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各方英雄竞相争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当时东汉末年,皇室和朝廷大臣之间的争斗愈加激烈,导致朝廷缺少能臣良将。
这时候各方割据势力纷纷兴起,他们笼络了地方上的众多人才,使得势力日渐增强。社会由中央集权改为地方集权,地方政权因为其独立性,更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由此民间很多有才之士都被发掘出来,使得这一时期优秀人才众多,比如刘备、诸葛亮、周瑜、关羽和曹操等众多名人,简直数不胜数。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这些英雄豪杰,还有两位世外高人,他们一人的徒弟杀死了庞统,一人预言了诸葛亮的未来,只不过这两人平时表现的很低调,但他们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人物。
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是三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是颍川人、东汉末年的名士,精通道学、兵法和奇门异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司马徽虽然有着超凡的才能,但他淡泊名利,不愿加入到世间的纷争,被东汉名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
司马徽是一位旷世奇才,同时还善于发现人才,他深居山林之间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很多人耳闻他的大名都想要拜他为师,据悉庞统便是其中的一位。
话说,庞统走了两千多里终于找到了司马徽,但是庞统在见到司马徽第一面的时候非常的失望。当时,司马徽正在采摘桑叶,庞统质问他作为一位名士,怎么可以像妇女一样采桑治丝呢?
司马徽面对质疑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非常和气地让庞统先下车、有话慢慢说。司马徽告诉庞统,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他们也没有过着奢华的生活。
一个人的出众并不需要这些表面的东西,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庞统听后感觉说得非常有道理,两个人便彻夜长谈。
在交谈的过程中,司马徽也发现庞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称他为南州士之首,因为司马徽的盛赞,让庞统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司马徽的名气很大,当时的各方政权都想让他为自己效力。
荆州牧刘表特别重视人才,他听闻司马徽的大名后亲自前来拜访,司马徽对刘表早有耳闻,知道他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嫉贤妒能的人,真正的良将是得不到重用的。
于是司马徽在跟刘表交谈时,对于政事只字不提,只谈论文学上的事情。刘表见过司马徽后,认为他只是一介书生,并不是传说中的奇士才拂袖而去。
司马徽的预言
上述提到司马徽不仅善于识人,还善于发现人才、举荐有才能的人,庞统和诸葛亮隐居在襄汉之地,刘备偶然间遇到司马徽,并与他讨论世事之时。
司马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称他们才是真正的俊杰,后来诸葛亮在出山的时候,司马徽曾经说过一句话,那便是“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司马徽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富含深意,它道出了诸葛亮此后的际遇,并且在以后的经历中都得到了验证。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以后,对他大加重用,诸葛亮也不负重望,在很多的战役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诸葛亮靠着他的神机妙算,帮助刘备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机,称得上是刘备身边最为信任的人,这证明了司马徽所说的诸葛亮得其主,但是司马徽所说的“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刘备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但当时的汉室已经到了末期,其颓败之势已经无法挽回,刘备的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刘备的盟友孙权作为东吴的主人,也不愿看到汉朝收复主权重新掌管天下。
从社会地位来看,刘备是从平民发展起来的,但当时士族集团跟平民集团是不相容的,势必会遭到社会上的一致反对,刘备面对如此强大的外部势力,想要崛起是非常困难的。
果不其然,东吴与蜀汉决裂后,荆州被夺、关羽被杀,刘备怒而发动战争,以至于身死道消。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想要完成刘备的遗愿发展蜀汉。
但是大汉国运日渐衰落,蜀汉仅仅只有一州之地,如何能够与占据九州的曹魏抗衡。诸葛亮在北伐失败后病逝,带着遗憾走完了他的一生,可谓是不得其时。
总的来说,似乎在司马徽看来,诸葛亮有萧何之才,但却没有韩信之力,可以成为很好的政治帮手,但在乱世中却不能成为军事大才,这是他的不幸。
三国最强武将童渊
除了司马徽之外,另一位隐藏于三国的大人物名叫童渊,他的经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没有人知道他的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只知道他的武功出神入化、无人能敌。
童渊年轻的时候喜欢行侠仗义,有一次他在途经河北时,遇到一队匈奴的人马在边境对老百姓进行掠杀。童渊单枪匹马就将这队匈奴兵给杀得片甲不留,只留下两个人回去给他们的主子报信。
匈奴头领在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带领着大批人马赶来,想要将童渊给除掉。但这么多的人马最终还是没有打过童渊一人,被童渊全部给消灭掉了。
经过此次战斗,让童渊的名气大振,从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童渊不仅因为自身的武功高强而出名,还因为他有三位身手不凡的徒弟。
大徒弟张任跟随童渊学习了四年,出师后来到刘璋集团,他凭借自己的高超武艺,最终成为西川大将,他在落凤坡将庞统给射杀,给刘备集团造成致命的打击。
如果庞统没有被杀死的话,蜀汉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灭亡,因为庞统的军事才华是诸葛亮无法媲美的,他的空缺也无人可以填补,以至于蜀汉后期的军事行动都缺少战略价值与指挥。
童渊的二徒弟是张绣,他在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因为他的枪法非常了得,被人称为北地枪王。后期,他在投到曹操门下后,因为曹操欺负他的婶婶,将张绣给惹怒了。
张绣设计在晚上偷袭曹军,曹操吓得仓皇逃跑,他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都被张绣杀死,张绣的这一战给曹操的军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童渊的三徒弟便是赫赫有名的赵子龙,他七进七出曹营,汉水之战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世人所传颂。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足见童渊的本领有多么强大。
司马徽和童渊是三国时期真正的世外高人,他俩一文一武,虽然他们从未出山(也有资料称司马徽后期投靠了曹魏),但他们却影响了三国时期的政局,如果他们不是生在乱世,那他们一定会成为治国安邦的良臣能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