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适竟然出自唐朝李姓皇族之后,他的父亲还是清朝著名爱国将领
迪丽瓦拉
2025-07-15 02:32:23
0

想不到民国大名鼎鼎的胡适,竟然出自唐朝李姓皇族之后,他的父亲胡铁花还是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胡铁花的人生同样是传奇。

明经胡氏,李唐皇家后裔

徽州绩溪县,“邑小士多”,出了许多名人,光是胡氏裔孙就有龙川、明经、金紫、遵义四大宗脉。 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明经胡氏宗族聚居地,在这个县的西部上庄镇宅坦村(古称龙井),而有名的上庄村(古称杨林)则在它的南部。龙井胡氏与杨林胡氏的祖宗一至五世相共,至第七世始入迁上庄村,称杨林支脉。然而外人哪里知晓,他们的始祖胡昌翼却是唐朝末代皇帝昭宗(李晔,867-904年)的儿子,所以说,明经胡氏本来并不姓胡,而是唐朝李氏,无比显赫的皇家后裔。

当然,这一说法未见正史记载,诚如胡适父亲胡铁花所云:“吾家旧谱所记,始祖本是唐昭宗太子,避朱温乱,改李从胡姓;而始祖仕宋,卒封王爵,事迹不见于史册,与曾始祖关内侯据略同故。”晚清的文正公曾国藩也这样,其湘乡宗谱载,始祖关内侯为避王莽乱南迁,为南州诸曾之始,也未入正史。

明经胡又叫“李改胡”,已沿袭千年,获得历史认可。据说,唐昭宗李晔为其节度使、黄巢义军叛将朱温所逼,由长安迁都洛阳。在东进逃亡过程中,知道此去必死无疑,于是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李昌翼托付给近侍胡三,速逃。果然,朱温赶到洛阳杀死唐昭宗及何皇后,又一一缢死昭宗的九个儿子。一场宫廷政变结束了289年的李姓天下,建立了朱氏后梁朝,为五代之首。

胡三聪明逃得快,潜入徽州府婺源,(现属江西省辖),在考水地方定居下来。胡三作为义父,精心抚养李家最后一丝血脉,为安全着想,他将这位未代皇子弃李姓胡。925年(后唐同光三年),胡昌翼赴科举,中明经科举进土,是为“明经胡”称呼的来历。

胡昌翼在考水生活得怡然自得,他留下两首诗,可窥见当时的心情,有云:“家乡庄深僻处,就中幽景胜他人;林园满目犹堪玩,丘亩当门渐觉新。”“醉乡往往鞭草,归路时时送夕阳;倘若异时咸得志,林泉惟愿莫相忘。”皇家政治气概全无,但李家的诗细胞尚存。胡昌翼有三子,长子胡廷进,又名延政,在宋太祖开宝末年(976年)任绩溪县县令,明经胡开始与大山丛中的绩溪结缘了;不过他后来又赴浙江任建德知军(1002年),卒于任上。

胡廷进的儿子胡忠于宋景德丁未年(1007年)由建德迁往绩溪龙井村(现在宅坦村)定居。这位明经胡氏三世祖开始在上庄的山地繁衍子孙;从五世祖胡文谅(1004-1072年)开始分支杨林村(现上庄村),至胡适(1891-1962年)已经第42世了。

胡铁花,不惑之年奔赴仕途

明清十大商帮,徽商与晋商居其首。而徽商经营范围,则以茶、木、盐、典当为主,不仅活跃了大江南北的商业经济和社会生活,也为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在讲不尽的徽商故事中,上海浦东川沙的“胡万和”茶叶庄仅是一小则--胡适祖上走出大山,来东海之滨,在上海川沙厅开办胡万和茶叶庄,已有悠久的历史,乃至有当地的谚语:先有胡万和,后有川沙县。“胡万和”到胡适的祖父胡奎熙已经很发达了。胡奎熙不过是一位比较成功徽商而已,而他的儿子胡传(胡适的父亲)却在晚清民族危机深重之艰难时势中,百折不挠地干出了一番颇有声色的事业。

