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为何能成大事?看他背后的家族网,个个都是荆州的高官权贵
迪丽瓦拉
2025-07-15 02:33:15
0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似妖。”––鲁迅评《三国演义》。

鲁迅的这句话就是说,作者在描写刘备时过度表现了他的仁德反而让这个人物显得有些虚伪。在塑造诸葛亮时过于突出他的神机妙算,反而让这个人不像个凡人,倒像是个会点法力道术的妖魔鬼怪。

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真实发迹经历又是如何呢?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诸葛亮身边的人对他的发迹有什么影响。

叔父诸葛玄的铺路

诸葛亮出身在官吏之家,也算家世显赫。可惜他并没有享受过祖上的尊贵,诸葛亮早失怙恃,后来一直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昔日的荣光早已不再。诸葛亮一家子跟随诸葛玄几经辗转,才终于在荆州安顿下来。

诸葛玄本人热爱读书,也具有非常敏锐的政治眼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诸葛亮。对于诸葛家后人的教育,诸葛玄也决不懈怠。他对诸葛亮要求非常严格,诸葛亮小时就常与叔父讨论时事,并对当时格局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诸葛玄深知,要在乱世立足,必得积极拓宽人脉,在当时,联姻就是捆绑的最好方式。他把两个侄女嫁入了荆州豪族(蒯良、蒯越),使诸葛家族一跃进入了荆州的上流社会。这些关系,都对诸葛亮后来的发迹产生了重要影响。

妻子的复杂家世

诸葛亮的妻子名叫黄月英,据说生的相貌丑陋,一头黄发,皮肤黝黑,但是满腹才华。据说,当时的人都嘲笑诸葛亮娶了个丑妻子。但诸葛亮自己不以为然,他认为娶妻娶贤,婚后与妻子的关系非常好。

黄月英的确是个贤惠的好妻子,诸葛亮外出带兵,她在家里把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诸葛亮有任何后顾之忧。

她也非常理解诸葛亮,诸葛亮一生清贫,家中没有半亩余田。诸葛亮为官也从未徇私为自己的孩子谋个一官半职。黄月英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与诸葛亮相爱相守多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而黄月英的确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蔡瑁则是刘表和黄承彦的大舅子。诸葛亮一下就跟刘表和蔡瑁有了亲,他在荆州一带声名就更旺了。

好友徐庶,司马徽的助力

叔父死后,诸葛亮去了隆中隐居。诸葛亮每日耕种读书,恰逢徐庶来荆州避难,二人一见如故,常一起游学。这样的生活虽说潇洒自在,但诸葛亮并未放下自己的报国之心。诸葛亮虽未出山,但早已开始关注天下大势。

每每看到百姓疾苦,他心中兴复汉室的愿望便更加强烈。他自号卧龙先生,就是希望可以寻得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当他的好友一个个寻得出路之时,诸葛亮还只是摇着羽扇,吟唱《梁甫吟》。

好友徐庶投奔了刘备,深感刘备仁德。由于徐庶才干过人,曹操也想将他收为己用。因为徐庶是个大孝子,曹操的属下就建议抓了徐庶的母亲,逼得徐庶归顺曹营。徐庶为了母亲不得不从,但临走之际,立下不为曹操献一计的誓言,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由于徐庶之前是刘备的得力干将,刘备非常信任徐庶,所以也更加信任诸葛亮的才华。历史上虽没有"三顾茅庐"的说法,但从后面刘备对诸葛亮的重用来看,刘备绝对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

可以说好友徐庶的推荐为诸葛亮的出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诸葛亮是千里马,但也需要有识马的伯乐发掘他,他才彻底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

诸葛亮才能如此之高,他的师傅也不是凡人。诸葛亮的师傅就是当时已经名声大噪的司马徽。司马徽的才能见解及阅历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宽广的胸襟。他绝不会妒忌别人的才华,对于名士,他总是怀着敬畏之心。

