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悲情侍王李世贤:天京城破后太平天国最后的希望,却亡于同胞暗杀
迪丽瓦拉
2025-07-16 15:02:45
0

天京城破后的南下逃亡

1864年7月19日,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天京城墙出现长达数十丈的缺口,围城湘军蜂拥而入,太平天国首都在这一天宣告沦陷。

天王洪秀全于此前一个月已病重身亡,城破之后,趁混乱之际,太平天国实际的最高军事将领,忠王李秀成冒死率领残存的一千余人,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杀出重围。

负责断后的李秀成随即被追兵冲散,又因其将座下良驹换予幼主,所骑驽马不善驰骋,最终落于湘军之手,并于8月7日不幸遇害。

忠王李秀成

前队众人相对安全,依然护送幼主,一路南下,希望绝地求生。

国都被破,太平天国已然名存实亡,但帝国名义上的继承人洪天贵福幸免于难,无疑给了逃亡众人莫大的安慰和希望。

而且虽然在天京城下的决战中输得一败涂地,但太平军并非完全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天京之外,还有分散各处的数十万人马得以保存。

其中,原属英王陈玉成麾下的扶王陈得才,听闻天京被围,星夜兼程从西北率二十万大军来救,虽然山水阻隔未能及时抵达天京,但这样一支军队绝对是不容小觑的有生力量。

而远离天京主战场的浙江,侍王李世贤实力未受太大影响,拥兵亦达二十万之众,而且比起此时远在湖北的扶王,侍王的地盘不仅距离更近,而且沿途并无重兵把守,逃亡相对容易。

风雨飘摇之中,近在咫尺的侍王李世贤,成为了整个太平天国和此时南逃众人最后和最大的希望所在。

三号人物——侍王李世贤

李世贤是忠王李秀成的堂弟,18岁时便跟随其兄长加入了太平天国。

在太平天国前期,名将辈出,众星闪耀,不仅资历尚浅的李世贤,就连其兄李秀成都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因洪杨内讧而演变的血腥屠杀,导致太平天国前期重要将领几乎损失殆尽,面对“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急局面,天王洪秀全启用之前的“五军主将制”,包括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在内的多名年轻而优秀的将领,终于获得了的统兵领将,镇守一方的机会。

1859年秋,这批在战火中成长的年轻将领,因各自不同的功绩而纷纷被册封为王。

其中,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逐渐成为太平天国后期最著名的军事将领,号称太平军双璧。

英王陈玉成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后期,帝国已呈现分崩离析之势,手握重兵的诸王,纷纷按势力范围划分地盘,其中英王势力主要集中在前线安徽一带,忠王李秀成则在后方以苏州为核心,建立起庞大的苏福省。

而不显山不露水的李世贤,背靠浙江富庶之地,手握廿万精锐之兵,俨然成为继英、忠二王之后,太平天国当时最有实力的“诸侯王”。

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从天京城南逃的一众大小官员,簇拥着少不更事的幼天王洪天贵福,一路狼狈逃窜,先经广德暂时停留,后又抵达浙江湖州。

逃亡的路上,各地将领闻知幼主行踪,纷纷来投,抵达广德当日,昭王黄文英就赶了过来,几天后,幼主的叔父洪仁玕、洪仁政也带着吃的穿的从湖州赶来。

而在湖州,洪仁玕以幼天王的名义下诏,告知身在江西抚州的侍王李世贤,做好迎驾的准备,而当一行人满怀希望的来到抚州,救命稻草李世贤却早已不知所踪了。

此时势力最为强大的侍王李世贤为什么没有迎护落难来投的幼天王一行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作为后起之秀的李世贤,与天京城中的洪秀全父子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李世贤虽然在天京城建有王府,但常年在外征战的侍王,几乎没有怎么居住,家眷也都在浙江“行府”安顿。

李世贤对太平天国的忠诚,完全来自于堂兄忠王李秀成,在天京被围期间,就屡次劝说兄长,另起炉灶。

而现在天京城破,忠王被俘身亡,从情感上来说,要侍王接纳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幼主,也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即使抛弃情感因素,如果幼天王真的来投,那么李世贤必然成为风口浪尖上的,毫无疑问会成为清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此时帝国已分崩离析,侥幸在外的将领人人自危,成为“围剿”的焦点并不是明智之举。

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忠诚的前提是要先想办法活下来,这也是当时许多和李世贤一样的诸侯王排斥幼主的共同原因。

