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唐转化的过渡朝代——魏晋南北朝,城乡如何承载社会矛盾发展!
迪丽瓦拉
2025-07-17 00:32:42
0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而瑰丽的朝代,它衔接秦汉和隋唐,成为两座高峰之间的茂密的丛林。在漫长的几百年间,魏晋南北朝默默完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变。可以说,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都为隋唐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尝试。

而作为六朝社会的基层,乡村似乎并不为人重视,但也正是这些沉默着的乡村、聚落,参与着、推动着魏晋南北朝的沧桑巨变。

魏晋南北朝的不同聚落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里。——居也。从田从土,良止切。有田有土而可居也。

村。——邨,地名,从邑,屯声,此尊切,屯聚之意也。

坞。——

於五切,邬音。小障也,一曰庳城。

上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过的几种聚落形式,其中有些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另一些则正在兴起。

秦以来,国家实行了编户齐民政策,在“皇权不下县”,充分尊重乡村自治自由的同时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要言之,则是秦汉对“乡里制”的坚决贯彻。

乡、里都不是一时的创新,先秦时期就有“乡射礼”、“乡饮酒礼”等,乡里,即是“乡所居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小农的保护和人身限制。人民也就因为包括编户齐民、重农抑商、乡里制在内的一整套制度而变得安土重迁,社会稳定下来,人民安居乐业,各司其职。

魏晋的动荡将这样稳定的社会秩序打破了。

自公元二世纪以来弥漫在中原大地的瘟疫阴魂不散,大大减少了中原地区的人口;蝗灾、地震等加速了小农的破产;豪族大姓的土地兼并活动增加了剩余劳动力……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成为“游手”,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政局动荡也殃及池鱼,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史载,“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而我们当然知道,董卓入京,只是乱世的开始。

这样,向来安土重迁的百姓不得不迁徙四处。由豪族率领的,聚族自保,建立坞堡,自行迁徙的,往往聚集在四处,形成村落。

唐户令记载说“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日本学者宫川尚志博求群书,得出结论说:村在六朝时期已经成为乡野聚落的一种普遍称呼。

然则“村”的字源为“屯”,当与屯田制有关。即,国家将流民安置在无主的土地,使他们劳作起来,成为屯田的农民,也就是国家的依附农民。

这样,将失去土地的农民又一次与土地联系起来,虽然他们的身份从自耕农变成国家的依附农,但在当时天下动荡的背景之中,当然还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坞与村又不同。

《三国志》记载豪强“率其宗族,为之策谋。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

杜恕 “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垒堑之固,小大家焉。”坞、堡、壁、垒通用。由此可见,坞是战乱时分保全宗族的防御工事,后又按需增建,于是“小大家焉”。

普通百姓绝不会有这样的武力和号召力,因此,必定是豪族带领其“乡党”。坞的建造,以三国为盛,其后主要保持在北方。

城乡二元关系中的豪族

1世家大族的村居生活

天下大乱的时刻,世家大族也不可独善其身。他们纷纷从饱经战火蹂躏的城市出奔,定居在乡村。

李德饶,赵郡柏人人也。……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后甘露降于庭树,有鸠巢其庐。纳言杨达巡省河北,诣其庐,吊慰之,因改其所居村名孝敬村,里为和顺里。

上述是赵郡李氏一贤子孙,豪族之所以居于村落,一来,这是他们的“大本营”,豪族与乡党之间的关系虽无契约约束,却有道德警示。豪族抚恤乡里,得到尽善尽美的“乡论”,也就搭建了进入朝堂的青云梯。二来需要时刻自律,节俭冲退。

一村之中,豪族往往以巷为中心,分居四方,分开“公务”与“私房”,数代之后,自然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2栖迟乡间的名士与城市的联系

虽说高门子弟往往卓尔不群,或有隐逸之志,如陶渊明;或有礼佛之心,如竺道潜,但家族终究要在朝堂之上谋富贵。也就是说,豪族既要维护乡党,经营家乡的事业,也要以此为依靠,进入朝堂。

还应注意到,随着乡村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城乡的对立、分化更为明显。魏晋时期,权力重心由城市转向乡村,同时,为了在与城市的对立中保持独立性,也为了保证治安,孤立的乡村有了联合的必要,出现自卫组织,甚至是佛道的祭祀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如何平衡两者,是高门官员要顾及的,另一方面,拥有行政中心的城市和自治能力较强的乡村也需要一个连接的纽带。于是,豪门贵族就成为这样的纽带。

纽带起作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贵族的官场生活,使他们居住地横跨城乡,而贵族之间通过婚、宦,又结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结。各大贵族之间、大小贵族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而严密的网络,延伸到帝国的每一个村落,每一处神经末梢。

这样,即使在当时城市和农村分化、对立的情况下,终于也形成了一种妥协关系。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士族。

小结

正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相互错综复杂的组合,构成了地域社会的实体。魏晋时期乡村聚落的变迁不仅是变化本身,也包含着其他的驱动力。

然而,终究是将乡里制彻底变成了过去,即使乡里制复兴,也只有一个口号而已。而这,正是历史进步的意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受儒家文化熏陶,讲究的是“忠君爱国”思想,为官者当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做贡献。 历朝...
原创 朱... 朱元璋的本家人丁其实算兴旺的,他有仨哥哥俩姐姐,然而,在乱世洪流下,离散二十多年,一切尘埃落定、荣贵...
原创 三... 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各方英雄竞相争霸。之所...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秦... 六王毕,四海一,大秦统一天下的历史似乎还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但那已经是2000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秦始皇...
原创 努... 努尔哈赤因毒疽病危,临终前不愿见任何一个儿子,只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关起门来说话。几天后,努尔哈赤去...
三张照片背后的中非医疗情缘 本文转自【新华网客户端】; 埃及医生埃丝拉正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她手机里珍藏着三张照片。 第一...
原创 老... 这是1932年,上海虹口,阵亡于中国境内的日本高级军官,林大八被击毙后,一张罕见的老照片,此时的他已...
原创 宋... 电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提到一个机构“皇城司”,它是什么机构?为什么不出名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原创 毛...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回忆红军长征的艰辛时,感慨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徐海东是好同志,他是于中国革...
原创 埃...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有四个,其中古埃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诞生了君主制...
原创 玄... 唐朝,是开放而强盛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在贞观时期,万国来朝,作为大唐君主的李世民,也被称之为“天可汗”...
原创 女... 引言 “私会”一词出自 清朝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
原创 苏... 一百年前的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国家首都是莫斯科,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委员会,信奉共产主义...
他一个月歼敌七个团,八万歼敌十... 新中国的成立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胜利,但在这场胜利的背后,却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努力,他们...
原创 如... 古往今来,因为时势之变化,有太多的英雄人物悄然登场。他们是历史长河滔滔之中的美丽浪花,让人们敬佩和羡...
原创 秦... 公元前223年,秦国名将王翦在攻破楚国都城、俘获楚王负刍时,他并不会想到,仅仅十几年后,他的孙子王离...
原创 洛...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乡新庄东侧的田野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墓冢,编号为邙山陵墓群M802。相传,这里是西...
原创 唐...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
原创 苏... 在美苏争霸时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史上最为严峻的时刻。因为这是两个拥有核武器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