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临终前几天做了啥?一共谋划三件秘事,每一件都影响清朝命运
迪丽瓦拉
2025-07-16 02:32:37
0

#历史开讲#

提起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被称之为千古一帝,他文成武略,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是一位果敢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平三藩、灭鳌拜、澎湖海战、一统台湾,他重视民族关系,重视休养生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康熙的儿子也是个顶个的人才。

但是不论他的孩子多么有才,这帝王之位只能有一个,因此康熙年间,朝中九子夺嫡的情况尤为惨烈。

公元1722年的冬天,这位风光一世的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华丽的畅春园中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

他去世之后,曾经遭到过他贬斥的皇四子雍正联合隆科多、年羹尧两人入主朝堂,成为了紫禁城的新主人。

这种种事件都极为反常,让人不得不怀疑康熙驾崩之前,畅春园内究竟发生了何事?他对于皇储之事又是怎样打算的?

康熙晚年突驾崩

后人在提起康熙皇帝的时候,大多都是以褒奖为主的,但是康熙也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他晚年之时疲于政事,开始出现了吏治败坏的现象,康熙晚年之时,曾亲口说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话。

他认为“凡事不可深究者极多”,正是因为他宽松疲怠,才使得个别地区出现了暴动和骚乱,盛世也一度走向衰微,给后继者雍正留下了许多隐患。

虽说康熙晚年懒怠,但是他的身体情况还是很好的,《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他驾崩的那一年,康熙还曾带着一行人去到南苑行猎。

但是他们在南苑玩了几天之后,康熙就突然感到身体的不适,急急忙忙的回到了畅春园,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传了一道圣旨,说他偶感风寒,需要静养几天,如果大臣们有事一律上奏折,不必启奏。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康熙对于自己的身体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认为几天后便能够重新处理政事。

通过读史书,我们也能发现康熙当时的身体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就在他赶回畅春园之前,他还曾经将隆科多和雍正叫到身旁,一起聊过南郊祭天的事情,并且聊了很久才散去。

康熙发病之后,基本没怎么见过外臣,可是就在众人都以为他马上就能病好,重回朝堂之时,他却突然病危驾崩了。

从康熙偶感风寒到突然驾崩,不过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宫中的御医医术高明,应该不至于连一个风寒都治不好,因此后人对于康熙驾崩之事一直多有非议。

民间最普遍的说法是雍正联合隆科多加速了康熙的死亡,这一点从传教士马国贤留下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马国贤当时就在畅春园中居住,他说那段时间,康熙和一个叔父来往过密,他口中的这个叔父极有可能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的身份却非常复杂,他不仅是步军统领。而且还直接控制着京城的兵力,负责保护康熙,如果雍正有反意的话,那隆科多将是最大的推手。

而历史也证明康熙去世之后,隆科多便与雍正站到了同一战线上,那康熙、隆科多和乾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从康熙驾崩前所做的三件事中便可以看出。

顾命大臣多波折

康熙临驾崩之前做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对后代王朝影响深远,第一便是赐死隆科多,导致了隆科多向雍正的偏移。

隆科多是清朝重臣,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康熙是一个非常重情之人,他对妻子的弟弟很是关照,因此康熙年间,隆科多在朝中的地位一直极高。

隆科多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就被封为了一等侍卫,后来又被提拔为了銮仪使。

他身份特殊,身居高位,位极人臣,是朝中大臣和皇子拉拢的对象,但是就在康熙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康熙有一天突然把隆科多叫到自己的身边,和他谈起了自己的身后事,康熙铺垫了一会儿后,命人宣读了一道旨意,说要让隆科多陪葬,隆科多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惊慌失措,连连请罪,他又惊又怕,既不敢违背康熙的旨意,又担心陪葬之事成真。

所以他回到家中一直寝食不安,他后来找到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为他求情。

雍正早就想拉拢隆科多了,所以他顺水推舟,马上就赶到了畅春园,劝康熙收回了这条命令。

而就是因为雍正对隆科多有救命之恩,因此隆科多才会在雍正登基和执政的过程中,予以他诸多帮助。

帝王心如海底针,无人能够猜透,但是史学家在分析这段历史的时候,普遍认为康熙这么做别有深意,康熙年间曾经历过惨烈的九子夺嫡,他很担心自己去世之后朝中会发生乱事。

所以他需要找几个顾命大臣来保朝政安稳,而隆科多便是最有话语权的大臣之一。

如果雍正继位之事是真,康熙早就有意将皇位传给雍正的话,那他所下达的这道陪葬旨意将是对雍正继位最好的帮助。

事实证明康熙这步棋是对的,正是因为雍正有了隆科多和年羹尧这两员大将,所以雍正登基之时才遏制住了八爷党的狼子野心。

康熙去世前所做的第二件事是保其他皇子平安,康熙的儿子个个出类拔萃,对王位多有窥伺之意。

康熙一共有二十四个儿子,其中有九个都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当中最有势力的便是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和十四爷党。

康熙十四年,他便把二阿哥胤礽立为了皇太子,并整日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对他寄予厚望,但是可惜的是,这位皇太子却骄纵蛮横,经常惹康熙生气,康熙曾两次废立太子。

最终还是决定夺去了他的储君之位,太子被废之后,八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等人便活跃了起来,想争太子之位。