胡传(1841年~1895年),字守珊,号铁花,以铁花行世,徽商素重文化,贾而好儒,先儒后仕,铁花就是一个实例。他7岁在家乡就读于余川燃黎学馆,12岁到川沙在父亲茶庄内当学徒,这时为伯父发现他的才华,就嘱他继续读书,走从儒之路。24岁时他进学中了秀才。28岁进上海龙门书院,学习理学、经学、史学及天文、历算、地理等知识,学会了绘制山川地图的技术。

此后,他连续五次参加乡试,但都没有中举。父亲在沪过世,胡铁花扶柩返乡守丧。由于太平军战争后,给绩溪地方带来社会不宁,时疫发生,他在极度困顿中坚持建宗祠、修族谱,做了为本族极为重视的宗族大事,既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又赢得了众乡亲的尊重。就这样,他一直到40岁,仍待在绩溪上庄乡下。

年过不惑,光绪七年(1881年),41岁的胡铁花终于走出大山。“身如大海一浮鸥,南北东西任去留。野性怪将之水狎,生活漂泊不知愁。”怀着关注国家时局的感慨,他于七月初二日只身北上赴京城。他得到富商族伯胡嘉言资助,行五日到天津;又行四日,抵达京城,寄宿于宣武门为椿树头头条胡同绩溪会馆。在这里,他又得到长他16岁的族兄胡宝铎的鼎力相助,使他由此步入仕途。宝铎时任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官至三品。他为铁花修书一封给他的同年同榜进士、钦差大臣吴大澂,介绍这位志向远大的年轻的族弟。

追随吴大澂

胡铁花拿着胡宝铎的荐书,不远千里来到东北投奔吴大澂,吴大澂被他不畏艰难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将其留在身边当幕僚。

1884年,胡铁花被派赴珲春,会同沙俄帝国官吏廊米萨尔,勘定黑顶子边界。在大雪中迷路,断粮。乃至衣履都零落破败了,但他坚持行进,他的小队人马沿山涧而行,终于走出险境。铁花坚忍耐苦的精神为吴大澂所赏识,以后就被委任署县政兼理儒学。

1887年,胡铁花随吴大澂南下,直至海南岛,考察黎峒山乡、天涯海角。一冷一热,同样都是元荒“蛮夷”之地,他都很快适应,并出色地开展工作。考察结果,他得出“生黎驯,不必剿;林木少,不足采;黎峒窄,不值郡”,一个十分客观、具有现代观念的结论,供吴帅开发琼州作决策参考。这是自明朝海瑞300年以来第一次对海南岛认真地实地踏勘。

1888年,黄河在郑州决口,吴大澂被调任治黄河道总督,胡铁花作为吴大帅得力助手,继续随行,协助治理黄河,特别力助大帅抵制迷信陋习,抢夺宝贵时间,督办大堤工程。

凡此种种,吴大澂向朝廷极力奏荐,使胡铁花得到“直隶州候补知州分发各省候缺任用”的知州(相当现在的地市级正职)的官员资格。1890年,胡铁花再次赴北京,等候知州新职。

胡铁花官运亨通。在1891年他被派往富庶之地任江苏省知府候补。果然,翌年调任“淞沪厘卡总巡”,总管上海港口厘金税收。这无疑是一份肥差,求官者无不引领企盼,但胡铁花清廉敬业,既不难为商贾,又不拖沓商务,表现出徽商从政后的精明干练,诚为江苏巡抚所器重,因此得了个“能吏”的好名声。

胡铁花一生娶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冯氏死于太平天国运动中,无所出,第二任妻子曹氏生三子三女,在1878年死于难产中。第三任妻子则是冯顺弟,冯顺弟比丈夫小32岁,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胡适。

胡适出生在上海,不过在他4岁,他的父亲胡铁花在抗击倭寇过程中,因脚气发作身亡。

抗击倭寇,以身殉国

由于胡铁花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干事执着,被调往台湾驻守防务。

1892年2月底,胡铁花在基隆上岸,立刻开展公务。他以“全台营务处总巡”的身份,冒湿热瘴疠毒气之艰险,遍视全台21营28哨的防务,历时六个月,得出一个令人警惕的结论:全岛炮台要塞防务功能等于零,合湾已临门户洞开的险境!他立刻向朝廷建议,从速购买新式炮舰,组建海军,但昏庸腐败极致的清政府置若罔闻,只授铁花一官职“台东直隶州知州”(这是合湾省唯一的一个直属州衙门),兼任“镇海后军统领”,统领了3营5哨1750名兵丁,如此作为回应。不过这倒是文官武将兼一身的地方。

