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政府为何不怕与英国开战?道光:又不是没打过,我大清七战全胜
迪丽瓦拉
2025-07-17 18:04:22
0

文丨古书奇谭

编辑丨古书奇谭

前言

1840年,英国悍然对清政府发动侵略战争,但是大军抵达之际,道光皇帝却一点儿也不紧张。

这是因为,早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就曾七次战胜过英国,所以道光认为这次也不会有意外。

那么,雄心壮志的道光,七战七胜的清政府,为什么突然就输了呢?

一、英国用鸦片打开晚清国门

在讲为何大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前,我们先来看下诱发中英之间战争的原因之一:

“鸦片在晚清的盛行”

但其实有不少记录显示,早在明代,鸦片就引入了中国,甚至有学者还考证到唐朝就有鸦片和罂粟的存在。

不过和晚清不同的是,那时的鸦片数量稀少,一般都是奢侈贡品,不是权贵人家或许都不曾见过这种东西,而且它有镇痛安神、缓解疲劳、治疗偏头痛等作用,对当时社会基本没啥影响。

然而到了17世纪,荷兰盘踞在台湾时,鸦片吸食的方法传到了内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那些英国人早就眼馋中国这么大块蛋糕了,有人表示:

“中国地大物博,好东西那么多,却将大门紧闭,害得我们连钱都赚不了,那我们就用鸦片打开他们的国门!”

从那时候英国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大量的走私让市场流通的很快,这下不仅上流社会能“体验”到了,就连贫苦老百姓也都手拿着烟管子,无数百姓因为吸食鸦片而上瘾,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英国因此赚了大量白银,这让当时在位的“抠门皇帝”道光十分气愤,于是选择阻止鸦片进口,然而却为时已晚。

有许多官员与英商勾结明面上查封鸦片敷衍朝廷,暗地里却将扣押来的鸦片转手卖掉,鸦片在市场上大肆盛行。

不仅如此,许多百姓也开始不种粮食,而是大面积种植罂粟,这样一来吸食鸦片的人更多了。

道光皇帝一看情况不妙,在朝廷上询问大臣们:

“如今该用个什么法子解决鸦片?”

一些大臣表示要施行禁烟政策,一些大臣则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惹怒英国,怕对清政府发起战争,朝廷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道光一听,心里想着我还怕他个英国不成,大清的水师会教他们做人,于是便决定开展禁烟行动,将持赞同意见的林则徐召进宫,并钦点他为钦差大臣南下禁烟。

在林则徐铁腕的作风下,一场禁烟大战随之展开了……

“奉旨,销烟!”

1839年6月3日,中国广东虎门码头上响起了铿锵有力的声音,码头上人头攒动,人们都想看看这壮观的场面。

随着一声令下,虎门销烟运动开始了,这23天来,一共销毁超过23万斤的鸦片。

但在集中销毁之前,林则徐可是费了不少劲,他来到广东当天便下令查封英国鸦片贩子,并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收缴了许多鸦片。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就包括充满野心的英国,他们决定对清政府发动战争。

清军水师很给道光争气,多次击退英船,取得了七战全胜的成就,这也成为了道光皇帝不惧怕英军对清廷发动猛烈攻击的原因。

那这七战全胜(也称粤洋七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九龙之战第一捷

自林则徐虎门硝烟后,英国资产阶级贸易集团元气大伤,他们不甘心失败,于是暗地里我国附近海域挑衅,并鼓动英政府对清廷发动战争。

从1839年夏天的时候开始,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已经下定了决心,用武力挑起两国争端,并调集了所有在中国附近的武装船只和人员,来到了珠江口外海集结。

其实道光皇帝和林则徐等人早就猜到,这些以利益为重的外国人们肯定气不过,前来挑事,所以林则徐早就做好了认真的准备。

他从国外购买了200尊大炮,用来加强虎门炮台的防御,并张贴告示:

“愿意前来参加防御的百姓都将会受到奖赏”

一时间成千上万的百姓都加入了防御队伍里,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

而这场冲突也很快开始了。

同年7月份,尖沙咀地区的一个村民林维喜正在劳作,突然一个英国水手上岸后踹了他一脚,林维喜本来干活就烦,谁知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偷袭他。

于是他转身给了那名英国水手一巴掌,两人很快扭打在一起,英国水手心高气傲,根本没想到对方会回击,于是下了死手,将当地村民殴打致死。

林则徐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势必要给村民一个说法,因为如果这件事不处置好,接下来那些英国人只会变本加厉。

于是他要求义律将杀人凶手交予清政府处置,但义律死活不肯,林则徐一看气性也上来了,下令驱逐英国商人,并禁止当地百姓对英国人提供粮食和水。

义律开始喊话林则徐:

“收回禁令,否则就向你开战。”

