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的第一聪明的谋士,大家可能都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追随刘备兢兢业业,多次为刘备出谋划策,各种妙计帮助刘备化险为夷。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势力最弱的蜀国才能和另外两方势力一争天下,如果不是诸葛亮,可能连三国局势都不会形成。
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一个忠实“粉丝”,正因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后来各朝代的谋士都把诸葛亮视为偶像和学习对象,而刘伯温当属其中最聪明的一个了。刘伯温一直把超越诸葛亮当作自己的目标,并且也正是因为有了刘伯温的帮助,朱元璋才能够一统天下成为皇帝。
但是,正是这样一位绝对的功勋,最后在驾鹤西去的时候,却落了个十分凄惨的下场。并没有被朱元璋厚葬,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朱元璋出身布衣,本来就是家境贫寒,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名叫朱重八。1343年,朱元璋家乡发生旱灾和蝗灾,结果他的父亲以及兄长先后离开了人世。
后来朱元璋为了活命,和自己兄长各自逃生了。在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进了寺庙当和尚,后来每过多久,寺庙当地也闹饥荒,寺庙里没有了粮食,只能让和尚们自己出去云游化斋。
无奈,朱元璋只能又过上了流浪的生活,成为了一名乞丐。朱元璋边走便乞讨,走过了许多地方,见识了各种市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就在朱元璋四处化缘的时候,正是农民起义的风云时期,随即朱元璋受到了自己发小汤和的邀请,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农民起义军。
正是有了这个起点,朱元璋才能得后来经过一路奋斗,走上了巅峰。在朱元璋的征战生涯之中,可以说离不开刘伯温的帮助,刘伯温很早就进入了仕途,可是因为当时元朝内部的原因,刘伯温选择了归隐山林。
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以后,带领起义军的战士们一路高歌猛进,后来打到了刘伯温所在的浙江。正好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广纳人才,到了浙江后,听闻刘伯温此人十分有才,于是又把刘伯温请出山,作为了自己的谋士,并且对刘伯温十分欣赏,此时的刘伯温已经50岁了。
而当时的刘伯温眼看元朝气数已尽,经过一阵思考同意了辅佐朱元璋。
2、1369年,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也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于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元璋共分封了6名公爵、34名侯爵,刘伯温也被封为了诚意伯,
在之后的朝廷中,刘伯温发现朱元璋并非是一个看重恩情的人,之前对他尽心跟随出生入死的将领们,许多都被他给除掉了。
此时的刘伯温看出了事情苗头的部队,并且后来因为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时朝廷上位高权重的李善长。刘伯温为了不与其正面冲突,于是便向朱元璋告病在家休养,这才离开了是非之地,回到了家中静观其变。
回到家中的刘伯温,本来可以一走了之,回到老家度过晚年,可是他却看到了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全部都被朱元璋一个一个给满门抄斩了。他担心自己如果轻易的回家,可能会引起朱元璋的怀疑,并且可能会连累家人,于是虽然已经辞官回家,但是刘伯温并没有选择回到老家,而是继续在京城之中居住,这样朱元璋才不会对他有猜忌。
3、刘伯温之所以逃离官场,因为许多人对其仍然是怀恨在心,其中就包括了刚刚我们提过的李善长,李善长并没有因为刘伯温辞官就选择放过他,刘伯温在家养病的时候,他背后挑唆胡惟庸去告刘伯温的黑状。
朱元璋本就多以,对于许多的功臣更是不太放心,担心这些功臣居功自傲,于是听到了胡惟庸的谣言以后,也没有仔细的调查,就直接将刘伯温的俸禄给取消掉了。
还有就是,刘伯温在家休养身体的时候,突然受到了皇后派人送给自己的红枣和梨,鉴于对朱元璋的了解,刘伯温几乎不需要思考,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刘伯温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十分危险了,决定彻底离开官场。
结果在刘伯温回乡的路上,却生病了,得知此事的朱元璋,拍了胡惟庸和一位御医去慰问朱元璋。结果,见了面以后,胡惟庸让御医给他开了一个药房方。
后来,刘伯温按照御医给开的药方,每天喝药,但是却不见身体有任何的好转,反而身体情况还每况愈下,此时刘伯温也明白了,自己被害了。
刘伯温去世以后,只有简单的一副棺材,并没有任何的厚葬。并且在他的儿子将他的棺材拉去下葬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拿着鞭炮往上扔。一代名臣开国元勋,就落到了如此的下场。后来,朱元璋得知后,后悔的落下了泪水。并且对于向刘伯温棺材扔鞭炮的人,也查出了正式胡惟庸等人的党羽,于是便找机会处死了胡惟庸。
只是可惜了刘伯温50岁了还出山辅佐朱元璋创立明朝,最后却落了这样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