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元代一直到清代,韩国一直是中国的朝贡国,国王对中国皇帝称臣,中国也以宗主国的身份保护着韩国。然而,在元代之前,中国虽然在三国、唐等少数几个历史时期控制过韩国半岛,但是却没有完全征服韩国,这是为什么呢?为此,小编请教了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学者,请他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美国学者说,古代中国不能完全征服韩国,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中国和韩国边境是山脉,而且古代韩国人不想接受中国的统治,因此对中国的试图统治有很强的抵抗。虽然他们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大量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事实是,他们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其次,中国大军出征韩国,将遇到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从长安到韩国南部,需要花一年多的时间行军。在古代,食品和设备完全靠人工运输,离生产中心越远,发动战争越困难。当时的韩国离中国的生产中心很远,并且境内多山,很难补给。
对韩国战争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供应链被拉得太长,导致补给部队在前往前线时消耗了绝大部分的口粮。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点了外卖,但是司机饿了,在路上把你的食物吃了。
最后,古代中国人认为韩国人是蛮夷,对统治他们没有兴趣。在古代,韩国半岛非常贫穷,花费资源去征服这片土地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等到韩国半岛发展到足以盈利征服的时候,中国已经失去了征服新土地的欲望。
自中国元代开始,只要韩国承认效忠中国皇帝,并向朝廷致敬,中国古代帝国则有着保护它的义务。中国皇帝都很聪明,知道吸收远离中国文明的小国并不是好主意,你得镇压没完没了的叛乱,代价太大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