他们在明争暗斗,拉拢大臣的过程中还酿出了诸多惨剧,康熙皇帝对此尤为头疼。

他曾多次斥责过这些争权之人,说他们狼子野心,目无朝纲,不懂得体恤父亲,八阿哥就曾因为结党营私之事遭到过重罚。

康熙驾崩之前,四阿哥、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可谓是平分秋色,十四阿哥远在西北,掌握兵权,在朝中声望极高,八阿哥争夺储君之位多年。

他的势力盘根错节,是最有能力的皇子之一,而四阿哥手握年羹尧、隆科多这几张王牌,是康熙驾崩前唯一能够近身的皇子。

康熙心里很清楚,不论他将皇位传给谁,未来都免不了要掀起一阵风波,因此他驾崩之前特意下了一条圣旨:

“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从这条圣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康熙为人父的柔情。

康熙担心自己驾崩之后,新皇帝会拿这些已经失去势力的皇子开刀,所以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对儿子的疼爱,从舆论上监督新皇帝,防止他残害手足、滥杀无辜,他期待继位的皇子能够心怀仁义,放其他人一条生路。

立下皇储谋划多

康熙所做的最后一个安排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安排,便是立皇储之事。从正史来看,康熙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

史料记载,康熙驾崩之前突然将八位近臣叫到了宫中,宣布了遗诏的内容,而这封遗诏中就明确写出了传位皇四子的事情。

康熙晚年之时,曾多次在大臣面前夸赞过雍正,说自己非常欣赏他那种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勤勉的态度,他想让雍正等人扭转他晚年政治上的颓废之风,更重要的是康熙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去祭天。

而选择了让雍正代他去祭天,在封建社会,祭天是天子独有的特权,因此可以看出,他从那个时候便已经有让雍正继位的打算了。

康熙非常的喜爱雍正的儿子弘历,他在打猎和批阅奏章的时候也经常会把弘历叫到身边来侍奉、学习如何处理政事,这其实也在显示他对雍正的偏移。

如今百年已过,九子夺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康熙和雍正的父子关系究竟好不好?雍正究竟是不是顺位继承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但是从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雍正还是具有很大的期望的,雍正皇帝继位后,也表现出了自己勤勉的一面。

他在开国之时,重用年羹尧、隆科多、李卫、张廷玉等国之栋梁,保卫边疆平安,他在隆科多、年羹尧擅权之时,又一手除掉了这两颗危害统治的毒瘤,他的手段之果敢,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更为重要的是雍正还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他一生勤勉,是个十足十的工作狂,他被称之为“清朝最勤劳的皇帝”。

他作为康熙和乾隆皇帝中间执政的皇帝,一扫康熙末年的颓废之风,为乾隆的盛世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无论如何,他的政治作为都应当得到后人的肯定。

参考资料

张春平.康熙帝:三大国事有河务

黄建军.论康熙的实用诗学思想

张琦.影视剧中雍正人物形象的分析

宋石男.九子夺嫡:宫斗没有正面角色

有此一说:康熙遗诏是假雍正皇帝靠阴谋夺位.凤凰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李...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唐朝当年是如何的繁荣,甚至直到今天都有...
原创 杨... 唐玄宗:不就是洗个澡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杨贵妃:就是就是,我都不在乎,你还怕个啥?来吧~ 安禄山...
刘禅投降后写了三字,司马昭不敢... 作为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来说都是十分凄惨的,即便是遇到一些比较开明的皇帝,在对待前朝皇室的时候,也会...
原创 秦... 在秦朝的众多臣子中,商鞅和白起的功绩无疑是最大的两位。正是秦孝公使用商鞅变法,才令秦国从羸弱一步步走...
原创 管...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分封诸侯,让亲属和功臣在全国各地方进行管理。 原本周天子的统治地位非常牢固,可...
原创 曹... 核心提示:司马昭发布公告,称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坟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职,但仍没有人来应召。 一...
原创 商... “商之孙子宁无论,妲己端端是祸胎”,妲己祸国论从古至今家喻户晓。商朝最后一个大王帝辛,也就是人们口中...
原创 溥... 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统治,期间也是出现了不少帝王。 他们代表封建社会统治...
原创 曹...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一般王位的继承都会从君王的儿孙之中选择,通常最先考虑的是嫡长子,不过话...
原创 战...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卿...
原创 曹... 前言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谁的离世最令人不甘心?毫无疑问,那非张郃,张儁乂莫属。其死因令人深感惋惜,而...
原创 五... 齐庄公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23年,管仲出生了。大家都知道,管仲在日后被举荐为相,辅佐齐国成为了春...
原创 王... 薛向字师正为北宋中期嘉祷、治平、熙宁、元丰得到任用的重要经济事务官僚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度为安石所信用...
原创 越... 你对越南这个国家了解多少?作为身处中华文化圈内的核心国家,却天天想着对西方国家投怀送抱,“一路向西”...
原创 马... 1949年8月21日拂晓,第一野战军的第4、6、63、65军从三个方向对马步芳的精锐第82军(下辖1...
原创 战...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代胡曾《咏史诗·流沙》 中国战国时期,华夏大地逐渐从诸侯割...
原创 清... 自古权贵繁似锦,公子王孙重朱门。佳人觅得侯门顾,自此萧郎成路人。图为一组清朝紫禁城后宫嫔妃老照片,古...
原创 王... 如何打败对手?最愚蠢的办法就是沉不住气,被对手气死,比如,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事件,就是一个悲剧。 在...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