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出口成章、吟诗作对,元朝皇帝“普通话“水平可以达到“几级“?
迪丽瓦拉
2025-07-15 05:34:15
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自从斡难河源头誓师大会召开以来,属于蒙古高原的荣光时刻,便如期而至。他们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欧洲人也将铁木真与阿提拉并列为“上帝之鞭”。就是在其眼中,这二位都是上帝派来惩罚自己之人。

而后忽必烈于中原建立起“大哉乾元”之朝,虽然四大汗国已经不听从其调遣,但他本人还是名义上的大蒙古国的大汗。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使得很多人一直好奇元朝统治者们的汉语水平究竟如何,而现在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加以判断。

(一)、出口成章,稔熟于心

既然是元朝皇帝,就应该从成吉思汗的太祖元年,一直算到北元林丹汗的末年。虽然朱元璋将他们赶出了中原地区,但是元朝却并未因此覆灭。只不过他们常年在北地活动,因而被称之为“北元”。而蒙古的大汗,仍然由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担任着。元朝曾经控制过整个汉地,虽然后来回到了草原但是与中原政权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 交流如常,亲阅亲览

“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这是耶律楚才所编写的《玄风庆会录》中,记载的长春真人所说之言。成吉思汗虽然早期信仰萨满教,而后改信藏传佛教,但是对于道教也是非常痴迷。因此,数度邀请丘处机前往自己的大营议事。

而《玄风庆会录》中,记载的就是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对话。书本是用汉文写成,可见当时两人的对话也是用汉语。因为历史典籍中没有丘处机会蒙语的记载,却是有很多成吉思汗会说汉化的记录。

《长春真人西游记》中,也多次提到成吉思汗对于汉人的书法非常痴迷。其中,还写道了他御笔亲书的“谆谆道诲,敬闻命矣!斯皆难行之事,然则敢不遵依仙命”。两人的交谈非常愉快,而丘处机成为远近闻名的高人,也是因为他年过古稀,仍然不顾险阻,为生民请命,只身西游以见成吉思汗。

2. 文采飞扬,精通汉话

在很多人眼中,成吉思汗是目不识丁的形象,至少是对汉语一窍不通。其实不然,因为《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的很多描述,都能证明他对汉族文化非常仰慕。至少对于汉语,是非常谙熟的。“系元初之书,译文得其本音,非世祖以后文人著述,则往往窒阂不能通者有之”。

这本书之所以传世较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之人所作,并非后人杜撰,所以在战火流离中流传下来的部分寥寥无几。当时的丘处机,从今天的山东莱州,前往“帝国坟场”阿富汗去。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朕将亲览,其有玄旨未明者,续当请益焉”。由此看来,对于用汉文写的奏疏,成吉思汗亲自批阅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试想一个可以建立如此庞大帝国之人,必然是有着其独特的品质。而且,他的手下也有很多汉臣,就算没有刻意去学,耳濡目染,或多或少也会有所了解。

(二)、吟诗作对,不在话下

“今主上应期开运,资赋英明,喜衣冠,崇礼乐,乐贤下士,甚得中土之心”。元世祖忽必烈,是蒙古的薛禅汗,同时也是元朝的皇帝。至于蒙古帝国与元朝的关系,就是一个为母公司,而一个为子公司。只不过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母公司的董事长,都由一人担任。这位元朝的开国皇帝,对于汉人文化倾慕不已。

1. 知人善任,文采飞扬

根据《元史》记载,忽必烈在还未曾继位之前,就广泛的结交中原名士。而在窝阔台时投奔蒙古的窦默和姚枢二人,可以算是元世祖的先生。他们经常为其讲解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儒家学说。这对于忽必烈后期的执政行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此二人之外,还有刘秉忠、赵璧、张文联、张德辉等二十余人,都是为忽必烈讲解汉家经典的。他们和忽必烈交流中,几乎全部使用汉语。《元史》中曾多次提到元世祖与他们的对话“定宗二年,世祖于潜邸问张德辉曰: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讨论,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津津乐道。管中窥豹,元世祖忽必烈自幼便学习汉人知识,继位以后又广泛的提拔汉人官员。他的汉语水平,肯定不会太差。至少要比前几任大汗,要好上许多。

因为崖山海战以后,元朝已经彻底的统一了汉地。至于汉文,汉语的取舍,自然也是流畅自如。显然,忽必烈选择了学习汉语和汉文化。

2. 出口成章,谈吐得体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这是忽必烈所作之诗,一代帝王的豪迈之感跃然纸上。因为他是靠着汉家大臣的辅佐,步步高升,最后即皇帝位,而且对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非常熟悉的。

他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作为外来者,必须要以中原文化来治理汉人的重要性。因此,文树立孔夫子为榜样,武则标榜关公。他们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其实这也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因为前朝的君王,都是以儒家思想来教化子民的。所以,这也间接的证明了自己才是中原正统。

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皇帝本人对于汉文化必须非常熟悉。显然,忽必烈是能够做到的。其实,就算是装装样子,他也要做。毕竟,如果连自己都不通习汉语,又该如何要求手下之人。所以,在游览名山大川时,他也会学着文人的样子,吟诗作对。