林则徐早就做好准备怎么可能会害怕,于是没理他,这给义律气的鼻子都要冒烟了,于是率领英国舰队假意向九龙沿岸靠近,实则是要向中国水师船发起突袭。

正在巡洋的守将赖恩爵立即下令反击,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赖恩爵率部下沉着应战,在趁着英军没分过神时,调转舟楫与英方的船舰周旋。

英国船舰体型偏大,反应迟钝,而清军船只小巧便利,利用这个优势,清军渐渐占了上风。

义律心中甚是焦灼,不过他还有一张底牌没出,那就是他们的主力舰“窝拉疑”号,然而人一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缝,义律也是如此,他的底牌因为海上突然停风失去了动力,不能参战。

所以在战斗持续了四个小时后,英方士兵死伤远超清政府,九龙海战以中方胜利而告终。

远在朝廷的道光收到了林则徐的奏折,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哈哈大笑的说道:

“我大清果然厉害!”

这场战争也提升了英军的士气,为接下来的几场战争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但也让道光成为了“主战派”,渐渐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

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又发生了什么呢?

三、穿鼻海战与管涌之战

九龙海战后,中英关系十分紧张,但两国之间的贸易还在继续,清政府为了给英国一个下马威,要求英国商船签下绝不带鸦片的保证书。

一些英商为了赚钱自然愿意签字画押,但义律忍不下这口恶气,继续集结武装力量准备对清军进行反攻。

1839年11月,义律率领“窝拉疑号”和其他兵船来到穿鼻海面,阻止英商船只入港。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注意到了海面上的情况,决定驾船上前查看,谁知义律不讲武德再次突袭,于是关天培下令予以还击,至此穿鼻海战爆发。

关天培站在船头,大手一挥对着清兵喊道:

“只要击中敌方船只,赏银两锭!”

清兵士气大增,对准英方主力战舰就开始猛攻,将“窝拉疑”号船头打断,使十几名敌人都跌入了海中。

但由于敌方船只过多且先进,对方武器装备也很有优势,清军的一艘水师战船被对方击沉。

不过英军也伤亡了数十人,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穿鼻海面。

最终大清以险胜结束了这场战争。

而关天培也被道光嘉赏,其他在战争中英勇奋斗的官兵们也受到了表扬,此举更加激发了士兵们的对战英军的信心。

然而有了一战就会有第二战,梁子结下了便很难再解开,不服气的英军又一次前来挑衅。

1839年11月4日晚,英军趁着夜黑风高之际向管涌山营发动猛烈炮击,还在沉睡的清兵瞬间被炮声惊醒,有的人却再也没机会听到这炮声了。

之后,清兵很快反应过来,开始对英船进行反击,因为位置易守难攻很快便将对方击退了。

而后的几天他们再也没有睡过好觉,因为英船四天后又再次发动攻击,清兵将领率兵将上岸的几名敌人打伤,并把他们扔进了海里。

9日和11日傍晚,英军在九龙管涌海面连续炮击清军炮台,火力越来越猛,最终都被清军士兵击退。

13日的时候是英船又一次偷袭的时间,清军早已摸清了对方的套路,并找到了应对方法,那就是分散开来在集中开火。

最终英船“多利”号被击中了两炮,为了防止沉没,英军只能仓皇逃跑,连反击都没有反击。

其余英船看己方最厉害的船都逃跑了,便没有再撑着,跑的一个比一个快。

而管涌之战的五次战争都以大清胜利告终。

加上前面的九龙海战以及穿鼻海战,这七场战争的胜利给道光以及整个大清都带来了极大的勇气,他们认为自诩强大的英军也不过如此。

所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快要爆发的时候,清政府并不害怕与英国开展,甚至就连道光都说:

“又不是没打过英军,我大清七战七捷,有什么好怕的?”

但殊不知,接下来的战争才是整个清政府绝望的开端……

四、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在清军与义律的几场战争结束后,道光为了扬大清国威,下令停掉与英国所有的贸易合作,并让在清的英商船只迅速离开。

虽然林则徐极力劝说这样不可,但道光心意已定,然而英国为了维持那可耻的鸦片交易,为了赚取大量的白银,决定对清政府发动一次彻彻底底的战争。

1840年6月下旬,英国大批远征军抵达中国沿海,驻守在海边的官兵们立即将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朝廷。

道光得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害怕,他在朝廷上对手下的官员和将领说:

“大清对战英国,已经有了多次的战斗经验,还需怕他不成?只要你们敢上,朕就在后面支持你们!”

