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病危,临终和阿巴亥关门相处,几天后:要她殉葬
迪丽瓦拉
2025-07-17 05:33:17
0

努尔哈赤因毒疽病危,临终前不愿见任何一个儿子,只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关起门来说话。几天后,努尔哈赤去世,阿巴亥接到了遗诏:“你善妒,必须殉葬!”

就这样,努尔哈赤和大妃阿巴亥,前后脚双双去世。

这一年,是1626年,努尔哈赤还没来及实现自己进军大明的愿望。

多年后,满清完善建制,努尔哈赤被追封为清太祖。

后世在说到清朝皇帝的时候,都习惯性地将努尔哈赤定位为清朝的第一个皇帝。

因为没有他对女真部落的统一,就没有后来能够进入山海关、占据大明领的满清。

但是,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从没用过皇帝这种称呼,他的自称一直都是“大汗”。

而大汗,是蒙古部落国家的称呼,相当于割据势力。

于是,有细心的网友提出,这样的努尔哈赤,和宋朝时期西夏国王、辽国国王有什么区别。

那么,努尔哈赤到底算不算清朝皇帝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朝”是什么意思、“清朝”应该从哪里开始起算、努尔哈赤算不算清朝皇帝。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朝”是什么?

从语言习惯来看,我们一般只会在出现大一统的国家时,才会将其称呼为“朝”。这代表着我们承认,这个国家是当时的中华正统,比如:秦朝、汉朝、宋朝等。

它的重点,在于对时代的一种划分。

这样的“朝”不同于普通的割据政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比如我们常说的秦朝,指的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起算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至于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秦国,我们绝不会那段时间列到秦朝的范围内去。

到了宋朝时期,宋、辽、金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分裂的状态。但我们从来没有称辽朝、金朝,最多只能将他们算做小小的割据势力。

最典型的还有唐朝时期,唐玄宗晚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就曾经杀父称帝,建立大燕。从叛军占领的土地来看,也快达到大唐的小半壁江山。

但我们,也只是称呼大燕为大燕政权,没有人称呼大燕朝。

由此可见,绝对不是什么随便的小国,就能被称呼为“朝”的。

不过,必须特别提到的是,在分裂割据比较严重的时期,会出现相对统称的“朝”,比如魏晋南北朝。

这里的南朝和北朝,都不是特指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政权。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而北朝则包括了十六国和五朝的演变。

尽管这个时候的“朝”,对大一统的规格要求有所降低,但它也绝对不是单个割据势力可以代表的。

第二个问题,“清朝”应该从哪里开始起算。

聊完了“朝”之后,我们明白了“朝”的核心在于一定规模的大一统。

那么,“清朝”在什么时候算是达到这个要求呢?

总的来说,广义上的满清有三个重要的事件节点。

第一个重要的时间时间节点,发生在努尔哈赤身上,即1616年建立后金。

此前,努尔哈赤是建州都指挥使,相当于有明朝的官方授权。在他征战女真各个部落的过程中,明廷也没有太在意,只是表现出了一种态度:希望东北内蒙一带欣欣向荣,而不是一家独大。

随着努尔哈赤的地盘越来越大,他的名号也不断增多,“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昆都伦汗”等。

但是这些名号,到底不算一个正经国家的首领,只是一个政权、一个团伙的老大。所以,一直到1615年,明廷还在相信努尔哈赤的忠心。

到1616年时,努尔哈赤占领了女真的大部分部落,他已经无惧和明廷撕破脸,所以便建立了后金。这相当于公开宣布“独立”:从今以后,我不再是你明朝的下属,不归你管了。

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发生在皇太极身上,即1636年改国号为“满清”。

1635年时,皇太极统一了漠南蒙古,得到了所谓的“历代传国玉玺”。

这个玉玺,最早是秦始皇时期,丞相李斯用蓝田玉雕刻而成(也有说是用和氏璧雕刻的)。它是历朝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派徐达进入漠北,对元朝残余势力穷追猛打,为的就是传国玉玺。但据说,最终无功而返。

后来在明孝宗时期,市面上惊现传国玉玺,可明孝宗检验过后发现,根本就是赝品。

这一次,传国玉玺在这个时机,被皇太极得到,可以说非常巧合。

第二年,皇太极就借着大臣们的推荐,拿着传国玉玺称帝了,并且还在盛京举行了祭天,给自己定下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同时,皇太极还把族名改为“满洲”,国号改为“大清”,后来常说的“满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个动作,看起来只是改制,但是与之前努尔哈赤的建国动作有根本性的区别。努尔哈赤的建国,只是把自己打下来的部落统一变成国家管理,彻底宣布脱离明朝的管控。

而皇太极的这个称帝动作,则是在向明朝宣告:我有传国玉玺,我是皇帝。可以说,这就是明晃晃的宣战,明晃晃显示自己要吞并大明的野心。

第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发生在顺治元年,即1644年清军入关。

这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灭亡了明朝,成为无主之人的吴三桂投靠满清。在吴三桂的带路下,满洲的所有军队几乎倾巢而出,攻破山海关、占据了北京城。

