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后挥戈南下,北方汉地战乱不断,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金将及汉地地主武装纷纷倒戈归蒙,这些归蒙的将领多被授予万户、千户职衔,汉军万户作为一个特殊的军事组织应运而生。汉军万户做出了哪些贡献?起了哪些作用?
对元的贡献
汉军万户在蒙古进军中原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为蒙古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能够统治中原一百多年,建立较为稳固的统一政权,这与蒙、汉的联合统治是密不可分的,汉军万户作为蒙汉联合统治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元朝建立之初,蒙古人对于中原汉地情况不太熟悉,全赖各汉军将领的帮助,使元朝方可制定适宜统治中原汉地的制度。尤其是汉军万户中一些大的万户帮助元朝建立制度,如史天泽、张柔等人。他们为蒙元的统治出谋划策,并且从早期的几大万户中产生的许多幕僚这些人是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以及建立元朝最得力的助手。
汉军万户在军事上的贡献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不仅是进攻中原的有生力量,也是某些军事制度的主要制定者。汉人世侯作为割据一方的武装,在战乱年代,不仅保护了其统辖区内人民的性命,而且搜罗、保全、培养了一批封建文人,这些文人都是学识渊博之辈,懂律法、通汉制,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制度奠定了人才基础。
这些汉军万户中有一些万户本人也在元朝的建设上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史天泽,对于忽必烈政权的建立有巨大贡献。史天泽从年随从忽必烈亲征和林,次年被任命为右丞相,汉人中被任命右丞相者仅史天泽一人,可见忽必烈对他的信任,此后直到至元四年,史天泽一直担任此职。也就是说史天泽是当时一段时间内事实上的国家事务的主要负责者,因为作为另一丞相的安童当时年龄较小,经验没有史天泽丰富,因而史天泽的作用非同小可。
史天泽对于元朝的纲纪设立、制度制定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均被忽必烈采纳,史天泽在丞相任上,实际上元朝的国家体制创立者。《元朝名臣事略》中也说:“天下受其史天泽荫赐不可胜。”也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像张柔、严实等万户在元朝国家体制的创制上都有一定的帮助和贡献。
总之,以汉军万户为主的北方汉族地主武装,是整个汉族地主中最早与蒙古统治者合作的一个群体。可以说,没有汉军万户的合作,蒙古统治者就很难迅速占领中原,更难以建立起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在元朝建立的过程中,这些汉军万户在创制和制度建设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能够在中原建立统一政权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作用
蒙古以军事立国,军事征伐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而汉军万户设立的初衷都是为了战事的需要,因为仅仅依靠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很难取得中原汉地的广大领土,而汉军万户作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灭金亡宋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万户不仅有强大的汉军,更可以作为蒙古在中原的先锋,因为他们当中多数人对中原地区地理环境、民风等相当了解,给蒙古进攻中原减少了诸多的阻力。可以说,汉军万户在军事上的作用是最为明显也是巨大的。
在灭金战争中,汉军万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蒙古对于金朝的征伐,从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到窝阔台时期才灭了金国,在这个过程中汉军万户也有他们特殊的作用。这些万户中归降之前有一部分人都是金朝官吏,对金朝的军事实力、制度都是很了解的,因此在征金的战略部署和军力配置上都提出过建设性的建议。
其中好多都是汉人名将,在灭金过程中出了很大的气力,如蒙古年大举进攻金国,包围汁京,金哀宗最后逃往蔡州直至自杀。在这些消灭金政权的主要战役中,万户张柔、史天泽、刘黑马、张荣和萧札剌都是亲自率军参加的,并且都是灭金的主力先锋。蒙古灭金的史实表明,除发挥蒙古军和探马赤军的战斗力之外,正式编用汉军也是窝阔台得以克敌制胜的一大杠杆。没有汉军万户辅助,蒙古就很难那么快灭亡金朝,进军中原。
在灭宋的过程中,他们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元朝能够很快地灭亡了南宋,在中原建立统一政权,与汉军万户的努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在灭宋的关键性战役中都有汉军万户的参加,如张柔之子张弘范在崖山之战中表现出了其超凡的军事才能,正是张弘范的这一战,才最终灭亡了南宋政权。
另一方面,从金亡之后的军事部署上可以看出,汉军万户对于灭宋的重要贡献,灭金之后,刘黑马驻巴蜀,史天泽屯邓州,张柔屯亳州,其矛头都是对着南宋的。在蒙古攻宋的长期战争中,汉军一直是作为主力军队战斗在最前方。总之,蒙古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汉军万户的加入是有密切联系的,因为有了汉军万户的加入,蒙古铁骑在他们的协助和引导下才能够迅速地占领中原汉地,建立起统一的少数民族。
管制区的作用
汉军万户在权力被削夺之前,在其管制区可以说是“独为乐土”,不仅是诸侯性质的割据政权,而且权力相当之大。但是这些万户在当时战乱的特殊环境下,在其统治区内也作出了一些贡献。尤其是在蒙古国时期他们独霸一方,法令制度出于一人,各种政策措施得以顺利实施,贡献较大。
他们招集流民、发展生产,在统治区内重视发展农业、水利等,使得这些地方没有被蒙古铁骑变为牧场,保护当地人民的经济、利益。可以说,没有这些汉军万户的努力,北方地区有可能变为土地荒芜、生产废弛的蛮荒之地。因此汉军万户对其统治区的治理,对当时人民和整个元朝社会生产得以恢复有着巨大的贡献。
由于蒙古在进攻中原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均是烧杀抢掠式的攻伐,对中原地区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按照蒙古人的想法是要把汉人杀尽,把土地变为他们的牧场,对于这种行为,史天泽也曾向木华黎进言:“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抄掠,非王者吊民伐罪意也,且王奉天子命为天下除暴,岂复效其所为乎?”
因此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保护,他们在其辖区内力图保持中原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封建的生产关系。所以各万户积极召集流散人口,分给土地和农具以恢复生产。
各万户对其管制区的治理包括发展生产,招抚流民,城市建设等等。关于发展农业生产与招抚流民上节已有论述。这些万户中对其管辖地的城市建设都有一定的发展,如张柔本是在满成,而以后随着他实力的不断壮大,加之蒙古镇戍的需要,在年移镇到保定,而在年“画境之制”完成后,保定的属城多为领道所分割,因此在年特诏还与保定,并赐名“顺天”,这与张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另外,张柔移镇保定之后实施了一些措施对保定进行治理,首先是营建了保州城,立市井,在张柔及其部下的努力下保州城百废俱兴,官府第舍焕然一新。另外,张柔还在保定定民居、通商贩。其他万户在其统治区内也有一定的作为,对于其镇守区域都有很大的贡献,使得这些地方在战乱中得以发展。综上所述,汉军万户,在当时的社会坏境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为辖区内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语
汉军万户是蒙古把汉军和万户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军事制度,也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征战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设立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汉军万户的设立和发展,勾勒出了整个蒙元时期军事制度的发展线索,其本身也是蒙汉联合统治的产物。
汉军万户作为蒙元一个特殊的阶层,其对蒙古进军中原、统治中原汉地有巨大的作用。没有汉军万户的冲锋陷阵和引导,蒙古入主中原将会有许多的阻力。汉军万户把自己的幕僚或和有识之士推荐给忽必烈,为元代国家制度的创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蒙古“遵行汉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汉军万户在保护人民、发展生产、传承文化上都有特殊的贡献,正是这些世侯的努力,才没有使北方地区在战火中变为蛮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