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风
南昌起义之后,蒋府发出通缉令,悬赏10万捉拿贺龙,蒋军和特务拿着贺龙的画像到处抓捕。1928年11月,上海召开紧急会议,贺龙来到了上海,处境相当危险。
他时常一晚上换几个地方。组织派人找贺龙,也是到处寻找。有时刚打听到一个住址,贺龙已经离开。组织费了很大的气力找到了贺龙,安排他与周逸群住在一起。不久,情况又有变化,贺龙迁往霞飞路泰辰里70号,化名王国珍。
此时,周公、谭平山、刘伯承、林伯渠等大多数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纷纷从各地来到上海。贺龙与周公相见,心绪难平。这是两人的第二次相见。第一次相见时,周公向贺龙说出了八一南昌起义的计划,并传达了组织要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的决定。贺龙表示:“我服从组织的决定,组织上叫我干啥我就干啥。”
南昌起义,贺龙率部队一路打到广东,却因力量不足,部队被打散。
此时,贺龙见到周公,心情沉重地说:“只剩我一个人来见你,真是不甘心。”周公说:“贺龙同志,现在老蒋悬赏10万大洋捉拿你,你的头很值钱哦。”
听周公这样说,贺龙也幽默地说道:“掉价了,当初老蒋要我跟他走,要封我为武汉卫戍司令,给我300万大洋、一个汉阳兵工厂,还加小洋楼,现在他怎么变得这样小气了?”两人都笑了起来。
周公说,鉴于目前的形势,决定贺龙与林伯渠、刘伯承一起到苏联学习。当时贺龙答应了下来。周公走后,贺龙左思右想:“自己没读什么书,只是自学识字看报。现在去苏联留洋,恐怕文化跟不上。何况南昌起义部队被打散,一直很难受,总想从头再来。”
他与同住的周逸群商量自己该不该去苏联。周逸群说:“你实在不想去就不去嘛。”
不久,李维汉来看望贺龙。当分析南昌起义的经验与教训时,贺龙说:“南昌起义武装对抗敌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只是存在两个不妥,一是用了旧旗帜,二是没有没收地主的土地。”
李维汉点点头。他带来了最新消息,武装暴动已在各地开展,比如秋收起义,还有黄安、麻城等地相继起义。听到革命的火种正在燃烧,贺龙十分振奋,接着说道:
“我没文化,不适合去苏联,我觉得自己更适合留在国内继续革命。”
李维汉问道:“你觉得现在到哪里革命好?”
“湘西,到湘西可以发展农民革命。”
李维汉说:“现在各地都在悬赏捉拿你,你一露面就很危险,怎么能到湘西?”
贺龙说:“我考虑过了,只要安全过了武汉,就可以到达湘西,走水陆、陆路都可以。”
李维汉把贺龙的意见带回了。考虑到贺龙在国内不安全,应该避避风头,组织还是决定贺龙与刘伯承、林伯渠等人赴苏联学习,定于11月11日出发。然而,情况瞬息万变,老天成全了贺龙的心愿。
就在出发前一天,上海的一处秘密机关被敌人发现,从那里搜查出一些资料,敌人得知贺龙已经来到上海,于是立即下令上海戒严,全城张贴布告,搜捕贺龙。贺龙机智地隐藏起来。
17日,刘伯承、林伯渠苦等贺龙上船,但左等右等看不到人,两人只好登船先走了。贺龙在上海隐藏了十几天,搜捕一直很严,仍然走不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周公再次与贺龙见面,贺龙把去湘西的想法作了详细的汇报:“湘西是我的家乡,我熟悉家乡的人和地形。并且我领导过从武汉到湘西一带的大部分驻军,以前他们比较拥护我,我有把握争取他们,然后再回家乡宣传发动群众,可以组织一支革命队伍。”
周公细致地问到每一个细节,然后说:“我同意你去湘西,但是现在你处境危险,你的安全很重要。你准备怎么去呢?”贺龙说:“放心吧!这一带我比较熟悉,沿长江走水路,上船以后,我会灵活应付的。”
周公将贺龙的意见带到了会上,组织批准了贺龙的请求。周公请贺龙、周逸群吃饭,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组织同意贺龙回湘西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建立根据地,并决定组成湘西特委,贺龙、周逸群作为委员。贺龙十分高兴,开怀畅饮了几杯酒。
临行之前,贺龙好好装扮了一番,打扮成商人的样子。他穿着水獭领皮大衣,戴着帽子和茶色眼镜,围着羊毛围巾,剃掉了短胡须。周逸群、卢冬生等人也都化了装。1928年1月中旬,贺龙、周逸群、卢东生等十余人准备乘轮船离开上海去武汉。
码头上人来人往,军警仍在严密搜查。通过了码头搜查,贺龙一行上了船。这时,一个身着便衣的特务盯上了贺龙,他说:“老兄,看你挺有派头的,在船上时间长无聊,我们来打几圈麻将,解解闷吧?”贺龙欣然同意。
几个人围在一起打起了麻将。周逸群在一旁一边干着急,他们几个人一共只带了50块钱,如果输了,路费都没有。没想到打了几圈之后,特务一直输钱,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去取点钱。”特务走了就没回来。周逸群数了数钱,开心地说:“赢了几十块呢!”
几个人顺利到达汉口,找到接头地点,见到了湖北省书记郭亮。临近春节,湖北原计划在武汉组织年关暴动,不巧敌人发现了一个地下印刷所,搜查出了暴动计划和人员名单,拉网式搜捕共产党员,这个计划只好暂停。接着,湖北收到消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贺景斋在湖北监利地区,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
贺龙得知消息后,向书记郭亮请示想去找贺锦斋。郭亮同意了贺龙的请求,派人给贺龙一行人包了一只小汽船。1月19日,贺龙一行人乘船来到监利县的反嘴,江边站着不少人,向船上招手。
船靠岸以后,贺锦斋以相当快的速度跑上船,一把抱住贺龙:“总指挥,我晓得你是不会被敌人捉到的。”贺锦斋转身向一群人大喊:“我们的总指挥来了!”大家重逢之后分外激动。
贺锦斋的队伍有200多人,其中有几个是参加南昌起义的老战士。贺龙大声说道:“我们南昌起义的队伍在广东被打散了,我不服气。我们的队伍是为工农打天下的革命军,你们干得很好,今后我们一起干革命。”人群中掌声雷动。
后来,贺龙、周逸群在监利下车湾召开联席会议,整编革命队伍,将鄂中、石首游击队与贺锦斋领导的武装合编为第49路工农革命军,由贺龙任总指挥,贺锦斋任军长。春节期间,贺龙、周一群发动组织年关暴动,打响了开辟湘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枪。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革命队伍扩大到了500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