六月,多尔衮力荐迁都,他提出唯有迁都才能进一步统一全国。

十一月初,顺治在紫禁城的皇极门(后来的太和门)颁布登基诏书,宣布清王朝的通知,并将都城从盛京迁到北京。

这个阶段的满清,虽然还没有统一南方,但中原北方一带基本稳定。

除却张献忠、李自成这两个地方势力,唯一有资格和满清争一争的就是南明。可崇祯自杀后,明朝残余势力,先后在东南地区搞出两个明政权。虽有兵有臣,但比起满清,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

从力量和疆域的比较来看,这个时候的满清基本上可以算统治了较大区域,而且还是历来必争的中原之地。

这样来看,清军入关之后,满清才算真正达到我们对“朝”的理解。

所以,我认为,“清朝”应该从顺治入关后开始。

第三个问题,努尔哈赤算不算清朝皇帝?

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

不算。努尔哈赤只是追封的皇帝。

他活着的时候,从没有过“皇帝”这个称呼,死后多年才被顺治追封为“清太祖”。

类似的追封为帝,在中国历史长很常见,几乎每个开国皇帝,在称帝之后,都会理所当然把自己的祖宗拿出来追封一下。

比如,朱元璋就追封,父亲朱五四为仁祖淳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

唐朝李渊的父亲李昞,也被追尊为唐世祖,祖父李虎被追尊为唐太祖。

这些人,对朝代的建立和管理,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尤其是朱元璋的父亲和祖父,可以说和大明朝是八竿子也打不着。

他们,难道也要算皇帝么?

我想,大可不必。

活着的时候没当过皇帝,死后的追尊不过也是给后人看的。大家心知肚明,他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皇帝。

不过,满清时期,有一个人的“追尊为帝”比较特殊——多尔衮。

他生前,掌握了皇帝的实权,但从未有过皇帝的名号。而死后,他又被顺治追尊为义皇帝,勉强算实现了名号和实权的一致性,只是这存在时间差。

只不过,多尔衮并没能享受这个尊号太久。不过短短几个月,他就被挖坟掘墓,废封号、废荣誉,除宗谱。

直到几代以后的乾隆,才重新为多尔衮平反。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再入爱新觉罗族谱,享受皇家香火祭拜,名义便不再是义皇帝,而是睿亲王。

这样来看,多尔衮也不算是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

你怎么看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敌... 1947年11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1纵3师9团,在白龙驹山与新1军暂56师迎面遭遇后,双方发生了激战...
原创 清... 文|编辑:潇潇 引言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其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官方...
原创 刘... 刘备的几个儿子,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最著名的就是刘封和刘禅,其次刘永和刘理也有很多人知道。不过在魏...
原创 历... 文学创作者总说:无巧不成书。确实如此,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巧合的事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今天就...
原创 细... 腐败是历朝历代都不能够忽视的问题,每个朝代都有,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存在,这些官员享受着人民给予的公权力...
原创 1... 1987年,当苏联改革和开放如火如荼时,美国《世界儿童》杂志刊登了一份来自苏联的图片报道。记者以莫斯...
揭示遗址南部核心区面貌!吉林磐... 2023年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红石砬子遗址开展了新一期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为二趟沟区域。截至目前...
原创 外... 仔细对比清朝外蒙古与今蒙古国的疆域,两者有较大的出入,外蒙古西部成了俄罗斯的领土,西南部有部分领土属...
原创 商... 商鞅为什么能够变法成功?我认为,这跟商鞅的性格分不开,他坚守原则,不顾人情,最重要的是这个人,骨子里...
原创 历... 在人类历史上曾不止一次发生过经济危机。按说人们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次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应当早已习惯...
原创 1...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自十六世纪以来,贸易公司存续的法律基础是国王向公司授予的章程, ...
原创 统... 德川家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日本历史上最厉害的幕府将军,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创造了江户时代的繁荣...
原创 历... 历史其实很残酷,那些所谓的大帝和盛世,都是忽悠的。 《汉书·昭帝纪》道:“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这个...
原创 能... 答案就是:能战胜?美国的?唯一?的?一个国家??。那?就是?美国?自己?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微...
原创 康... 为天下人所养,就要承担起天下人的命运。 古时帝王为了维系番邦和拥护部落的稳定,常常会选择出嫁本朝的公...
原创 夏... 大禹作为历史上出了名的英雄人物,我们对他的事迹并不陌生,尤其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更是让我...
原创 诸...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的东部,是西汉水北岸的一片山脉;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
原创 为... 引言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出身将门世家,于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后成为辽西将门中出类拔萃的...
原创 为... 北宋定都开封的历史背景中,赵匡胤面临了关于国都选址的争论。976年,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做出了将国都留...
原创 1... 1979年面对越南的挑衅,邓小平对是否反击越南,始终下不了决心。令人意外的是,粟裕和叶剑英反对反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