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增鸿门宴告诫项羽:“你今日不杀刘邦,日后一定会后悔的”
迪丽瓦拉
2025-07-15 23:03:27
0

千年前,秦始皇挥兵统一六国,创立伟大功勋,但后来,他也因自己的暴虐,引起了百姓的反抗。在推翻秦朝后,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范增既是项羽的长辈,也是他的军师。在楚汉之争时,范增曾多次劝项羽杀掉刘邦,并且在鸿门宴上告诫项羽:"你今日不杀刘邦,日后一定会后悔的"。可刚愎自用的项羽并未听进范增的劝告,最终还中了刘邦的离间计,怀疑范增。

最终,范增选择离开项羽,而在楚汉之争的后期,项羽因种种因素,不敌实力越来越强大的刘邦。在乌江边的项羽,落得了兵败身死的下场,也正应了范增当初说的:"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身怀奇计,助力反秦

范增是居鄛人,该地在秦始皇未统一六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在秦朝建立后,面对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范增心中一直有着光复楚国的梦想。

秦朝末期,百姓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已经心有不满,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秦二世更是昏庸残暴。农民阶层为了生存纷纷揭竿起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而这时的范增已经70岁。天下大乱,英豪并起,古稀之年的范增决定将自己将来的岁月也奉献给反秦事业。

恰逢项梁带领着会稽子弟渡江向西,成为当时反秦的主要势力,范增带着一腔热血与一身计谋,投靠了项梁。当时陈胜已经被杀,反秦事业正值低迷,范增来后,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范增认为,陈胜起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选择自立为王,而当时大部分反秦势力都是楚国的后代,陈胜没有充分借助当时反秦的力量,导致其势力逐渐衰弱。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其在渡江之后,因其楚将的身份,吸引了大量反秦势力前来依附。他建议项梁应该趁此机会,重新扶立楚王的后裔。

项梁在听了范增的建议后,认为他分析得十分有道理。为了能够充分团结当时的反秦势力,推翻秦朝,他找到了已经沦为百姓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护其为楚王,潦草建立了楚国政权。

楚汉之争,提出除掉刘邦

在反秦的战争中,项梁兵败被秦将章邯斩杀。面对叔父被杀,年轻气盛的项羽发誓要为叔父报仇。当时,还是副将的项羽因和上将军宋义不合,一怒之下将其斩于帐内,不久后他便掌握了军政大权。

成为军中统领后的项羽一心想要为叔父报仇,于是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9次,打的秦军节节败退。最终章邯派人来到楚帐与项羽谈和,谈和后项羽却发现投降的秦军心中不服楚军,决定连夜坑杀20多万投降的秦军。

人们虽然对此行为不满,但迫于项羽的威严,最终都选择默不作声。因为之前在项梁身边出谋划策,项梁去世后,范增就留在了项羽身边,项羽尊称其为亚父。

秦三世子婴投降后,各地反秦英豪都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王朝。当时刘邦喊着光复汉朝的口号,而项羽则挥舞着复楚的大旗,两人虽然之前在反秦时并肩作战,但是后来刘邦先入函谷关,拒绝楚军入关,自立为王,这已经引起了项羽的严重不满,愤怒的项羽决定兵分四路前去围攻刘邦。

看此情景,聪明过人的范增也认为刘邦野心太大,日后必定会成为项羽称霸天下的最大障碍。他曾劝告项羽:"刘邦居山东时,爱好美姬和钱财,如今入了函谷关,却并没有沉迷声色犬马,而是善待当地的百姓。他的气运也是龙虎形状,呈现五彩颜色,这是帝王的征兆。听到范增的建议,项羽也认为刘邦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日后的统治。在范增的安排下,项羽办了一场鸿门宴,决定邀刘邦前来,将其斩杀于席上。

项羽刚愎自用,鸿门宴上放刘邦一条生路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交好,他便将范增与项羽谋划的计策全部告诉了张良,劝告张良速速逃离。张良将此事又转告给刘邦,并建议其前去赴宴。为了表达对项伯的感谢,刘邦先是以对兄弟的礼仪来对待他,后来又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在项伯的协助下,刘邦率领了百名骑兵前来赴宴。宴会一开始,刘邦就对项羽示弱,表明是受小人曹无伤的挑拨才让两人有了误会。面对刘邦的频频示弱,原本就优柔寡断,自高自大的项羽对刘邦的杀意已经消减不少。

坐在一旁的范增却深谙刘邦示弱的原因,宴席中他多次用眼神示意项羽立即行动,击杀刘邦,可面对范增的暗示,项羽却一言不发,不予理会。情急之下,范增找来项羽的堂弟项庄,命他前来舞剑,趁刘邦不备将其击杀于席上。

见到项庄前来舞剑,项伯也与之共舞,每当项庄流露杀意时,项伯就用身体来阻挡项庄,让其无法攻击到刘邦。见此情况,项羽依旧未作任何表态,发现情况不对的张良立即离开酒席,并将情况告知给了刘邦的部将樊哙。

樊哙带着剑和盾强行闯入酒席,见此情景,项羽称他为壮士并赐卮酒。在酒席中,樊哙趁机提到了楚怀王曾说的"先入关中为王"的诺言,并称刘邦并未有自立为王的想法,而是驻兵等到项羽入关。如今项羽却对刘邦生出杀意,请求其打消这一念头。

