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地是中国的“聚宝盆”。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如一个“马蹄”形状,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沈平原环绕在内。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地貌,赋予了东北独特的资源禀赋。
在农业方面,“攥一把土流油”的黑土地承载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在工业方面,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使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工业化长子”。
从清末“闯关东”浪潮开始,东北逐渐得到开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在中国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就举足轻重。国家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的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北部战区重兵保卫东北大地。
那么,我军究竟为何如此重视东北方向?
一、“国内因素”——东北在中国国家安全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如果按照当前市场经济“唯效率论”原则和“GDP至上”原则来看,东北地区可谓是“不足挂齿”。
东三省的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倒数,人口外流严重,“投资不过山海关”几乎成了共识。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和利润,动辄以千亿计。
而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集团则常年亏损,即便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年份,利润也不会超过一个亿。
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的央企中航沈飞的市值,也仅为500亿人民币,远远低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市值约为2000亿人民币)。
然而这两家东北企业,却是实实在在的国资委直管的副部级央企,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绝非几个互联网大厂所能比拟的。
凭借中国现有的经济体量和市场规模,互联网大厂即便倒下一个,再培育出一个绝非难事。
但那些重点央企,却是共和国精英们,花了几代人的心血,耗费了无数资源建立起来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定海神针”
。
比如,一重倒下了,许多需要重型锻压设备的钢铁厂、兵工厂、核电站都将面临停产。
没有沈飞,舰载机,航母甚至会成为废铁一堆。
总而言之,东北企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绝非几个经济数据所能代表的,东北地区对于中国的贡献,更是远超GDP。
相比之下,
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GDP总额再高,城市建设再发达,市场意识再开放,造出战斗机、核潜艇、航空母舰的能力,相对东北而言,在当下依然不足,这些大国重器的“娘家”几乎都在东北地区
。
大连船舶重工是中船集团旗下的头部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这家企业堪称失败,其年度产值达不到一个互联网大厂的四分之一,其知名度更是远逊于“网红企业”。
然而,国内现有的几艘航空母舰,以及不胜枚举的各类先进军舰,都是这座工厂的杰作。
沈阳飞机集团一年公布的利润不足5个亿,勉强够在深圳买几栋豪华别墅,但它却是中国两大战斗机生产基地之一,我国航母上装备的舰载机都出自该企业。
我们可以暂时不网购、不打游戏,但一个大国却一刻也不能没有国防重器。
东北地区对于国家国防巩固,和人民安全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
。
二、“历史因素”——我党历来重视在东北地区的建设
我党历来重视对东北地区的建设,并将其视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工程。
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深刻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刘少奇同志也曾指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重视之下,三大战役首先在东北方向打响,解放全国的序幕就此拉开。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了新中国工业化的龙头,“新中国工业化长子”的名号实至名归。
因此,人民解放军也在东北地区布下重兵,严密守护这一重点地区。
经过改革之后,我们国家现在有五大战区,分别是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陆军原本的18个集团军,经过改编之后整编为13个集团军,分别驻守在5大战区。
经过调整之后,各大战区、各大兵种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极大提高,更能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
理论上讲,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就有8到10万人,其兵力和装备都涵盖了陆海空三军的战略部署,都可以独立应对一场世界级的现代化战争。
在这五大战区当中,北部战区历史最为悠久,北部战区的防守范围包括了黑吉辽三省区域,渤海湾和山东半岛等区域。
该战区总共部署了3个集团军的兵力,共计30万左右的兵力。
这三大集团军当中,就有两个部署在东北地区,专门负责防务东北。
这两个集团军分别是第78和第79集团军,都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功勋部队,其前身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部队,部署在东北,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因素所至
。
第78集团军的前身是当年的人民志愿军第16军,这支部队虽然入朝作战的时间较晚,但一出场就是“王炸”,战功赫赫。
由于装备落后,我们前期入朝的部队损失巨大。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我国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协助之下,建立了一批苏式机械部队,装备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最先进的武器,16军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一到战场上,就给了美军迎头痛击。当我们的武器装备和美军逐步追平之后,志愿军推进的步伐可谓势如破竹。
第79集团军的前身则是我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第39军。
这支部队入朝作战较早,战功也最多。
他们在第一次战役中,就凭借着简陋的装备重创美军精锐骑一师,第二次战役中,更是直接击破美军骑一师防线。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讲,这两支部队就是美国的“噩梦”。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这两支军队也都是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军队的“王牌军”。
将这两支部队摆在东北,也是对美国人及其东北亚仆从国家的威慑和警告
。
三、“国际因素”——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缘政治国际博弈的交汇点
时至今日,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多年,但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形势依然不稳定,朝鲜半岛问题也成了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
因此,在东北方向布下重兵,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维护国家稳定安全的必要举措。
出于美苏全球争霸的需要,美国在冷战时期在全球世界建立了众多军事基地,东北亚地区是其重点区域,这些军事基地的存在,至今仍然是东北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基地可以直接控制宗谷、津轻、对马三大海峡,与一些岛屿相互配合,美国就可以组建起威胁整个东北亚安全的岛弧链。
在韩国的领土上,美国一共建设了龙山卫戍区、大邱基地、釜山希亚莱兵营等,接近40个军事基地,美军第八军负责这些军事基地的运行。
驻韩美军司令部就建在首尔,全面负责韩国全国在战争时期的防卫工作。
虽然美军人数不多,但他们在战争时期,可以直接指挥数十万韩国军队,加上各种先进装备的加持,战斗机不可小觑。
在空军方面,
美军空军第七航空大队驻扎在群山、乌山两大空军基地。
这两大基地就有30多架“F-16”战斗机、40多架“F-35”战斗机,实力惊人。
海军方面,
美国在韩国建设有镇海海军基地,和关岛军事基地遥相呼应,战争时期可以调动包括航母在内的大量海军力量。
美国在日本建设的军事设施和军事基地,更是超过了80个。
其中,美军第5航空大队驻扎在横内田基地,嘉手纳、厚木、三泽三大基地还驻扎有海军航空设施队,由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下属的第7舰队直接负责指挥和管辖。
美军还在日本派驻了强大的海军陆战队力量,其司令部就位于冲绳基地,管辖着第3海军陆战队,第1海军陆战航空大队,第3海军陆战后勤大队,第12海军陆战大队。
这些装备精良的部队和日本“自卫队”相互配合,对中国东北亚周边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美军的一系列军事基地群虽然面积不大,人数也不多,但他们登陆作战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十分强悍,其驻扎地点也都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要点。
仅仅是美军驻东北亚的海军部队,与航母战斗群相互配合,就能直接威胁到我国渤海、黄海、甚至是东海海域和空域的安全,严重恶化了我国的周边环境。
面对如此一个“饿狼环伺”的复杂安全局面,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如果不在北部战区派驻重兵把守,一旦敌人采取突袭战术发动攻击,我们国家就可能丧失抢占先机的机会,从而陷入被动。
三大集团军驻扎在此,平时可以对敌对势力形成战略威慑,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战争时期也可以抢占先机,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相互配合,及时击溃敌人
。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杨昕沫:《在世界史与中国史之间:中国东北史的使命、地缘、范式与转向》,载于《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
[2]张文木:《“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期。
[3]崔军:《面向东北亚加速推进中国东北经济现代化进程——新一轮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载于《东北亚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
[4]李振福、吴玲玲:《交通政治视角下“一带一路”及北极航线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载于《东疆学刊》,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