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以汉室之胄,奋起于布衣,驱驰中原,崎岖江汉,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终于分荆据益,雄长一方,成就鼎峙之业。虽天纵雄才,亦赖麾下一班谋臣武将之力。至于夺取汉中,于成都自称汉中王,其中二十四人(除庞统阵亡),皆为元从重臣。
1·诸葛亮
诸葛亮以管乐之才,初出茅庐,游说东吴,终使孙刘定盟,赤壁破曹操,奠定三分之业,先主称汉中王,拜军师将军。
2·庞统
庞统经学思谋,于时荊楚号为高俊,建策取蜀,以军师中郎将从先主刘备入川,于雒城统众攻城,中流矢阵亡,未尽其才。
3·法正
法正有奇谋策算而著见成败,汉中之战,其功甚大。内为谋主、外统都畿。先主称汉中王,拜尚书令,然而天年早终,未展所蕴。
4·关羽
关羽为世虎臣,万人之敌。与张飞从先主起兵,转战四方。白马阵斩颜良,勇冠诸将。赤壁之战,先主收江南诸郡,以关羽镇荆州,及先主取益州、定汉中,自称汉中王,以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领襄阳太守。
5·张飞
张飞雄壮威猛,当阳长坂,据水断桥,气盖万夫,掏严颜、分定郡县,破张郃,威镇阆中。先主称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
6·马超
马超资兼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与韩遂等十部合从,起兵反曹,纵横关中,失利于渭南,走凉州,威震陇上。未路蹉跎,归附刘备。参与汉中之战,刘备进位汉中王,拜左将军,假节。
7·黄忠
黄忠自长沙归附先主刘备,从先主入川,及与刘璋决裂,黄忠率部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定军山之战,黄忠劝勉士卒,摧锋必进,一战斩杀曹营主帅夏侯渊。刘备称汉中,拜后将军。名位在赵云、魏延之上,与关、张、马并驾齐驱。
8·赵云
赵云自豫州从先主,二扶幼主,以忠勇闻,汉水之战,偃旗息鼓,一身是胆。先主称汉中王,拜翊军将军。
9·李严
李严起家郡吏,以干局知名于世。为刘璋帐下护军,于绵竹拒刘备,兵败投降,拜裨将军、犍为太守,平叛讨乱,屡展勋效,加辅汉将军,位列汉中王劝进11位元勋。
10·黄权
黄权弘雅思量,有文武干略,归附刘备,拜偏将军,建策取汉中,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皆其本谋,迁益州治中从事。
11·许靖
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功业无闻而为推崇礼遇,先主刘备称汉中王,拜太傅,位至三公。
12·魏延
魏延以部曲从先主入川,力战有功,先主定汉中,拨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使益州无北顾之忧。
13·刘封
刘封有武艺,刚猛过人,从诸葛亮、张飞入川,分定郡县,所在战克。以副军将军统孟达之众,攻略上庸三郡。
14·孟达
孟达怀才挟术,为刘璋部下,先主定蜀,拜宜都太守。率军自秭归北攻,克房陵、围上庸,先主恐其难于独任,令刘封统其众,会师上庸。
15·孙乾
孙乾自徐州从先主,常为使节,先主定蜀,拜秉忠将军,名位与简雍相若。
16·糜竺
糜竺雍容敦雅,自徐州从先主,待以上宾之礼,虽未尝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先主定蜀,拜为辅汉将军,位班军师将军之上。
17·庞義
庞羲为刘璋帐下巴西太守,先主定蜀,拜左将军司马,为汉中王劝进11位代表人物。
18·简雍
简雍雍容风仪,随从先主,周旋左右,见礼于世。先主围成都,入城说刘璋出降,拜昭德将军,名位次于糜竺。
19·李恢
李恢公忠志业,自荐为庲降都督,佐诸葛亮平定南土,其功居多。在镇十年,南中赖以安宁。
20.董和
董和为刘璋麾下益州刺史,先主定蜀,迁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并署左将军大司马事,外牧殊域,内掌机衡,二十余年,为世名臣。
21·赖恭
赖恭为刘表麾下交州刺史,为苍梧太守吴巨所逐,回故土零陵,投入刘备阵营,拜镇远将军,为劝进代表人物。
22·射援
射援少有名行,官至议曹从事郎中、军议中郎将,为汉中王劝进表11位领 街人物。
23·邓方
邓方轻财果壮,从先主定蜀,拜安远将军,为首任庲降都督。在镇有威惠,为蛮夷信服。
24·吴懿
吴懿为刘璋部将,先主定蜀,拜为护军,又纳其寡妹为夫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