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拥兵十多万的咸丰帝,面对仅2万的洋人,就逃亡热河了?
迪丽瓦拉
2025-07-16 03:02:09
0

咸丰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

,名奕詝。

他当政前期勤勉治国

、锐意改革,提拔重用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大臣;后期却意志消沉,

沉迷于声色

最后咸丰帝甚至抛弃百姓,

只身逃亡热河

,使得英法联军能够轻易地逼进北京、酿成了火烧圆明园的惨剧,

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实际上,当时清朝军队拥有十多万的兵力,

而洋人只有2万。

我众敌寡,咸丰帝为何不殊死一搏而选择了逃亡热河呢?

这与咸丰帝本人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是密切相关的。

一、咸丰帝痛失恩师,失去正确指引。

咸丰帝的老师是杜受田

。杜受田的头衔官位是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内阁协办大学士。职位虽不是特别高,但他从咸丰帝幼年开始就教授他知识,

并且扶持咸丰帝成功登上了皇位

,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声望的。

咸丰帝很小的时候,

母亲孝全成皇后就突然离奇去世了

。失去了母亲的咸丰帝,一直跟随老师杜受田学习,而杜受田也是倾尽所有的心血来教导和培养咸丰帝。

帝王之家缺少亲情,杜受田的关爱和教导,

让咸丰帝产生了一种亦师亦父的亲情

咸丰帝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皇子,在学识本领方面,

咸丰帝一直都不是很出众

;而六皇子奕訢(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每每在谈论治国理政、武艺研习时都会流露锋芒。

所以,

最初咸丰帝奕詝并不是最佳的皇太子人选

。比起奕詝,道光帝更想立奕訢为皇太子,因为奕訢无论在学识、武艺、口才等各方面

都远胜奕詝一筹

奕詝才学比不过奕訢,但他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是奕訢没有的,

那就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在身后的大力支持

。杜受田告诉奕詝,在道光面前不要靠学识来表现自己,

而要用仁、孝来争取道光帝的认可。

比如,诸皇子打猎比武中,奕詝猎不到猎物空手而归,杜受田教给奕詝的说辞是“正值猎物受孕季节,

不忍猎杀受孕的猎物

。”

道光病重期间,问皇子们以后的治国想法时,杜受田教给奕詝,不要谈治国想法,就是低头悲痛欲绝地哭泣,

以表达对道光帝病重的痛彻心扉

正是这些仁、孝的表现,使奕詝得到了道光帝的认可,

成功获得立储

,最终成为了咸丰帝。

奕詝登基后,老师杜受田也

始终陪在他的身边尽心指引

。杜受田勤正、知识渊博,咸丰帝对他非常敬重,也很依赖。

咸丰帝即位初期一些大力度的革新措施、严惩贪污腐败、重用曾国藩等一批有能力汉人的决策,

很多都是在杜受田的引导和鼓励下做出的

这些利国利民的策略,使清朝政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让执政初期的咸丰帝

显示出了成为一代明君的进取之心

然而,杜受田对咸丰帝的扶持,并没有持续下去。1852年,

暴雨导致民间洪涝灾害

,杜受田筹措了60万石大米赈灾。

为了防止大米在发放中途被地方贪官克扣,也为了彰显咸丰帝的恩德,年事已高的杜受田亲自督送大米去灾区,

结果不幸在路上染病去世了

,咸丰帝得知后悲痛欲绝,久久不能释怀。

恩师去世后,

一些重要的决策咸丰帝只能自己来评断决定了

这时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给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平定叛乱,在长期反复的较量中,

咸丰帝耗费了大量的心力

。同时英法联军等外国侵略者也一直虎视眈眈,屡次侵犯国土。

杜受田在世时,老师丰富的学识、敏锐的政治眼光可以给咸丰帝一个强大的指引和支持。但是杜受田去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强劲的内忧外患一直向一座座大山