这首《陟玩春山纪兴》,还被收录在了清朝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成书在清朝康熙年间。而且,元世祖还很喜欢“赐名”。比如通惠河,以及郭守敬所著的《授时历》都是元世祖亲自给起的名字。

可想而知,忽必烈的汉文学功底定不会弱,就更不用提熟练的掌握汉语了。而且,他身边有许多儒士,自然也会时不时的指点一下君王。

(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忽必烈之后的继任者们,虽然在成就上不一定可以超越他,但是他们都长期在汉地生活。再加上,朝中又有许多的汉人大臣以及元世祖制定的政策,所以这些人的汉语水平一定不会太差。至于到了北元时候,那就需要另说了。因为他们已经回到了草原生活,尽管仍然与明朝有着联系,但不一定全都通习汉语。

1. 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元成宗铁穆耳在任时,一举平定了海都之乱。而他的汉语水平,也可以算的十分高超。至今,仍然有书法流传于世。其实,这种事情,一想便知。

因为他的前任君王忽必烈,都如此谙熟汉语。而且身边也不乏汉臣,所以对于这些东西他必须要稔熟于心。否则,对自己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自从忽必烈以后的元朝,当然这里并未包括北元,统治者们几乎都非常精通汉语。

也有很多人,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实是顺势而为,不是说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只是当时元朝统治者本身的文化的确不能同中原文化比肩。而自己的主要统治区域,又在汉地。所以,精通汉语,或者学习汉文化都是大势所趋之事。

若是自己不懂汉语,每每上朝的时候都还需要找个翻译。而且他们还提倡着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那么连汉话都不会说的帝王,又怎能继续标榜儒学。

2.汉语命名,璧坐玑驰

“武宗、仁宗之始生也,上皆命公拟名以进。仁宗五岁时,译为梵文,今庙讳是也”。忽必烈对后世帝王的影响巨大,甚至还给自己的后代以汉语起名。比如元武宗海山,就是忽必烈请的道士张留孙,为自己的孙子起的名字。

既然名字都是汉人之名,其汉语功底自不必多言。他曾经跟随着大儒李孟学习,也可以说是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他的弟弟,也是元朝的皇帝。之前在综艺上还有人调侃说,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元仁宗,因为他的名字字数够多,收走几个也无所谓。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其实这个名字是以梵文起的。而他本人自幼和兄长跟随李孟学习,身边又常围绕着像写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之流的忧国忧民之汉臣。虽然没有文学作品流传于世,但他却在元朝开创了科举。

因为汉化倾向太过严重,他本人也屡屡遭受朝臣上大臣的反对。

结语:

从成吉思汗时起,就开始与汉人频繁的交流。更何况,他的子孙曾经长期的统治着这片土地。所以说,自从忽必烈之后的元朝君主,他们的汉语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当然这并不包括北元,因为北元远离中原且文献较少。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考证起来有些难度。

参考文献:

《长春真人西游记》

《元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秦名将司马错:开疆拓土的战略... 东伐西讨,彰显军事谋略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在稳定巴蜀后,国力愈发强盛,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原与楚国。...
原创 1... 自14世纪起,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尽管这一灾难沉重打击了欧洲,许多不...
原创 “... 易中天,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既是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2005年...
清朝的军事统帅是怎么分层的,让... 昨天写了一篇清朝总兵有多大的权利的文章,结果评论区都在说我写的不实,说我把总兵的权利写太大了,说总兵...
原创 南... 福清公主,这位历史上被誉为“才女”的女性,曾在明朝的政坛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聪慧的...
原创 打...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们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各个时代都有着一些令人铭记与学习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以坚定...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刘表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担任荆州牧期间,刘表不仅成功击败了孙坚,还在与曹操、孙权...
原创 杨... 昨天,杨超越的战国袍再次引起了热议,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是谁想到战国袍这么适合杨超越的?真是绝配!”...
原创 崇... “如果忠贤还在,时局又岂会发展至此?” 面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情不...
原创 马... 228年春,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亲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出箕谷...
原创 貂... 前言 大家对貂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盛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原创 售... 鸦片,作为近代中国衰败的根本因素,深刻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提到鸦片,许多中国人心中充满愤慨,因为正是英...
原创 1... 在1856年之前,沙俄一度被誉为欧洲的宪兵和救世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寒冷的气候,...
揭秘百万年人类史!《寻古中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东方人类百万年》,将于5月30...
原创 齐... 鲁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鲁国最鼎盛时,其疆域...
原创 汉...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米仓山之战本来有可能成为汉中之战的转折点:只要黄忠成功焚毁曹军的粮草,刘备就...
原创 曹... 贾诩是曹操阵营中一位极为重要的谋士,在江湖上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当时的人们普遍称赞他具备“有良、...
原创 一... 一千多年前的古画中,有一幅作品让人惊讶,仔细观察时竟然发现其中的某个物品像是现代物品,难道是“穿越”...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女子最幸福?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朝代更迭,女子的命运也...
原创 日...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灾难。这场战争涉及的具体数据一直以来存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