道光的话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实实在在看过这一次英国派遣的船只,还是吓的胆战心惊。

而这场鸦片战争也稀里糊涂的开打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英军舰炮仅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基本击毁了清军战舰,随后登岸三四千人。

道光听说后一下跌在了地上,他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一怒之下将林则徐罢免,并派遣琦善前往广东,但一切不过是强弩之末。

第一次鸦片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两年,但由于敌我力量太过悬殊,清政府虽然投入了25万大军,花费白银三千多万两,依然没有讨到一点好处。

而大量的军费将清政府的财政都花光了,这对于一项看重钱财的道光来说十分心痛,没钱打仗只能选择求和。

这场战争以清政府失败结束,并和英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至此,中国由一个封建王朝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雄心壮志的道光,七战七胜的清政府又为何会在这场战争中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呢?

第一点就是当时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道光等人的傲慢自大,他们并不知道前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对于那时的英军来说就像“过家家”一样,因为那几次与清政府对抗的并不是正规的英国皇家海军,且战舰都是小型的,所以清军才获得了胜利。

这一次前来的英军却不一样,清军根本无法与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海军所比拟,自大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认清双方的实力,这或许是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无论是武器,还是战舰,清政府都远远落后于英军,清政府基本上以冷兵器为主,购买的大炮年久失修,经不起使用,战斗力远远不及英国。

而且自那七场战争胜利后,清政府并没有全国整顿海防,也没有认真战备,所以更加比不上那时的英军了。

第三点就是当时双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知道,那时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清政府虽采取禁烟行动,但还是有不少百姓甚至官兵都沉迷在鸦片里,这也导致许多官兵的身体素质并不强硬。

除此之外,大清很少重视军事训练,与经常扩张侵略的英国是无法比拟的。

然而这一切,道光甚至整个清政府都可能不知道清政府存在的不足,甚至他们连“英吉利国”在哪里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浓眉大眼高鼻梁黄头发。

所以以上种种,都是大清王朝战败的原因。

结语

道光为何不怕与英军开战,是因为在鸦片战争前的几次小规模战争的胜利,整个清政府都变得沾沾自喜,丝毫没有警醒,也没有抓紧海防,所以最后才落得如此下场。

即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朝统治者们也没有发现闭关锁国带来了多大危害,他们依然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整天在自己营造的美梦中沉睡。

而这种结果也导致许多列强国家馋上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这块“肥肉”,在十多年后的几次来犯,清政府也获得了更惨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清政府的落后就换来了挨打。

我们也要铭记血的教训,防止历史重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努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历史开讲#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原创 历...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伟大的领袖能够以智慧、仁爱和勇气...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 转自:党史网 1944年9月8日,陕北初秋的天空灰蒙蒙一片。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上,一场庄严而肃穆...
原创 元...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说到常平五铢,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北朝齐国所铸造的常平五铢,大家知道吗,其实元代...
原创 元... 昨天写了一篇短评,被网友骂惨了。 只是因为点评了一下朱元璋与明朝“分封制”的弊端,很多网友不满意了。...
原创 唐... 贾岛的名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同一个闪亮的代表,让我们对唐朝这个繁荣时代的文人墨客们产生更深...
原创 斗... 公元前306年,年仅19岁的秦昭襄王即位。3年之后,这位秦国新君加冠亲政,开始了他半个世纪攻伐六国的...
原创 为... 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组成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个民族遗忘了自己的历史,那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在世界立足的资本...
原创 刘... 刘伯温在55岁那年,被朱元璋任命为应天城的选址师,刘伯温站在高高的应天城城墙上,追溯着应天城过往的历...
国图: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组织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
原创 令...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匈奴一直是北方的头号难题。那个时代,无数帝王为了应对匈奴威胁,不遗余力地修筑长城、...
原创 独... 一组上色的清末民初在天桥一带撂地卖艺的老照片,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市井风情和民间艺术的时代。天桥,...
原创 古... 在古代,土地和人民的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以确保管理的有序性。我国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即为“三省六部制”...
原创 这... 01. 命运巧合,吴氏进宫 电视剧中的赵构 君无戏言,君仁臣忠。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言而有信,这是...
原创 都... “小冰河时期”是气象史上的一种称呼,大约从1305年到1850年这段时期内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平均气温比...
女中诸葛守城池,巾帼英雄死不降... 今天这个小人书故事是上海人美于一九六一年出版,田衣编文,严绍唐、朱元红绘画,根据历史故事改编,名为《...
原创 英... 欧洲的“恐俄症”由来已久,第一次爆发,要追溯到1204年的那场十字军东征。这场“信仰之战”的最初目标...
晚潮|“豆腐知县”汪度 潮新闻客户端 马善军 在上虞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布衣蔬食、清正廉洁而著称,每天以豆羹为主食...
原创 为... 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最为“平等”的东西。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至尊帝王,也不能阻止死亡来敲门。在分...
原创 魏... 魏国是战国时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魏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它的历史依然十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