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竟诞生于广西。今天就好好的来介绍一下这个“两广总督府”。
明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明宪宗钦定在广西梧州设立总督府,辖两广。所以也叫“两广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同时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中央政府向地方政权钦派官员,代天子行狩的机构。
那么,什么是总督呢?其实“总督”一词由来已久,最初是指总理监督的意思,以“总督”名官并形成一种官制,始于明朝。明初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在明朝,总督官位属于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
总督具有广泛权力,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入则为朝廷显官。巡抚、总兵、地方三司俱听节制,举凡行政、军政、司法、监察之权,无不过问。作为明代行政等级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督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为明朝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能很多朋友就会问了,总督府为什么不设在当时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而设在广西呢?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话说明朝景泰年间,广西桂平、梧州一带出现了僮民和瑶民的大规模叛乱,那一带在当时正处于广西与广东两省交界的地方,所以当时两广总督府最早设置在梧州,是为了更方便两广总督“坐镇指挥”,平息叛乱。
(僮民,为壮族前身。1956年,根据周总理的倡议,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壮族”)
但从崇祯五年开始,两广总督府基本上是从梧州和广州两地来回搬迁。
第一个两广总督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也承载了明清两代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就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两广总督府一探究竟。
两广总督府,位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百花冲地区(现已重新修建),与骑楼城(上次已写过关于骑楼城的文章,对岭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查看)、中山纪念堂和龙母庙等景点相连。
从外观上看,总督府为典型的明朝建筑风格,例如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本色木面的梁枋门窗,显得古朴简练。
进入总督府正门之前,立有一门楼,上面写着“节制两藩”四个大字。大概意思就是说总督府有着管辖藩王的权利。明朝的藩王,一般都是皇帝的近亲,通常被赋予一个地方的统治权。随着明朝的国家权力不断集中,藩王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比如在税收、军事、行政等方面的权力受到限制。
以下为进入总督府后,里面的一些布置和摆设,大多为还原之前的布置。看到这些,估计大家应该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了。
两广总督府驻梧州达97年之久,共历39任两广总督。明中后期,因抗倭重心逐渐从福建迁至广东,地处梧州的两广总督对于广东沿海的倭寇盗贼鞭长莫及。为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吴桂芳任两广总督期间,将总督府迁至广东肇庆,六十五年(1632年)后又从肇庆迁往广州。
总的来说,两广总督的设立,对于改善当地民生、维护地方秩序和边境稳定、促进教育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贡献巨大。
历史是岁月的积淀,这种积淀的背后是智慧的积淀。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也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读历史,懂知识,增智慧,提认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化sir,全国房地产营销师,国家二级注册建造师,中级职称,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5年以上房地产营销管理经验,兼建筑工程管理。多年来一直混迹于地产与建筑行业中的一名资深文艺青年,因自身阅历较为丰富,现兼职写作,内容大多集中于故事、感悟、干货、旅游和美食等方面。只写对大家有用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