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多万名烈士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6万人左右,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英雄正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一员猛将——管玉泉。
管玉泉
管玉泉,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县,自幼家庭贫寒,在他18岁时参加了八路军,1948年7月鲁中南纵队成立时,管玉泉被分配到纵队教导团任队长兼刺杀教员。渡江战役时,管玉泉被编为三野第七兵团35军第104师312团3营任营长。此时,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反动派的军队全线溃败,而且他们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反动派,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我军百万雄师遂于当日午夜起,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500多公里的江面上,发起了渡江作战,摧毁了敌人吹嘘的长江“立体防线”,把其沿江部署打得七零八落。
1949年4月22日黄昏的时候,管玉泉的部队奉命攻打驻浦口的国民党残兵一个团,时任三营营长的管玉泉率领全营800多人,向敌军发起猛烈的进攻。守敌不堪一击,纷纷逃窜。此时又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江面上的船只全部被焚毁了,如果要过江必须找到船只,于是管玉泉发动大家从当地老百姓那里借到小木船、木盆、稻桶等行船工具。4月23日拂晓,三营作为解放南京的第一梯队先遣突击营,开始陆续渡江。
渡江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守卫南京的敌军,听到风声早已经弃城逃跑了,此时一位姓孙的市民自告奋勇的为部队带路,管玉泉等人快速跑步前往‘总统府’,虽然城内没有成建制的守军,但还有些零星的反动派残兵顽固抵抗,管玉泉的参谋王友才在途中还是被冷枪击中牺牲了,这让他非常惋惜。
于是战士们各个义愤填膺,争先恐后的抵达‘总统府’后,很快的将大门打开,大队人马立即涌入,迅速控制了整个‘总统府’大院。在一进门首先在东墙上看到一幅蒋介石身着军装的画像。此时通讯班班长王保仁顿时怒从心头起,端起枪朝画像,连打了数枪。随后,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战士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管玉泉一个箭步冲上去,把这面反动派旗帜扯了下来,换上一面我军冲锋时用的红旗。
解放南京,标志着反动派的政权已经分崩离析,此时飘扬在‘总统府’上空的红旗正是各仁人志士用鲜血染红的,有幸亲自见证这个伟大历史性时刻,也成为管玉泉戎马生涯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因为在革命中的英勇表现,1955年管玉泉被授予少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