逃过清军围剿,却亡于同胞暗害

1864年7月,虽明知天京已然陷落,忠心可嘉的扶王陈得才仍然矢志不移,继续发兵东进。但扶王所部虽有二十余万众,但因缺乏训练,再加上远道饥疲,故战斗力大受影响。

10月,扶王在霍山黑石渡与僧格林沁部进行决战,大败亏输而军心涣散。所部马融和、范立川纷纷率众投降清军。

二十万大军转瞬土崩瓦解,扶王自知大事难为,仰药自尽。

而此时侍王已经率领汪海洋、陆顺得等将领由江西辗转南下来到福建,同时在当地打出“复兴太平天国”的旗号,一时之间四方响应,从者如云。

李世贤部在闽南得到了短暂的修整,并一度建立起以漳州为中心的强大根据地。

但好景不长,随着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督师福建,闽南的战局发生了转变。

左宗棠

1865年5月,双方于漳州接战,李世贤不敌,请援康王汪海洋未至,侍王无奈撤退,福建清军猛烈追击,太平军一路奔逃。

5月26日,清军大败李世贤等部于永定之塔下,侍王所部几乎全军覆没,李世贤仅以身免。夜半凫水渡河,“割去须发,逃匿山中”。

相反,康王汪海洋部在这一短暂时期,军事发展却比较顺利。辗转湖南、江西、广东,兵力也得到了加强。

8月,一路潜藏行踪的侍王李世贤来到广东镇平康王汪海洋属地,意欲投靠。

而当汪海洋看到李世贤出现在面前时,心中顿时大呼不妙。

汪海洋原本隶属忠王李秀成部,和李世贤并无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只因天京城破后大势所趋,因而跟随侍王一路南下。

而两人因为战略部署,兵员的借还等问题多次发生分歧,导致汪海洋诸多不满。

而如今侍王虽然只身投靠,但以李世贤在太平军中的威望和地位,汪海洋不得不担心抢班夺权的事情发生。

另外,侍王兵败永定,汪海洋以为李世贤已经战死,斩杀了李部前来投靠的李元茂(李世贤族叔),此时侍王“死而复生”,汪海洋深恐遭其报复。

随后,汪海洋借为儿子满月设宴,乘李世贤酒醉未醒,派人夜间将其刺死。

可怜侍王李世贤,也算太平天国一代名将,躲过了清军的围剿,却在不明不白中死于同胞的毒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兵... 观看古装剧时,我们常见到皇帝身边的官员,主要掌握兵权的通常有两位,一位是九门提督,另一位是兵部尚书。...
原创 嘉... 嘉靖一朝得以善终的首辅,张居正的偶像,如今却鲜有人知 大明嘉靖一朝,首辅如同流水一般换个不停,后世都...
原创 春... 春秋奇人:从掘墓鞭尸到盗墓贼鼻祖的传奇之路 导语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男人,他不仅敢于掘墓鞭尸,为...
原创 《...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里的辽王,野心勃勃,与男主宋墨的关系不一般,前世结局被杀。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
原创 满... 从现在的国际形势上来讲,是我国通过谈判收复外西北丢失领土的大好时机。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现在已经...
原创 来... 前言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邓小平同志和吴邦国同志之间的那些事儿。这两位都是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原创 盘...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诱惑如同磁石,吸引着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总有一些人...
马谡守不住街亭,赵云不能去街亭... 《三国志》关于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的记载是这样的:“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吴懿,...
原创 满...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满清入关,多方面原因。不过,作为与戚继光同时代的边将李成梁,绝对难辞其责。 满...
原创 彭... “苏联红军战胜了国内的反动统治阶级,也战胜了拥有欧洲最强大战斗力的希特勒,横扫日本关东军,这些事实,...
原创 篡... 在历史的长河中,篡位者往往被钉在耻辱柱上,背负着“谋逆”的恶名,遭后世诟病不已。然而,有一个人却似乎...
原创 毛...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个“老烟民”了。从青年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旁人吸烟都是因为...
原创 李... 说到广西,会想到桂系,说到桂系,自然想到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近代历史中,...
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基层官员的... 《南部档案》有何历史价值?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认为,其在补充正史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它记载...
原创 岳... 自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的思维之后,汉族人所建立的中原政权一直被视作正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之为蛮...
原创 毛... 1943年,南泥湾的春天来得格外迟。荒凉的土地上,359旅的战士们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开荒劳作。就在这...
原创 清...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清朝总督为何要挂兵部尚书衔? 清朝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这事儿听...
原创 林... 今天是9月22日,在1862年的今天,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这位伟大的总统被...
原创 秦...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当年横扫六国的百万秦军哪去了?以当时灭六国时秦军的战斗力...
原创 科... 科举考试中作弊行为层出不穷,我国古代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