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的七大未解之谜
迪丽瓦拉
2025-07-18 07:04:07
0

#历史开讲#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作为一代枭雄,一位在三国历史上都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身上却有着种种谜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曹操的七大未解之谜。

身世之谜

《三国志》中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从这一记载中,说曹操是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人。

对于曹操及曹嵩的身世,陈寿著《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中也有记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参之后,桓帝时,曹腾为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出生本末。嵩生太祖”。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但关于曹嵩的身世,陈寿不妄加推断,比较务实,考证不准就说“莫能审其出生本末”,不能探究其详。

从以上的记述中可以分析出曹操父亲曹嵩的身世不外乎三种情况:

一、从同宗族中“曹姓”家中过继而来;

曹参后人,曹操父亲曹嵩成为曹腾养子,有可能是曹腾领养了曹氏族内的子侄。

二、从同乡“夏侯氏”家族中过继而来;

一些史料提到曹嵩是夏侯家的,所以曹操自然也是夏侯家的,只是曹嵩(或叫夏侯嵩)被曹腾领养,所以改姓曹。

三、

夏侯家人,但曹操别有用心,打着曹参后人的旗号,这样方便行事,所以虽然是夏侯家人,但却宣传是曹参后人。

、从乞丐孤儿中收养而来。

曹操好色

魏武帝曹操,他一生之中共娶了14位妻妾,生了25个儿子以及7个女儿。这样多的子嗣足可以证明曹操这个人究竟是多么地好色。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大部分妻妾都是抢来的。

曹操与二乔有染?

据《三国演义》说,曹操垂涎二乔的美色,特地修筑了

“铜雀台”,

提前布局

“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的夕阳红生活。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也有人说这都是诸葛亮的计谋。当时东吴并不打算与刘备联手,诸葛亮作为说客找到周瑜对其说,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你要不要一起去铜雀台坐坐?

周瑜果然上当,他知道曹阿瞒有个令人作呕的癖好,他专门盯着已婚妇女,以占有他人妻为乐。所以孙刘结盟,赤壁之战爆发。

曹操抢了关羽看上的女人—杜夫人

在围城时,关羽请求曹操,说破城以后希望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许给自己做老婆,曹操也答应了。城要破时,关羽又向曹操提此事,好色的曹操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美人,不然关羽不会这么动心。城破后,曹操让人杜氏带来一看,立即喜欢上了,先据为己有,把关羽抛到一边去了,关羽由此与曹操结下了一段情仇。

《三国志》里说:“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

曹操与儿子的老婆有奸情?

曹操与儿媳妇、曹丕皇后甄氏之间的特殊关系,至今真相不明。甄后,即曹丕之妻甄文昭。她原为袁绍二儿子袁熙之妻。曹操打败袁绍进入邺城后,曹丕捷足先登,入袁府,见其美貌绝伦,遂纳之为妻。后甄氏失宠,被曹丕赐死,葬于邺城。

可曹操之墓为何与其儿媳墓连在一起呢?这中间还有些故事的。原来,曹操在攻打袁绍之前,早已听说了甄氏的美貌,但曹丕捷足先登,作为父亲,怎能夺儿子之美呢?再说,曹操和袁绍同辈,若娶其儿媳为妻,岂不贻笑于天下!

还有一个让人不解的表现为,曹丕对甄后的态度在曹操死后发生了很大的转折。曹丕本非常喜欢这个美人的,但在曹操死后他立即将其冷落,态度极其恶劣。根据《魏书》的记载,甄后只不过在曹丕面前发了几句牢骚,曹丕便下诏将其处死。

曹操为何接连放过刘备和关羽?

煮酒论英雄

曹操放过刘备

当时,曹操已经摆好鸿门宴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问天下谁可为英雄,刘备不着重点,环顾左右而言它,说了许多人,就是不说自己。曹操一语捅破窗户纸: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刘备愕然,没有想到曹操如此直白。然后借打雷做掩护,说自己尚惧于雷霆之怒,怎么能够称得上英雄呢?曹操明白了,刘备在伪装,此人内心不可测。

曹操如此聪明,为什么会这样当面鼓对面锣的去试探刘备呢?

