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德的女人。”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帝王,同时也诞生了不少贤德的皇后。
例如隋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就是其中一位。她辅助隋文帝杨坚的功德,为后人所称颂,被载入了史册。
那么,皇后独孤伽罗是怎样辅佐杨坚建立隋朝的?她又何德何能?
一、灭顶之灾时挺身而出
独孤伽罗出生于公元544年,属于鲜卑族迁都之后汉化的一批人。
父亲独孤信是西魏的大将军,也是杨坚的父亲杨忠的老领导。后来独孤伽罗嫁给杨坚,也代表着独孤家与杨家强强联合。
想不到两人刚结婚不久,独孤伽罗的父亲的独孤信就遇上了灾难。
独孤信被西魏王的侄子宇文护逼迫自杀,独孤族人则惨遭流放。
连新婚不久的杨坚和独孤伽罗也受到牵连。杨坚被调离到外地,整整坚持了八年之久。
直到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发动政变,铲除了独揽大权的宇文护,贬谪在外的杨坚才得到翻新的机会。
杨坚回来后重新回到朝堂当官,他的大女儿杨丽华还许配给太子宇文赟。
但想不到的是,周武帝宇文邕掌权不久就因病去世了,由太子宇文赟登基称帝。
这个宇文赟生性多疑,喜欢滥杀无辜,甚至连丈人杨坚和皇后杨丽华都成了他的猜疑对象。
有一次,宇文赟心里不顺,喊话要杀掉杨丽华和杨坚。
在这生死危急的关头,独孤伽罗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进宫去见皇帝。到了之后,她长跪在地上不起来,请求皇帝宽恕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甚至跪着把头磕得流血不止。
最后宇文赟被独孤伽罗的行动所震慑,这才放过了杨丽华,也答应不杀杨坚。
二、犹豫不决时力挺丈夫
过了两年后,宇文赟暴病身亡,让仅仅七岁的周静帝即位。这时,很多官员对朝中大权虎视眈眈。
作为外戚的杨坚不仅手握兵权,而且根基雄厚。
这时候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要做拥护周静帝的忠臣,还是自立登基?登基称帝有着一步不慎满盘皆输的风险,且死无葬身之地。
就在杨坚犹豫不决时,独孤伽罗又一次站了出来,她鼓励杨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独孤皇后的意思是:你已经管到了这个份上,这个皇帝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别无选择了。
权力的斗争往往就是你死我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有了夫人的鼓励和支持,杨坚坚定了信心。
在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杨坚和他的支持者以极果断的手段,清除了一切反对者,然后逼让小皇帝禅让,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
自此,中国开始了由分割战乱的时代,向大一统的国家迈进。
三、亲人犯错时从不徇私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妃子会借着皇帝的宠爱,向皇帝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甚至有的人还会把自己的亲人送到朝堂当官,以加大自己的势力。
但独孤皇后却不这样做。她为人高洁,做事严谨。她身为皇后,以江山为重,不徇私舞弊。
在独孤伽罗当皇后期间,几乎没有出现过独孤氏犯法的情况。唯独有一个皇后的表哥催长仁,他曾触犯过法律。
表哥犯了法,皇后并没有向隋文帝求情,而是告诉隋文帝要依法办事。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而随意赦免表哥的罪行。这是关乎国家法律人人平等的事,不能徇私枉法。
最后触犯法律的催长仁只能被处以死罪。
独孤皇后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公平公正。在朝堂官员和老百姓面前做了很好的表率,真的难能可贵。
四、优厚待遇时体贴民心
独孤伽罗是个非常贤淑、体贴民心的人,她心系百姓。
有一次,突厥和隋朝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幽州的总管准备了一盒价值800万的明珠要送给皇后做礼物,可是却被独孤伽罗婉言谢绝了。
她传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些明珠的确很好,但我却不急需用这些东西。现在外敌多次侵犯我国边防,守卫边防的将士征战时很辛苦。你们把这些800万元奖赏给有功的将士们,让他们能够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
独孤伽罗这样的举动让将士们大为欢呼,拍手称赞。这件事也在各地传颂着。
结语
有了独孤伽罗这样知书达理的皇后当贤内助,隋文帝当政期间,能够勤政爱民、治理得当,让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足。
隋朝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这样一位贤良的妻子,能够帮助丈夫避开祸端,能够成就丈夫的伟大事业,她堪称一位贤后。
独孤伽罗的事迹能够被载入史册,为人称颂,的确是她应得到的礼遇。
对于独孤皇后这样的一位女性,您又是怎样评价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