在治理台东期间,胡铁花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可惜当时的清政府太腐败,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大战。

1894年甲午海战一役,清王朝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到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我国的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8日,传到国内,举国大哗:台湾同胞尤为激愤。随即,北京朝廷电令台湾抚唐景崧“交割台湾限两月,余限20日,百姓愿内渡者,听”。到5月18日,清廷又严令唐“着即开缺,来京陛见,所有文武大小官员,着即内渡返大陆”。

但是也有少数清朝驻台文官武将不答应,坚持留岛抵抗。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雪指血誓:“抗倭守土!”表示“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战”。台南新军统领,镇南关抗法名将刘永福,发布《盟约书》:“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土,分内事也”。

台东直隶州知州胡铁花响应“抗倭守土”号召,坚决不返大陆。是年1月,铁花遣四弟及嗣秬、嗣秠两子,将冯胡适母子送回上海,转返绩溪乡下。他还给妻子及四个儿子各写一份遗嘱,表示决心已定,以死报国。

最后的日子终于来了!5月29日,日军来势汹汹,基隆登陆成功。胡铁花部与日军交战,苦战且退。不幸的是他患热带脚气病,此时已严重得无法行走,加上下级士官叛乱,致宜兰陷落(6月20日)。他率残军退守安平,与刘永福会师。刘胡联军决定死守安平,但此时胡铁花的脚气病毒已攻心,迸发心力衰竭,双腿水肿,上吐下泻,便血,几近瘫痪。刘永福不得已,于8月18日派人护胡铁花渡海峡,送到厦门。才四天时间,8月22日,这位捍卫国家尊严,守台抗日,以身许国的爱国将军溘然长逝。

胡铁花逝世后,遗孀冯顺弟被光绪皇帝赐予三品诰命夫人衔,但没什么多大意义。丈夫去世后,留下孤儿寡母,她遭受太多的嘲讽与排挤,但冯顺弟排除万难还是坚持送胡适读书,胡适也不辜负母亲期望,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在整个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桑弘羊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富大管家”,专门...
原创 一...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富裕家庭的定义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一个家庭的存款...
原创 汉... 提到秦始皇,我们总会想起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丽画面,而与秦始皇并列的汉武帝刘彻,他治理下的民生富...
原创 卫...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卓越的大将军,他们的成就和地位使得人们不禁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
原创 如... 1948年,我军开始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在这一关键时刻,周公指示上海的地下组织成员留下一部分人员...
原创 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英雄豪杰的光辉。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们,或许忠诚...
原创 清...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皇帝均为男性,而唯一一位女皇帝便是武则天。然而,晚清时期出现的慈禧太后,却让许多...
原创 诸... 一、诸葛亮的最后一盘棋:谁是真正的“暗子”? 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裹挟着枯叶掠过蜀...
原创 家... 在甘肃兰州的一处老宅中,李先生家中静静躺着一枚承载着家族深情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这枚十文铜币,...
原创 为... 作者:殘門銹鎖 问君能有几多愁?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之后,在宋朝的土地上,对自己的一生发出的感叹...
原创 北... 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任皇帝。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在北魏的皇...
原创 司...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是政治家和军事家,历经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代帝王,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
原创 怎... 公元742年,唐玄宗在自己的御花园中轻松地漫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午后,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原创 三... 赵云是何许人物?他便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常山赵子龙。在提到赵子龙时,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就算对...
原创 他... 1949年春,随着全军统一改编番号的指令下达,中原野战军被正式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第3、4、5兵团...
原创 《...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事件,曹操在濡须口对孙权发动攻势,双方交锋长达一个多月。根...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失天下,根源在于太宽”,因此他提出要“救之以猛”,并且通过严格的法律和严酷的刑...
原创 张...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张飞以其豪放不羁和无畏勇猛的个性而声名远扬。这位战将气势如虹,然而他的傲气之中,亦...
原创 当... 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飞曾在这片土地上修筑了长达30公里的铜墙铁壁。如今,这片英魂守护之地蕴藏着无数珍宝...
原创 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的时代宣告终结,而建兴六年(2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