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活了49岁的秦始皇嬴政,经历了怎样孤独、害怕又恐惧的一生?
迪丽瓦拉
2025-07-15 07:32:42
0

活了49年的秦始皇,经历了怎样孤独又害怕的一生?这篇文章应能诠释一二。

公元前229年秦灭赵时,赢政亲临邯郸,将小时候得罪过他们母子的人全部活埋,这侧面证明了赢政小时候在赵国受到的险恶待遇,已然成了他的童年阴影。

这阴影并没有因为嬴政八岁回国而改变,反而影响了他的一生。

回国后的嬴政是正儿八经的王孙,地位没得说,但家庭的温暖却一点没有。

疏远的父亲秦异人对他没有多少爱,而且五年后就去世了,至于母亲赵姬,先跟吕不韦旧情绵绵,后又跟本钱惊人的嫪毐如胶似漆,弄的成了东方列国的笑话不说,还让嬴政多了两个不正经的爹。

这就算了,后来这妈还鬼迷心窍到跟嫪毐串通谋害嬴政,帮私生子夺权。

就连嬴政的亲弟弟长安君也反了嬴政!

如此厄运连连,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少年嬴政发飙了。

他逼死长安君,车裂嫪毐,摔死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囚禁了自己的母亲。

干完这一切后,吕不韦也成了一一个牺牲品,这个帮助秦异人成为君王的商人,在收到嬴政送的一杯毒酒后,带着他跟秦王嬴政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成了历史。

几乎失去所有亲情的嬴政,变得冷血。

统一过程中,嬴政多管齐下。

从军队进攻,间谍渗透,金钱收买,刺客刺杀,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之后,是秦军的无往而不利。

任何能威胁秦国的人,要么收钱成了帮手,要么被刺杀成了亡魂,军队,黄金,匕首,是秦国灭国的三种方式。

组合拳之后,大秦一统天下,成就了属于他的伟大业绩。

可志得意满的嬴政,看着堂下无数臣子,除了快感,也有恐惧。

这恐惧是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不过嬴政不在乎,因为他不需要亲人和朋友,如果说有朋友,那也只有半个,这人就是李斯。

于是,在李斯建议下,嬴政选择了废除分封制,全国弄郡县制。

为啥如此?

原因很简单,除了对分封制的恐惧之外。

一个没有亲人,只有自己的人,又如何会允许自己的亲属臣子们,拥有分封后跟自己一样的特权咧?

对待亲属如此,嬴政对男女之情也没有任何顾念,在她看来女人就是生儿育女的工具,这也让他的后宫,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女人的名字。

就连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也没记录。

绝情到如此地步,嬴政说第一,谁敢说第二?

或许秦二世胡亥敢吧。

因为这二世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用最残忍的手段,杀光了自己20多个兄弟姐妹。

这应该算另类的言传身教了。

绝情是秦帝国皇帝们的标配。

秦始皇如此,秦二世也是如此,到秦王子婴的时候,帝国也没了。

绝情之外,嬴政和他的秦帝国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恐惧。

这恐惧如何见得,咋就能在千古一帝身上有咧?也有历史溯源可找。

话说秦国大臣尉缭第一次见嬴政时,跟他说了三个叱咤风云的雄主

:智伯、夫差、齐湣王。

尉缭说了他们,从辉煌到落寞,最后身死国灭的故事,用意是提点嬴政

:一定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注意弱小的对手,因为他们的反戈一击是足以致命的。

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

:臣但恐诸侯合纵,翕而出不意。

听完这话嬴政是如何做的?

他立马降阶相迎,用最高礼遇将尉缭奉为上宾,吃住跟自己同规格,就连见面也是行平等的礼仪。这除了重视人才,何尝不是恐惧。

恐惧六国和纵。

从这个角度看,强秦,特别是秦国君王内心,一直有对东方六国的恐惧。

原因无它,按苏秦说法就是

:六国国土是秦国的五倍,兵力是秦国的十倍,怕秦国作甚?

