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00年前,一批中国人在非洲定居,600年后,他们后代来寻亲
迪丽瓦拉
2025-07-17 13:32:12
0

一四零五年,郑和组织了一支船队在海上航行,一路上代表明朝天子拜访了沿途的多个国家。这毫无疑问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外交航行。并且,令人惊讶的是,这支船队曾经到达过非洲东部沿岸肯尼亚的海滨拉穆群岛地区。现如今,有一群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他们说自己就是这支船队船员的后人。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在六百多年前,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船不小心在这里出了事故,船不幸触礁,全船船员几乎要葬身鱼腹。幸运的是,有一些水手避过了尸沉大海的险境,并且,在这个岛上开展了新生活。他们在这个岛上定居,并且跟岛上的居民结婚,延续后代。

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北部海域,该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即与东方联系密切,据中国史料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曾于永乐十三年抵达马林迪、蒙巴萨等东非沿岸城市,这是中国人到达东非的最早记录。而拉穆群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现在,有将近三千人在这个群岛上的一个小岛上生活,并且,我们发现这些居住在这个小岛上的居民有着明显的亚洲人体貌特征。霎时间,有中国后代在非洲生存数百年的消息成为世界人民茶余饭后热烈谈论的话题。

二零一零年二月二十三日,中方国家博物馆与肯方国家博物馆签订了考古协议。双方协议在这些群岛上开展相关专题的考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这些群岛的水域及其周边水域进行考古研究,探寻其中的水域文化;

二是对这些群岛的陆地及其周边陆地进行考古研究,尤其是其中的古代遗址。

相传在几百年前,这艘沉船的船员在这群岛上的一个小岛上了岸,成功存活下来。而有一名叫做姆瓦玛卡·夏瑞福的“中国女孩”便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和一些中国记者前往调查采访后发现,她和她的母亲长得最像中国人。

经过考古调查发现,小村里有一片坟地,每个坟前都有一块石碑,石碑后面是一个小丘。看得出,这片坟地的设计与中国的坟地如出一辙。除此之外,据说还有人发现了刻有中文字的石碑。

因此,在这次两国的合作考古过程中,肯尼亚的考古专家邀请中国的考古专家对这些石碑进行考究。然而,中国的考古专家并没有前去考究,因为中方并没有找到那些刻有中文字的石碑。中国考古专家的考古对象重点集中在其中一座古城的古代遗址和这个群岛的水域,中国的专家还对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了勘察研究。

这座古城遗址就是船队在远航拜访时记录在册的麻林国,船队还把从这里把一个中国瑞兽带回了京师进贡给朝廷。对于船队沉船这个事故,除了民间传说以外,最能证明这件事的就是龙泉窑的瓷器。

一三九三年到一四八七年,龙泉窑专门给皇宫烧制瓷器,而这些瓷器也随着这支船队的出访被运到了许多海外国家。中国考古专家在那里考古时发现了一批中国的瓷器,其中有数量巨大的龙泉窑官器。经过对比发现,这些瓷器的样式特征与在其他航线中发现的瓷器是有相似的。由此可以推测,这支船队的确曾在肯尼亚发生了沉船事故。

幸运的是,2004年6月,姆瓦玛卡·夏瑞福顺利地通过考试,高中毕业。作为中国人后裔,可以到中国留学,“返乡”寻根并求学,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夏瑞福已正式获得了公费留学中国的名额,赴中国求学,现今,其仍然留在中国。

齐里亚马是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驻蒙巴萨的滨海考古部主任,专门负责关于“中国人在东非海岸”项目的考古研究。他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其一,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上至今仍居住着中国人的后裔。