一样压着咸丰帝,一次次挫败使得

咸丰帝渐渐的失去了自信

缺乏了杜受田的扶持、指引,

他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无法看清形势

,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失败已是必然了。

二、咸丰帝主战、主和立场摇摆不定

1860年第三次大沽口英法联军侵略战役中,

咸丰帝在政治策略上对于主战、主和犹疑不定

。正是这种摇摆的立场,使清军不能正确做出全面的战略布局。

咸丰帝认为抗击英法联军的重点应该是保卫京城,

不是死守大沽口港口

,殊不知大沽口才是整个战局的关键所在。他将清朝重兵放在大沽口港口,而英法联军登陆的北塘却没有士兵防守。

正是在咸丰帝错误的政策思路下,

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登录无人防守的北塘

北塘失守不久后,清军全线撤离大沽口这一军事要地。使英法联军由此在短期内顺利攻占天津,进而攻进北京,

火烧圆明园

面对仅2万的洋人,咸丰帝纵然有十万大军,也无心作战,

直接逃往热河

三、咸丰帝缺乏开创性的眼光,认知局限

咸丰帝

缺乏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宏大的格局

,不能用开创性的思维去把控晚清复杂的、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

他一直认为,用从老师那里学到的老祖宗的治国经验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殊不知作为一代君王,

参透国内、国外列强的时实局势

,开创性解决时局问题的能力才是最最重要的。

咸丰帝显然是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

他对英法各国没有准确、清楚的认知

,所以也就不能用有效的策略来打败英法联军。

四、时局动荡、身不由已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始终处在国家内忧外患的风口浪尖之上。无论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还是本就风雨飘摇的晚清局势

,无一不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棵稻草。

我们难以亲身感受到数年来他心中的疲累,或许生在这样的时局下,他也是无可奈何的吧!

结语

咸丰帝执政晚期,

在一次次挫败后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

不理政务,完全失去治理国家的斗志,整日沉迷于醉酒、女色、男色、昆曲、吸食鸦片。

这些不良的嗜好,像催化剂一样,在咸丰帝逃亡到热河后,

加速了咸丰帝的体弱多病

,不久就病逝于热河承德避暑山庄。清朝的政局也进入到下一个更加混乱的阶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韩国:自诩强大的“迷之自信” 韩国,向来是个充满谜之自信的国度,热衷于自我吹捧,仿佛自身光芒万丈。...
原创 军... 1951年的一个清晨,第五军政委顿星云意外地碰到了自己久未谋面的老上司——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见面...
原创 朱...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传奇,他的经历从乞讨者到明朝开国皇帝,书写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篇章。从最初在街头...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烽火连天的时代,英雄豪杰的争斗使得这片土地充满了传奇色彩。诸葛亮与周瑜,两...
原创 他... 《——·前言·——》 胡元炜,清朝的历史人物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叛徒。他联合了太平军,陷害了忠诚的江...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世界遗产价... 央广网贵阳6月10日消息(记者栾小琳 实习记者吴家宝)6月10日,由贵州省林业局主办的“贵州三叠纪化...
杭州米行老板的“老古董”美起来... 在杭州市井深处,一栋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静静矗立了一百多年。 这处被称为“来其美”的民居,是滨江区浦沿...
美洲争霸,英国人能赢法国的真相... 您好!诚请“关注”码字君,共谈历史风云 只要一提到现在的美国,很多人回顾它的历史,都知道它曾经是英国...
原创 曹... 刘备手下是否是叛徒最多的人物?从绝对数量来看,显然不能算是刘备。毕竟他的基本盘相对较小,即便所有的人...
原创 单...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诸侯割据,一时间英雄辈出。除去曹操、刘备、孙权等枭雄,像关羽、张飞、赵云这类虎将更...
展开4.3米!足不出户欣赏北京... 穿越700多年,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申遗成功了! 建筑学家梁...
原创 播... 在我国西南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地方世袭统治家族,它存在了过超过700年是时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它都巍...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及基...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从萌芽、出现到完全确立及全面推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政区地理角度而言,行...
蒙古总理突然离任,最大获益者是... 您好!诚请“关注”码字君,共谈历史风云 最近,我们邻国蒙古,突然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们的总理罗布...
原创 唐... 在几年前著名的电视剧《狄仁杰》中,狄仁杰只是一个三等官员,对唐代的官职有很大的怀疑和兴趣。在首相的领...
原创 一... 刘昚(shèn)虚,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二年,年仅 20 岁的刘昚虚便高中进士,获任洛阳尉一职,可谓年...
原创 几... 一些细心的朋友或许注意到,在许多影视作品和主流历史书籍中,关于晋朝的记载并不多。有人可能会说,晋朝存...
原创 此... 历史中的真实与演绎:重读周瑜 《三国演义》是一部广为人知的经典小说,许多人对此耳熟能详。在这部作品中...
原创 唐...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皇帝,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增长,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为了牵制曹魏的强大势力,孙权与刘备联手抵抗曹操的统治。经过赤壁之战的激烈较量,天下最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