又为何放任刘备离去呢?真的是刘备借雨为故离去又亦或刘备接受曹操认命,下手怕被人诟病?我们不得而知。

曹操为何放走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

曹操对于关羽的评价是相当的高。但曹操也是很高傲的一个人,压根没瞧得上蜀军其他大将。在曹操的眼中,刘备的那些下属将领只有关羽能够入得法眼。关羽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猛将,万军之中能够取敌将首级。关羽曾经被迫的跟随过曹操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曹操对待关羽可以说是很好的待遇,还把赤兔送给了关羽,可以看出曹操对关羽的惜才之心。

一种说法是曹操因为惜才,才放走关羽。可曹操毕竟有名言:

“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放走关羽后,紧急通知刘备,曹操用关羽把刘备从袁绍阵营里面吸引出来,拆散了袁绍于刘备的联盟,袁绍处于独立状态,曹操消灭袁绍就更加容易了。

曹操为何始终不称帝

比较主流的说法为,当时的汉献帝刘协尚在,虽然当时的汉献帝是傀儡皇帝,但是毕竟是东汉的正统,曹操要想称帝需要名正言顺,让天下人信服。封建王朝中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深蒂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三纲五常早已深深刻在了封建王朝百姓的骨子里,况且曹操的军事行动等等都是打着当时正统朝廷汉献帝的名义去做的,曹操如果称帝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是要在后代文人史书中背上千古骂名的,古人都很看重这个。

更有以荀彧为首的一批汉臣强烈反对。

何况当时曹操已经

挟天子以令诸侯,称不称帝对他来说无所谓。

另一种说法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对手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已经崛起。加上刘备又有刘皇叔之名,当时曹魏政权中的一些东汉旧臣,心中认为刘备才是救东汉于水火之中的人物,曹魏的政权内部开始出现矛盾,

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想让自己的儿子称帝。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曹操的心里话,一语道破其实他不想称帝,想将帝位留给自己的儿子。

毕竟当时曹操年岁已大,又有顽疾在身。袁绍称帝被敌人合攻也是前车之鉴。一个六十多岁的人称帝了,又能做几年皇帝,到头来还招致一身骂名。而且,曹操当年也曾说过,他“生是汉家臣,死是汉家鬼”。不如给自己留个好名声,把称帝的事让给儿子。

曹操的死因到底因为什么?

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来源于《三国演义》;二、来源于《阿瞒传》。

透过《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曹操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负面的,有贬低曹操的嫌疑。贬低的嫌疑透过《三国演义》中对曹操之死的描写我们可以窥见一二。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这样死的:在关羽被杀以后,曹操陷入一种困局,他每晚都睡不好,总是能在梦中见到关羽,从而使得自己每天都忐忑不安。

曹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于是下令建造一座新的宫殿。为了建造新的宫殿,曹操砍了一棵千年梨树。在砍完梨树的那个晚上,曹操梦见梨树神拿着剑向他劈来,曹操吓得从梦中惊醒。自此以后,曹操天天都头痛不已,他遍访天下名医,吃了各式各样的药,都不见好转。也有人说,曹操的头痛之疾是当年拜吕布所赐。

后经人介绍而访得名医华佗,华佗说要为曹操进行开颅手术。曹操听后勃然大怒,认为华佗要将他害死,便下令将华佗关押入大牢,华佗在狱中死去,因此曹操的病无人可医治不久之后去世了。

《阿瞒传》中则描述,曹操之死是这样的:曹操命苏越砍伐梨树,苏越见梨树流血,大吃一惊,连忙告诉曹操,曹操不信,便亲自来看,曹操见梨树真的流血了,心中大惊,感觉是不祥之兆,果不其然,曹操在不久之后便去世了。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印证了曹操疑神疑鬼的本性。

不过曹操的真实死亡原因,应该是正常的病逝。《史记》中记载,曹操得的病是现代人所俗称的脑瘤,因脑瘤破裂而亡。

曹操真有“七十二疑冢”吗?

220年1月23日(建安252年)因为头风病不治身亡,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这个问题也难倒很多的史学家。

据历史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道令》为自己安排身后事,提出不要厚葬自己,而要葬在贫瘠土地上,以地面原有高度为基,坟墓上不封土不植树。在他死了之后,就按当季所穿衣服送葬,金银珠宝礼器等一律不作为随葬品。

曹操为什么要“薄葬”呢?