尽管之前范增多次告诫项羽一定要在席中杀了刘邦,如果不杀刘邦日后一定会后悔,但刚愎自用的项羽还是决定放刘邦一条生路。席间,刘邦借口上厕所,与樊哙等部下一起悄悄离开了。范增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愤怒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受到怀疑,心灰意冷选择离开

在后来的楚汉之争中,楚军多次切断汉军的粮道。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与范增合围荥阳,打算把刘邦消灭。这时的刘邦处于弱势,于是他采取的陈平的计谋,决定离间范增和项羽。

面对项羽派来的使者,刘邦先是热情款待,后来又装作十分惊讶地表示以为是范增派来的使者,再命人将好酒好菜换成粗食,使者将自己的遭遇报告给项羽,项羽为人本就自大多疑,听后便怀疑范增与刘邦勾结。

加之鸿门宴上,刘邦曾特意送给范增一双玉斗,这更让项羽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项羽渐渐夺去了范增手中的实权,察觉到项羽怀疑的范增对此十分寒心。愤怒之下,他请求告老还乡,在回故乡彭城的路上,范增就因毒疮发作而亡。

在少了范增的支持下,项羽虽然作战勇猛无比,但其实有勇无谋。这时的刘邦有了韩信的助力,在与项羽僵持了一段时间后,项羽最终败下阵来。腹背受敌的项羽最终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两人平分天下。

刘邦占据大势,项羽最终兵败身死

在鸿沟和议后,刘邦却撕毁盟约,开始追击项羽。这时的刘邦身边既有张良,萧何等军师出谋划策,又有韩信,樊哙等大将领兵作战,而项羽因为刚愎自用,身边的将才少之又少。

在到了垓下时,项羽不仅兵少,粮草也不够,再加之"四面楚歌",军中士气低迷。面对刘邦几万大军的围攻,曾经意气风发的西楚霸王已经显出颓败之势。

占据大势的刘邦此时对项羽毫不心慈手软,誓要将其赶上绝路。在经历激战与突围后,项羽身边只剩了28骑,逃到乌江边后,项羽深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拒绝渡江,挥剑自刎。

创下伟业的一代霸王,竟落得了兵败身死的结局。其实项羽失败,还是他自己导致,坑杀投降秦军,以武力解决一切,让他的统治不得民心;有勇无谋,骄傲自大,优柔寡断,缺乏帝王应有的决断,让原本应该成为他刀下亡魂的刘邦,最后却将他逼上了绝路。

在项羽身死后,民间曾有传闻说,范增其实并未在途中暴毙而亡,而是选择来到如今浙江的九遮山,在山洞中隐居。当他得知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消息后,有人见他大哭:"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人们推测他就是范增,可他却说范增早已离世。再来看他时,已是人去洞空,不知所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千百年前的事情,我们也无法再去真正追究其中的真假。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兵败身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不听范增的劝告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只是一个很小的原因,但也正是当初留了刘邦一命,他才有了更多时间积攒实力,一举攻破项羽的军队。

在提起范增时,刘邦也曾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从中也可以看出,范增对项羽的重要。最终项羽却因为刚愎自用没有听从范增的劝告,,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杨玉环不孕之谜:盛唐华袍上的一缕愁丝 一、玉阶生白露:后宫女子的生育困局 在长安城那座巍峨的宫殿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战火如洪流般席卷大地,战役接连不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深刻影响了历史的...
原创 三...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一个引发讨论的角色。对于不太了解他的人来说,张郃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将领,虽...
原创 千... "小时候江边随手能捞的四鳃鲈,如今在菜市场成了天价珍品。"苏州退休教师王建国望着水产摊位标价168元...
原创 清... 近年来,清宫剧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对于那些热爱追剧的人来说,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在朝...
原创 原... 明朝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王朝,因其创始者乃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因而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在明朝中期,随着统...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不仅是一位极具政治眼光的领导者,其性格也展现出霸道和多疑的特质。他对...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能够成为后人笔下人物的,往往是对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或者经历过极为波折的,甚至是...
原创 想...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不断挥舞关税大棒闹得全球鸡犬不宁,如今却遇到“回旋镖”打脸——经济不听话、民...
原创 原... 魏延曾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具体计划是他带领5000精兵从子午谷出发,奇袭长安,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则率主...
青花鬼谷子下山象耳瓶:元青花的... 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史上,元青花以其雄浑大气的画风、精湛的烧制工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瓷器收藏界...
原创 1...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因病去世,享年68岁。临终之时,他的四大贝勒在众多大臣面前宣读了他的遗言。努...
原创 清... 导语: 中国历史上曾爆发过许多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起义无疑是最为著名之一。它的规模和声...
原创 朱...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一个崭新的王朝在铁血中诞生。 这位出身草根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整顿山...
原创 中... 诸葛亮的智慧常被视为神奇,成为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他的智谋依然让后人称道,成...
原创 康... 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统治长达61年。期间,他南征北战,披荆斩棘,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对抗...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许多人可能认为吕布和关羽的斩将数量最多。吕布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而关羽被尊称为武圣,特别...
原创 他... 郭淮,这位三国时期的将领,曾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蜀国的对抗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
原创 《... 明清时期创作的四大名著,不仅仅因其内容的丰富性而受到热爱,更重要的在于它们诞生后所带来的巨大文学价值...
原创 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侵华战争,并非中日之间的首次对抗,早在清朝与日本之间的甲午海战之前,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