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瘟疫”一直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它一直是威胁着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社会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人类一直在与瘟疫在斗争中艰难前行。
瘟疫,简单直接地说就是恶性传染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高”与“治愈率低”。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记载
“饥馑之岁,饿者满道,温气疫疠,千户灭门。”曹植《说疫气》 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从这些简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得到瘟疫的威力以及给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伤痛。
瘟疫,自古至今都不是简单地医学问题,而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公共卫生、人民心理以及疫后重建的一整套社会问题。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相对完善的“防疫系统”来应对这一系列问题,那么它是怎么运作和发挥作用的呢?
01
集中隔离
当瘟疫发生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隔离,古人的隔离理念和方式与现在几乎毫无区别。
[雾霾]对于患者的隔离:
史料里记载最早的
隔离医院
,来自于云门睡虎地秦简上的“疠所”。“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甲还在服刑的过程中得了麻风病应该怎么处理?回答说应该转移到“疠所”后再处理。“疠所”就是专门收治麻风病人的地方。
在汉平帝时期(公元2年),各郡国蝗灾旱灾一起发生,导致瘟疫四起,于是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这也是
最早的“方舱医院”
了。
之后东汉的“庵庐”、北齐的“疠人坊”、唐朝的“病人坊”等等都是将传染病人专门置于单独场所隔离治疗的地方。
?[雾霾]对于密接的隔离:
东晋时期曾明确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也就是说,官员如果有家人感染了疫病,本人即使身体健康也不能上朝。
02
全力救治
瘟疫发生时,各级地方
政府
都会积极行动,通过发放药物等方式来救治百姓。
孙吴初年,余姚地方长官朱桓面对疫病,“分部良吏,隐亲医药”,获得“士民感戴之”的盛誉。元嘉二十四年 (447) 六月,宋文帝又“使郡县及营署部司,普加履行,给以医药”,以救助京师染疫者。
淳化三年 (992),宋太宗因“民多疾疫”而“令太医局选良医十人,给钱五十千,为市药之宜,分遗于京城要害处,听都人言病者,给以汤药”。
北宋时期,更设立了
“合剂局”
专门负责药物供应,按需分派,定点到位,提高了药品的使用效率,大大的降低了疫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大疫离不开
医生
,一批批医生在大疫中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和精神财富。
东汉的
张仲景
,因为族人在瘟疫中相继去世而立志行医。他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三承气汤、竹叶石膏汤等,都为疫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晋的医学家
葛洪
在《肘后备急方》中,也有天花、虏黄病(黄疸)、沙虱病等等传染病的症状、治法都有详细的记录。
唐代名医
孙思邈
在《千金要方》中总结了很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的方式给空气消毒。更向大家推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理念:不要随地吐痰,不要生食饭菜,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等,现在看来这些都是非常具有先进性的。
民间社会力量
的支持也同样不容忽视,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宋神宗时期,淮南和东京地区发生了瘟疫,滕元召集城中富豪们说: “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矣。吾得城外废营地,欲为席屋以待之。”于是富豪们纷纷伸出慷慨之手,帮助滕元修建防疫屋舍,以至“为屋二千五百间,一夕而成”。众人拾柴火焰高,“北宋小汤山”一夜之间就建成了。
03
经济补助
在经济上,各级政府也给了疫区人民以极大地支持,不但直接赐钱发粮,还会减免徭役赋税。
元始二年 (公元 2 年),汉平帝下诏,根据疫病致死人数确定救助标准:在疫病中死掉6人的家庭,赐给葬钱五千;死掉4人的家庭,赐给葬钱三千;死掉2人的家庭,赐给葬钱二千。
乾道元年(1165),两浙地区因水患而引发疾疫,百姓死伤颇多,政府下令免去当年的丁役,即“去岁二浙水滂,疾疫相仍,因而死亡,其数颇多。省恩宽恤,已免当年丁钱。”
宋代曾赐河北灾民八十岁以上或病重不能生产者每人“米一石,酒一斗”。
这些措施不但减轻了受灾人民的经济压力,更是在精神上给失去亲人的家属以最大的慰藉,帮助他们更快的走出悲痛,投入到新的生产生活中去。
04
人工免疫
早在东晋,葛洪就曾经提出“取咬人疯犬大脑风干后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案,可以说是最早人工免疫的雏形。
明朝出现了人痘接种法来对抗天花,也就是用天花患者的痘痂制浆再接种于正常人,使其获得免疫。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失败率很高。
清朝以后,人痘接种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改进,大大提高了成功率,不但在国内广泛应用,更被推广到欧洲,为全球天花的灭绝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古人为防疫做出的努力还有很多,篇幅有限,难以尽述。迄今为止,人类真正消灭的传染病也只有天花,99.99%的病毒都无法消灭,瘟疫更会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反复来袭。自古至今,面对疫情,都是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的。
眼下,三年的严格防控已经逐渐放开,防疫责任最终落的实到了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身上,这更需要大家积极面对、保持乐观。
相信熬过了这个冬天,春暖花开之日就是我们生活重启之时!
(本文配图均来自于电视连续剧《女医明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