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身为中国人的曾国藩正在为洋人行径开脱之时,法国雨果指着自己的同胞,大骂其打劫圆明园的行径是强盗。

一时之间,竟让人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洋人。此举一出便引来世人的谩骂,出身湖南的曾国藩甚至被同乡人踢出祖籍。

曾国藩所谓的“不动根本”,指的是洋人并没有损毁祖庙等地。

虽说是为洋人的开脱,但实际上也表明了曾国藩希望拉拢洋人的目的。

当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程度不言而喻,在他的心中,他还寄托着古人所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说法,寄希望于这些人能够反过来帮助清王朝。

可惜这明显是曾国藩的错觉,大有一种深入绝境之后,病急乱投医的态度。

所谓自救者得天助,要是中国把希望放给别人的时候,那只能在内忧外患的泥潭当中不停拉扯,这一猜想在左宗棠的身上得到反向证实。

三、左宗棠:中国大地不容外人放肆

从圆明园被毁那天开始,左宗棠的心中就放不下教训洋人这个想法。

他发誓自己日后定要这群洋人在自己面前被驯服,抱着这样的想法坐到两广总督的位置上以后,左宗棠也迎来教训洋人的机会。

按照圣旨,左宗棠来到上海,此时的上海红灯绿酒,丁点不像是过往的样子。

左宗棠皱着眉头上岸,扫眼过去,洋人穿着剪裁有致的西装好整以暇,倒是自己的同胞还在为生活的前进付出泪水。

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左宗棠的内心,但他现在的一举一动都不是只代表个人。随着侍卫的引领下船,几名洋人却堵在前方不肯离开,左宗眉头紧皱。

原来堵在眼前的几个洋人是上海英租界的人,其中一个看起来颇有领导范的人趾高气昂地拒绝左宗棠入境,原因是左宗棠借刀持械。

持刀结械这种用来形容乌合之众聚众的词安在朝廷重臣的左宗棠头上,无异于是一种直接的羞辱。

左宗棠明白来意,当即下令所有士兵将手中的武器全部指向这几个洋人。几个洋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听到了左宗棠的怒斥:“上海乃中国之地,租借之处仍未中国所管,哪有你们来决定中国军人的行为。”

左宗棠的一番话是打在中国军人的强心剂,不怒自威现身于军人的身上,无声之间便让洋人哑声,左宗棠四次巡视上海,一次比一次震慑洋人。

在左宗棠的要求下,鸣炮欢迎还是基本的尊重全都无一例外地摆在左宗棠的面前。

在洋人的眼里,当时的中国人在他们看来可以是资本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是肆意欺压的奴隶,但这其中一定不包括左宗棠。

洋人眼中的左宗棠是中国最后的强人,世人更是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背负着这样沉重的担子,左宗棠于乱世之中展现出惊人的才能,他告诫友人,洋人为何怕他,怕是打出来的。

这句话是中国后来百年争斗史的缩写,没有求来的尊重,只有打不倒的对手。

就算是曾国藩本人谈起左宗棠的时候,都会认为左宗棠于大清而言是幸运。正是因为有左宗棠的存在,中国的混乱才争取得到一段喘息的机会。

爱国本身需要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曾国藩寄希望于列强之时,也表明了心中不认可祖国的痕迹,所以他没办法像左宗棠一样把腰杆挺得那么直,更敢在敌人的面前说一句不。

左宗棠的“敢”源于心底,在末期,他把这种心底的力量放射成一种信念,照耀了整个中国不屈之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前言 天下之苦秦,楚人始作俑者 曾几何时,天下大定,秦始皇的铁骑将华夏大地一统。秦王政行事严苛...
逾200件墨西哥玛雅文物在豫展... 郑州5月28日电 (记者 阚力)209件(组)古典时期玛雅文物28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九成系首次在中...
原创 清...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古代,丫鬟的地位可谓卑微至极。她们负责做最脏最累的活计,随时待命,主子一声召唤便得赶...
齐国这么强大,怎么也和晋国一样... 公元前379年对于齐国来说是个天翻地覆的年份。这一年,齐康公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原本由姜子牙后代统治...
原创 上... 1949年5月27日清晨,解放军第23军67师成功攻占了上海国民党军最高指挥部——淞沪警备司令部,俘...
原创 李... 李鸿章的孙子成了美国亿万富翁。曾外孙女是张爱玲。你想象不到,一个清末权臣的家族,竟走成了这样的路数。...
原创 秦... 在古代,尽管各项科技远远不及今天的发达水平,但这并未阻止古人们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诸多令人瞩目的奇迹性...
原创 清... 在清朝的晚期,尤其是其最后几十年,整个中国的天空仿佛被浓重的阴云所笼罩,阳光变得难以穿透。政治腐败的...
原创 故... 故宫的地板损坏了,专家们在进行修复工作时,意外揭示了一段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冷酷心肠。这一发现让人对朱棣...
原创 十... 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使得他终于拥有了独立的武装力量来支撑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军事才能的...
原创 土... 近日,在土耳其中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Eskisehir),考古学家们在库鲁奥巴(Kulluoba)遗...
原创 武... 周朝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王朝更替,更像是一场力量的碰撞,力度或许比文明间的对抗略为柔和,但...
十万大军混战,大明和蒙古加起来... 为避免错过冷热防务的优质文章,请。 公元1517年也就是正德12年,大明王朝自明英宗以来又迎来了一位...
原创 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世情”长篇章回体小说,《金瓶梅》有明代“大百科全书”之美誉。 “...
原创 一... 在整个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桑弘羊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富大管家”,专门...
原创 一...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富裕家庭的定义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一个家庭的存款...
原创 汉... 提到秦始皇,我们总会想起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丽画面,而与秦始皇并列的汉武帝刘彻,他治理下的民生富...
原创 卫...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卓越的大将军,他们的成就和地位使得人们不禁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
原创 如... 1948年,我军开始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在这一关键时刻,周公指示上海的地下组织成员留下一部分人员...
原创 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英雄豪杰的光辉。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们,或许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