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探索了朝鲜的城市,感受了那里的“精致穷”和独特的社会氛围。但如果说城市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橱窗”,那么农村,或许更接近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
这次,我将带你走进朝鲜农村,揭开它层层掩盖下的真实生活。
1. 农场路上的矛盾景象
去往农场的路上,向导自豪地告诉我,路边的楼房都是农民的住宅,而且是国家根据家庭人数免费提供的。
听着这番话,我不禁对朝鲜的农村生活充满了期待。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我有些困惑。
除了崭新的楼房,路边还有不少简陋的房屋,甚至有些破败不堪。
看来,即使在朝鲜,也存在着贫富差距,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2. 耕地稀少,温饱尚可
朝鲜山地多,耕地少,如何用有限的土地养活两千多万人口一直是个难题。
好在,我所看到的朝鲜农村,并没有传说中饿殍遍野的景象。
我拜访了几户农民家庭,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喜欢历史,对三国演义和诸葛亮的故事更是津津乐道。
虽然生活条件不算富裕,但基本都能达到小康水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3. 样板房和高级幼儿园
农场里的农民住宅,有些像是样板房,整齐划一,干净整洁。
当地的高级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他们会把坏人的图片画成美帝和地主,从小就给孩子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
当然,也有一些条件一般的幼儿园,孩子们冬天的娱乐就是在户外玩耍。
但无论条件如何,孩子们都很有礼貌,见到我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4. 一份礼物引发的思考
我送给大学里的老师一件从泰国带回的文艺背包,站在一旁的向导杨一心表情却有些微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或许,这份来自外部世界的礼物,让她对自己的生活和国家有了新的思考。
5. 过期的鸡尾酒和国际化的梦想
在元山市内的酒店,我买到了中国进口的鸡尾酒,仔细一看,竟然已经过期了。
看来,在这个国家,能来消费的大多也都是外国游客了。
元山市著名的国际少年夏令营,则展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化的渴望。
6. 离别的车站,沉默的女孩
探秘之旅即将结束,在元山海边的栈桥,杨一心唱起了中文的《大海啊故乡》,歌声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在平壤火车站,杨一心送我离开朝鲜。
这个建于1906年的古老车站,见证了朝鲜的历史变迁。杨一心安排好了一切,却一直默默地低着头,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作为一个朝鲜女孩,她无法登录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沟通。或许,此刻她的所有话都只能变成一些想法,所以什么也没有说。
我静静地看着她向我招手,最后消失在月台。
7. 真相与疑问
这次朝鲜农村之行,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真实的一面,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
朝鲜的农村生活究竟如何?农民的幸福感有多高?
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看法是什么?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有多少?
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找到答案。
你认为朝鲜农村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