言犹在耳,容不得嬴政不慎重。

等到了嬴政登基时,秦国终于有了吞灭六国的实力。

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了嬴政面前。

打天下简单,一个个国家攻过去,一个个灭了就好,难得是,如何统治这不属于自己的国土和曾经东方六国的臣民。

在吞并六国前,他们是会互相攻击,争权夺利的对手,在灭了六国后,他们就成了同仇敌忾,仇恨秦国的整体。

原本的博弈和纵,就变成了自发合纵。

想当年博弈后的合纵,就能让秦王退守函谷关,让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之久。

现在,真要风起云涌,状况只会更差。

于是,秦始皇嬴政的余生,都在抵抗这合纵带来的恐惧。

他收六国之兵器,铸造十二金人,目的就是让东方六国失去抵抗力。

但这并不靠谱,秦始皇对于六国反叛的担忧,直到去世也没有缓解。

而后世的出土文物,也证明他担忧地对。

1971年,在河南新郑地区的原韩国都城附近,出土了大量的武器。

这武器按铭文记载,是秦始皇灭韩前1年,也就是公元前231年埋下的。

是韩国人复国的希望之光,弱小的韩国如此,其他国家这样的武器库会少吗?

这不少的武器库,就让秦始皇寝食难安。

于是就有了他的三个爱好出炉。

这三个爱好分别是,勤奋工作,不断出巡,还有听筑。

为啥说这三个爱好是为了安抚他内心的不安?也有依据。

首先:勤奋工作是因为嬴政不相信人!

这不信任任何人因由,源自童年的阴影,也来自旺盛的权力欲。但凡天下大事,不是他裁决认定的,就会认为有问题。

于是,一个古代最勤奋帝王出炉了。

为此他甚至给自己设置KPI指标,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处理一定重量一定数字的奏章,不达重量不到字数就决不下班。

这重量不可考证,可字数,按后世学者研究是每天不少于3万字,也就是说,秦始皇每天必须看完三万字奏章,才能休息!

其次:秦始皇迅游的爱好也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震慑东方六国。

按史料记载,他当皇帝后出巡了五次。

这五次有四次都在东方新开拓的国土之上,每一次都是前呼后拥,军容整齐,弄的东方六国之人心有余悸。

当然,刘邦和项羽,这两人不在其列。

他们一个说取而代之。

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最后:秦始皇还喜欢听音乐,特别是筑这种发源于楚国的古老乐器。

为啥咧?因为这乐器的音调以悲亢激越,充满肃杀之气闻名,很契合秦始皇对于自身画风的定位。

所谓爱屋及乌,秦始皇就此喜欢上了听筑,为了这个爱好,他甚至赦免了荆轲同党高渐离的死罪,只是熏瞎了他的双眼,让他能继续演奏。

只因为高渐离音乐造诣太让嬴政欣赏,弄的后来还有部姜文和葛优主演的电影,专门讲了这个故事,当然,因为这爱好,秦始皇也差点被高渐离给刺杀。

这三爱好,第一个是工作,第二个也是工作,唯有最后一个是私生活。

那么这秦始皇真就是一个没有私生活,没有悲喜的人吗?

其实也不是,这点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时候就能看出来。

那年秦始皇41岁,他第一次看见了大海!

海洋的辽阔让秦始皇大受震撼,高兴无比,用大史公的说法就是

“大乐之”!

寻常人的感情,在那一刻诠释的淋漓尽致,不少人眼见秦始皇特高兴,也跟在后面不断拍马屁。

为何秦始皇会在见到大海后:大乐之?

窃以为,这是秦始皇在见过大海后,终于看到了陆地的尽头,升腾出了天下尽数属于我的错觉。

这错觉让他以为功成名就,打下了天下。

换言之,如果秦始皇真有一份世界地图,或许就不会认为海是世界的尽头!

那么这秦帝国的折腾,或许还不会消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秦始皇,自认为超越了三皇五帝,也在无限骄傲之余,有了另一个念头的出现。

这念头就是,自己的生死。

人在天地的尽头,除了畅快的欢呼之外,也难免自惭形秽!

大自然的伟力,是人力不可抗的,生老病死,也是无法逆转的。

可体验过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秦始皇不这么认为,于是见过大海的秦始皇,开始了人生另一个征途

:追寻长生不老。

最后这梦想,在后续十多年成了秦始皇挥之不去的执念。

宛如宿命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帝王,秦皇和汉武,都对求仙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但态度却完全不同。

汉武帝的求仙,是真心拜服,指望老天爷能让自己长身不老,可反观秦始皇,则多了一份跟天较劲的心思在内。

因为秦始皇的一生,跟天过不去的时候很多很多,这也有史料记载为证。

亲弟弟长安君叛乱那天,暴雨成灾,黄河泛滥。

流放母亲赵佶那年,天降彗星,最后一颗彗星居然在北斗附近出没了足足80天。

弄死吕不韦时,也是天降大旱,六月不见雨水。

攻取六国时,更是灭一国就出一场天灾,特别是灭韩国时,还遭遇了地震。

这接连天灾让秦始皇惶恐不安,也让他寻思如何补救。

于是,才有了秦始皇在黄道吉日去泰山封禅举动出现。

但那天的天像依旧晦涩,上山时还好好的,上去突然就降下了狂风暴雨,将整个封禅大典给搅黄了。

搅黄过后没多久,出海寻长生药的方士卢生又跟秦始皇说

:自己去海外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却找到了一本仙书,上面写着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看到后出离愤怒,认为这谶语中的“胡”指的是匈奴,就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随后修了万里长城,自以为抵消了这祸事!

