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征噶尔丹并迫使噶尔丹在逃亡途中病死,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以交出噶尔丹的尸体为代价,对大清称臣,并退出喀尔喀蒙古(外蒙),双方以金山(阿尔泰山)为界,暂时休战,双方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暴毙,其子噶尔丹策零即位,成为准噶尔汗国新的大汗。噶尔丹策零上台后一改乃父对清称臣的策略,积极备战,并从沙俄引进先机的火器技术,组建新式炮兵部队,时称炮沁,并重用大策零敦布和小策零敦白等名将,接连打败沙俄和哈萨克汗国的入侵,准噶尔汗国迎来了中兴时光。噶尔丹策零在中亚一系列军事胜利被大清帝国的情报机构粘杆处捕获,为防止准噶尔汗国进一步做大,雍正皇帝准备对准噶尔汗国发动一次攻击,以削弱其实力。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雍正诏命傅尔丹为帅,征发京师驻防八旗兵6000人,八旗车骑营9000人,宁夏八旗兵4000人、宁古塔披甲人2000人以及1000名索伦兵,总兵力2万人,组成征讨集团从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从发,进攻准噶尔汗国。同时诏命岳钟琪率绿营兵从青海进攻策应傅尔丹主力。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噶尔丹策零迅速部署应对,他以小策零敦白在南线抵御岳钟琪部,自己亲率主力应战傅尔丹主力,并用弱兵佯败,引诱清军,准军主力则在河通泊设伏。傅尔丹建功心切,孤军深入河通泊,一声胡茄后,准军主力从山上四面合围清军,将清军主力分段包围。
噶尔丹策零首先对宁夏八旗兵发起攻击,他集中2万骑兵进攻,宁夏八旗兵号称清军三大王牌(另两个是索伦营和藤牌营)之一,面对准军的进攻,宁夏八旗兵结成方阵抵抗,准军一时无法攻破,噶尔丹策零甚至一度想撤退,但大策零敦布认为,清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一旦错过机会,恐怕再无战胜可能。噶尔丹策零遂同意大策零敦布建议,加紧攻势,在准军无休止的攻势下,宁夏八旗兵逐渐不支,最终全军覆没。
宁夏八旗兵全军覆没后,准噶尔军士气大振,遂乘胜对索伦营发起进攻,噶尔丹策零集中2万骑兵进攻只有1000人索伦营,索伦营不愧是大清第一强军,在20倍于己的准军面前,索伦营临危不惧,甚至发起反冲锋,斩杀2000准军骑兵,但终因兵力悬殊,且后援不济,最终全军覆没 这也是索伦兵建军以来最大的败绩,这也使得索伦兵对准噶尔有了不一样的执念,最终索伦兵终结了准噶尔汗国。
解决完宁夏八旗兵和索伦营后,大策凌敦多布又扑向了宁古塔披甲人,这些来着白山黑水的猎户虽然悍不畏死,奈何准军如蝗虫般遮天蔽日袭来,最终在准军的人海战术下,2000名宁古塔披甲人全军覆没。
解决完宁夏八旗兵、索伦营、宁古塔披甲人后,噶尔丹策零亲率主力对傅尔丹的中军袭来,此时傅尔丹陷入重围之中,更严重的是火炮弹药和弓箭箭失已经消耗殆尽,傅尔丹自知取胜无望,遂指挥全军结成方阵,且战且退,向科布多方向突围。但噶尔丹策零岂会放过这一聚歼清军主力的机会,他当即率领准噶尔所有的主力6万余人围攻傅尔丹大军,在准军绝对优势兵力攻击下,傅尔丹大军崩溃,傅尔丹仅待2000残兵逃往科布多。
河通泊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师震动,雍正甚至一度想要修建长城抵御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也乘胜追击,攻入喀尔喀蒙古,大有兵临北京城下的趋势。
就在北线清军惨败的同时,岳钟琪终于摆脱小策零敦白的纠缠,他趁准噶尔大军主力都在与傅尔丹交战,准噶尔后方空虚的时机,再次上演千里奔袭,岳钟琪统率数千绿营兵,每人装备三匹马,日行百里,突袭准噶尔都城伊犁,当伊犁被岳钟琪攻击的消息传到噶尔丹策零军中,噶尔丹策零不得不放弃进攻喀尔喀蒙古的计划,退回金山以北,双方恢复交战前的态势。
河通泊之战,2万清军阵亡,清军三大王牌中的索伦营、宁夏八旗兵全军覆没,诚可谓70年清准战争中最大的败仗,若非岳钟琪千里奔袭伊犁,后宫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