其二,拉穆地区是中国古瓷器的储仓。

第三,肯尼亚拉穆群岛的帕泰岛附近海域可能有中国沉船。

我们再来说说当时的郑和船队吧,当时,这支船队从中国的京师出发,穿过多个大洋,最远还曾到达欧洲西部沿岸地区。

一四零七年七月,明朝天子授命郑和造大船,带领大量人员从京师出发,开始航行。其船队的规模十分巨大,有将近二百五十艘船,有大约两万多随行人员,拜访了大约三十多个地区和国度,大多是东南亚地区的国度。这支船队前后一共有七次海上航行,促进了中国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区和国家的沟通。每次船队航行归来,郑和都是疲惫不堪、风尘仆仆。

一四三三年,在最后的一次回航中,他因长期劳累不堪而染上重病,最终在船上死去。但是,由于他是死在海上,尸体难以完好保存运回宫中,因此,他的随从就带回了他的一些遗物,给他立了一个衣冠冢。在民间传说中,郑和出海航行的故事被人写成了《三宝太监西洋记》,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人猜测这支船队曾经到过澳大利亚大陆。

有学者提出,一四二一年三月,这支船队的一个小分队曾经到达了澳大利亚的西南岸,于此同时,另一个分队则到达东南岸。上岸后,他们对这个大陆的地形进行了勘察,并且绘制出了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图。非洲进贡给天朝的长颈鹿出现在宫廷画师的图作之中,成为双方友好往来的纪念凭证。那么,这支船队是不是真的到过澳大利亚呢?

事实上,这支船队非常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并且停靠在那里的一个港湾。根据这支船队留下的相关航海记录,我们可以得知与苏门答腊岛相连的那一大片不知名的大陆就是澳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海... 海参崴,在俄国被称之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这里在1860年以前,一直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也是中国东北出海...
原创 他... 话说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一辈子疯疯癫癫,疯狂地过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到最后突然去世都没有留下子嗣龙脉...
原创 巴... 在阅读此文之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蒙... 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曾是成吉思汗铁骑纵横的疆域,也曾是无数英雄豪杰崛起的地方。然而,盛极一时的蒙古帝...
原创 同...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了清朝,已经是到了最后一个朝代,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也达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有一个词...
原创 阿... 文|文典纪史 编辑|文典纪史 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代表之...
原创 《... 范阳卢氏 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大族 秦汉时期卢氏子孙定居在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始祖卢植以儒学...
原创 宋... 文|编辑:潇潇 引言 研究宋代外交政策与国际交往的背景包括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周边各国的政...
原创 西... 原来,现在的人事考核制度是沿用曹魏时代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 当时陈群认为,吏部不能公平地遴选天...
原创 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了无数灿烂的文化遗产。可以说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
日本有多少中国文物?归还遥不可...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王子江 杨汀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称得上是“浩如烟海...
原创 明... 文/林岩 ?朱慈烺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长子,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春二月初四生于宫中,生母为周皇...
原创 元... 元史:长子西征,震撼了欧洲人,为建立四大汗国奠定基础 关键词:西夏与金相继灭亡于蒙古、西征结束 前因...
原创 蒙... 安徽安庆天台里杨氏,因其家族世居皖城“天台里”,故称。天台里曾是明末状元刘若宰家族宅第所在,今赵朴初...
原创 江... 说到三国名将,曹操有“八虎骑”、“五子良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刘备有“五虎上将”,孙权也有“江...
原创 “... 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来到改变历史的公元前154年吧!那一年,造成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的“七国之乱”横空...
原创 解... 解放战争时期,如果国民党军兵败撤离,往往会执行将城市彻底炸毁的命令。但是也确实有北京,长沙这样的大城...
磐石红石砬子抗联遗址又有新发现 经过近一年半的发掘,磐石红石砬子抗联遗址又有新发现,基本揭示出红石砬子遗址南部核心区的面貌。 这项...
外国史--美国 1、独立战争以前 (1)1607年5月14日,到达詹姆士河岸的105名英国人,在北美洲搭建起第一个英...
原创 1... 牌坊,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建筑样式,它通常是用来旌表功名节孝人物。过去很多府州县城里都牌坊林立,不过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