但后来看,这胡不是匈奴,而是胡亥啊!

随后稀奇事也络绎不绝,天上掉下陨石,上面居然刻着篆书

:始皇帝死而地分。

出差的秦国官员,在路上被人拦住,送了一块玉璧,上面写着

:今年祖龙死。

然后,这送玉璧的人就消失了。

无数咄咄怪事,弄的本就恐惧,又担忧死亡的秦始皇心绪难宁。

但就算如此,这个敢于跟天斗的君王,依旧做了两手准备。

一手是,他不惜血本,派遣方士找寻长生不老药,指望能不死。

另一手是,他不惜跟神作对,跟大自然搏斗,在东海射杀海神(鲸鱼)。

在巡游湘江时,因为逆风船开不动,被人告知说是山神捣鬼,他就派三千囚徒,一鼓作气将湘山上所有的树全部砍光,给山神理发。

恐惧让他孤独,孤独让他胆怯。

胆怯之后,他的选择是抗争!

跟人斗,他成了千古一帝。

跟神斗,他也毫不退缩。

这就是秦始皇,一个充满了斗争性的人。

只是这人,最后也逃不脱生死!

在看见玉璧上“今年祖龙死”的预言后,秦始皇傻眼了。

这不就是当年自己沉入江中,丢给水神的那块玉璧吗,怎么又回来了。

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腾而起,神啊,或许是不能寻思的存在!

望着玉璧,在扫视了身前的群臣之后,强装镇定的秦始皇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话。

神,也不过只能知道一年内发生的事情罢了。

随后,他抬起眼睛,望着深秋的户外,继续自己的征途!

然后,几个月后,这个一代雄主,在巡游途中死在了沙丘终年五十岁。

写到这里,代入感十足。

虽然他是千古一帝,虽然他是大一统第一人,但是真要深究,这个出生于前259年的西北汉子,他不到50岁的人生,除了青史留名成千古第一人之外,其实他并不开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秦名将司马错:开疆拓土的战略... 东伐西讨,彰显军事谋略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在稳定巴蜀后,国力愈发强盛,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原与楚国。...
原创 1... 自14世纪起,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尽管这一灾难沉重打击了欧洲,许多不...
原创 “... 易中天,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既是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2005年...
清朝的军事统帅是怎么分层的,让... 昨天写了一篇清朝总兵有多大的权利的文章,结果评论区都在说我写的不实,说我把总兵的权利写太大了,说总兵...
原创 南... 福清公主,这位历史上被誉为“才女”的女性,曾在明朝的政坛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聪慧的...
原创 打...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们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各个时代都有着一些令人铭记与学习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以坚定...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刘表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担任荆州牧期间,刘表不仅成功击败了孙坚,还在与曹操、孙权...
原创 杨... 昨天,杨超越的战国袍再次引起了热议,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是谁想到战国袍这么适合杨超越的?真是绝配!”...
原创 崇... “如果忠贤还在,时局又岂会发展至此?” 面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情不...
原创 马... 228年春,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亲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出箕谷...
原创 貂... 前言 大家对貂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盛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原创 售... 鸦片,作为近代中国衰败的根本因素,深刻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提到鸦片,许多中国人心中充满愤慨,因为正是英...
原创 1... 在1856年之前,沙俄一度被誉为欧洲的宪兵和救世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寒冷的气候,...
揭秘百万年人类史!《寻古中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东方人类百万年》,将于5月30...
原创 齐... 鲁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鲁国最鼎盛时,其疆域...
原创 汉...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米仓山之战本来有可能成为汉中之战的转折点:只要黄忠成功焚毁曹军的粮草,刘备就...
原创 曹... 贾诩是曹操阵营中一位极为重要的谋士,在江湖上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当时的人们普遍称赞他具备“有良、...
原创 一... 一千多年前的古画中,有一幅作品让人惊讶,仔细观察时竟然发现其中的某个物品像是现代物品,难道是“穿越”...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女子最幸福?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朝代更迭,女子的命运也...
原创 日...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灾难。这场战争涉及的具体数据一直以来存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