当时的名士庞统专门来见他,非但没有认出他,还出言讽刺。司马徽温温和和反语相讥。当与庞统相谈,他又惊叹于庞统的才华,立刻将庞统引荐给别人,庞统一时声名鹊起,风光无限。

正是司马徽这种锐利的识人阳光和宽广的胸襟,才使诸葛亮有了被刘备认识的机会。

刘备来投靠刘表,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又能以仁德待人,所以近得人心,远得民望。刘表心里忌惮刘备,两人平日里虽和和睦睦,但刘表始终不安。还有蔡夫人在刘表耳边吹风,刘备在荆州举步维艰。

最后,刘备走投无路,受小厮指引见到了司马徽。司马徽见他虽落魄自此却仍不失气派风度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当时"水镜先生"的名号非常响亮,诸葛亮既是他的徒弟,又是他推荐之人,那诸葛亮的才能也必定不可小觑。

结语

在神机妙算方面,历史上的诸葛亮虽不及《三国演义》中经过艺术加工的诸葛亮,但他的一生也是为了蜀国为了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似乎看破了天机,更多的是运筹帷幄的坦然。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更像一个普通人,为了他心中那个理想的家园与各路大神斗智斗勇,最后殚精竭力,死得其所。

那个年代守住一个城,守住一个国的困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多少仁人志士奔赴在各地只为寻一方安生之所。有的不被重用或横死荒野,或在家郁郁而终。有的虽谋了职位或死于阴谋算计,或成为战场上的一抔土灰。

诸葛亮为蜀国贡献一生,最后大势散去,蜀汉灭亡,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总之,诸葛亮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不像《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先生喝喝茶摇摇扇,就将一切变化掌握在手中。他的出山是经过精心的经营的,他广交益友,勤读兵书,并且有着远大的志向––寻一位良主为汉室复兴而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英雄豪杰的光辉。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们,或许忠诚...
原创 清...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皇帝均为男性,而唯一一位女皇帝便是武则天。然而,晚清时期出现的慈禧太后,却让许多...
原创 为... 作者:殘門銹鎖 问君能有几多愁?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之后,在宋朝的土地上,对自己的一生发出的感叹...
原创 北...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任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在北魏的皇...
原创 司...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是政治家和军事家,历经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代帝王,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
原创 怎... 公元742年,唐玄宗在自己的御花园中轻松地漫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午后,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原创 三... 赵云是何许人物?他便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常山赵子龙。在提到赵子龙时,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就算对...
原创 他... 1949年春,随着全军统一改编番号的指令下达,中原野战军被正式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第3、4、5兵团...
原创 《...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事件,曹操在濡须口对孙权发动攻势,双方交锋长达一个多月。根...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失天下,根源在于太宽”,因此他提出要“救之以猛”,并且通过严格的法律和严酷的刑...
原创 张...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张飞以其豪放不羁和无畏勇猛的个性而声名远扬。这位战将气势如虹,然而他的傲气之中,亦...
原创 当... 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飞曾在这片土地上修筑了长达30公里的铜墙铁壁。如今,这片英魂守护之地蕴藏着无数珍宝...
原创 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的时代宣告终结,而建兴六年(228年)...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开展“小小银行...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启蒙课“小小银行家”南宋货币研学活动在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江南文化客厅”温馨开...
原创 项...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战争中落败,最终选择以身殉国,这一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引人深思且令人心痛的悲剧。...
原创 陈... 在汉朝的开国功臣中,陈平可谓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为什么说他特别呢?他既不像张良那样能及时从权力的旋涡中...
原创 北... 960年正月,后周著名将领赵匡胤在陈桥展开了大胆的军事政变,成功夺取了皇位,宣告了北宋王朝的建立。赵...
原创 司...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震动整个曹魏政权的高平陵之变,他不仅成功罢免了曹爽的大将军职务,还迅速将曹...
原创 北... 前言 宋仁宗嘉佑二年三月,陈州城内一声长叹划破了春日的宁静。 一个曾经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在战场上威...
原创 成... 在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宛如自然规律一般不断上演。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通常伴随着政权的稳定,但在这份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