第一,提倡节俭

曹操一生崇尚节俭、不喜奢靡,这与我们认知或大相径庭。一件衣服穿破了,还要继续补了又补。曹操定家规:后宫妃嫔衣服不能织锦,侍女衣裙不得超过鞋帮,帷帐破了缝补再用,被褥不得有花纹,违者严惩。

第二,防止被盗

曹操本就起家于“

摸金校尉

”。从春秋时期开始,盗墓活动就猖獗,但大多是个人偷摸行为。到了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盗墓就更猖獗了,各路群雄为解决经费不足,常选择盗墓获取钱财。为了避免自己的尸骨被盗出的悲惨下场,薄葬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传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遵照他的遗愿,在出殡那天将邺城所有城门打开,命人将72具棺木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抬出城外分别安葬。

从宋代开始就有了曹操72疑冢(假墓)的传说,而且曹操生前要求墓葬从简,不设祭奠封土,不立碑植树,这就导致了近两千年来无人找到曹操墓。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七十二疑冢》诗:“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北人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1988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文章中讲到:

闻名中外的河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的“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

2009年,河南安阳宣布发现了一座东汉大墓,疑似曹操墓,并邀请权威专家鉴定后得出,此墓就是传说中的曹操高陵,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座陵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不过这与曹操生前要求的薄葬不符,而且墓中出土能证明曹操身份的物件太少,唯有七块带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很多专家对这个称谓提出了质疑,而且没有任何史书出现过魏武王的记载,取而代之的都是魏王。还有专家提出要用现代技术DNA检测来测定墓主人的身份,这一切指向,断言此墓为曹操高陵还为时尚早,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此墓并非曹操墓。

纵观曹操一生,虽然壮怀激烈,却也充满争议,死后还留给世人一道道千古谜题。

关于秦始皇的未解之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蜀后主刘禅没有像他爸刘备一样雄才大略,导致最后自缚投降,蜀国在他的手上...
原创 靖... 在探讨北宋灭亡的背后,我们不妨聚焦于靖康之变,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 北宋曾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一... 在一些日本电影中,他们总喜欢把古代、近代的英雄塑造成高大威猛的形象。然而事实上,古代日本身高非常矮小...
原创 李...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在正月初四,朱元璋登基称帝,标志着明朝...
原创 天... 不久的将来,台湾解放或者和平统一,天涯狂客建议给台湾取一个更有归属感的名字! 历史上台湾和大陆是一...
原创 诸... 从古到今有一条不易之理,用兵打仗必须文武相济,缺一不可。既要有运筹帷幄的谋臣,也要有叱咤战场的猛将,...
今天,一起缅怀毛主席! 有一段旋律 穿越时空,依然隽永不朽 有一个身影 卓然屹立,从来不曾远去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
原创 李... 大唐,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之朝,充满着辉煌、强盛和包容。而这个强大帝国的奠基者李渊,身上承载了怎样的故事...
原创 纣... 有人认为,纣王才是封神之战最大的赢家,从封神名单上说,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虽然纣王是封神之战最大的反...
原创 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细... 老覃在昨天写了《 庐山会议,八大元帅表达了对彭德怀的看法,叶剑英还偷偷写了首诗 》一文,文中提到,1...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取得... 中新网西安9月9日电(记者 阿琳娜 张远)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
原创 为...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对古代王朝的称呼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常常以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小政权来划分历...
原创 三...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黑人的身影在许多大城市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发达的一线城市,更是吸引了许多前来求学...
原创 以... #周天子是如何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两周八百年,这是所有...
原创 赵... 赵武灵王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后,确实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相较于强大的秦国仍存在一些差距。...
原创 1... 秦始皇,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我国第一位皇帝,他的评价千姿百态。有人称颂他为杰出的统一者,缔...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转折点,在这一战过后,秦国再也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统一,可以说长...
原创 根... 多尔衮,清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为大清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清史上的璀璨名人。然而,这位身后凋...
原创 左... 左宗棠部署海防 张一湖 光绪七年九月初六日,左宗棠奉到上谕:“大学士左宗棠,着补授两江总督,兼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