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宗棠部署海防:向列强军舰大炮测准轰击
迪丽瓦拉
2025-07-18 10:33:31
0

左宗棠部署海防

张一湖

光绪七年九月初六日,左宗棠奉到上谕:“大学士左宗棠,着补授两江总督,兼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随即上任两江总督。左宗棠一到两江,即着重开展海防建设,加固阵地,更新装备,加紧组织训练,使得长江口一带海防顿时有声有色,中国军队战斗力空前提升。布置妥当之后,为了防止西方列强无理取闹和阴谋袭击,同时也为了堵住朝廷投降后路,左宗棠决定来个先声夺人,同时给投降派来个绝后计。

光绪九年三月三十日,左宗棠给朝廷上了《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在这套奏折中,左宗棠介绍了自己经办、部署长江口一带海防的情况,反映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与斗志,阐述自己对于海防以及对于“战与和”的立场和主张,斩钉截铁地做出了实战部署。他说:

自古谈边防者,不外守、战与和。而就三者言之,亦有次第:必能守而后能战,能战而后能和,斯固古今不易之局也。

臣愚,窃谓和局可暂不可常,其不得已而出于战,乃意中必有之事。兹幸地利、人和兼而有之,而察诸将领,又各思发愤为雄,自可及锋而试。因饬一面挑选奋勇弁丁,一面严明赏罚,订立规程,俾互相激劝,以齐心力。遇有外国兵轮闯入海口,不服查禁者,开炮测准轰击,得力获效者,照军功例从优给奖;其夺获船只者,副将以下至外额均加三级请保,提镇请给世职,勇丁按名赏银五十两,仍录功核保;所夺轮船,除军械及应用器具概应充公不准藏匿外,其银洋、什物均报验充赏,不准官弁扣留,以昭激劝。其督队不严,临阵退缩,甘心失律,以致误事者,提镇请旨正法,副、参、游以下至外额,届时由臣察实,手刃以徇。提镇气力渐衰,身躯肥重,不能纵跳用力者,先期自陈,应核明具奏,免其严议。盖职分既崇,所重者督率严谨,不必强以力所不能也。至总督亲履行间,所办者辖疆江海防务,责无旁贷。遇有寇警,应亲临前敌督战,防所即其汛地;如敌人轮船冲过白茅沙总要隘口,则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以殉。[1]

“遇有外国兵轮闯入海口,不服查禁者,开炮测准轰击!”凛凛杀气如黑云压城而来,令侵略者为之胆寒!这就是左宗棠,中国近代唯一的左宗棠!在左宗棠的方案里,不只是开炮轰击,还有“夺获船只”,缴获侵略者的军械乃至财物等。左宗棠还表明,一旦发生战事,自己将亲上前线,如果敌人轮船攻破自己的阵地,那么,“则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以殉。”人不怕死,别人就怕他。左宗棠正是这样。当左宗棠任两江期间,环伺在长江口的一贯趾高气扬的西方强盗们,就一直提心吊胆。只要左宗棠在上海、吴淞口一露脸,侵略者们便都乖乖摇着尾巴前来迎候、参拜。

慈禧、光绪览奏,不无担忧,但也不好明确反对,于是懒洋洋地下旨曰:

览奏均悉。所陈筹办海防情形,为未雨绸缪之计,仍着该督随时妥为布置,以期有备无患。[2]

对于朝廷的态度,左宗棠早就清楚。他之所以那样做,正是为了争取战争的主动权。

左宗棠对于外国商人在中国的掠夺行动高度警惕。他亲自处置了外国人以中国代理人为幌子在上海开设的纺纱厂,禁止了外国人在上海向中国人买地,又将外国人架设的由吴淞至上海的电线买回……左宗棠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防止侵略势力渗透中国的经济与民生、侵蚀中国主权。左宗棠威武庄严而又有理有据,外国使臣、商人等都不敢违抗、使坏,只能对他“恭谨有加”。

光绪八年五月,左宗棠视察镇江、吴淞口、上海、苏州等地防务,经过上海。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介绍道:“上海为商旅辐辏之区,繁盛如故。臣过租界,接见各国领事,均恭谨有加。其大吕宋国人尤以一见为幸也。”[3]

光绪九年九月,左宗棠视察鱼团(左宗棠创立的渔民海防组织,相当于后来的“海上民兵”),听闻上海“洋情近渐骄肆”,特地再次经过上海,接见各国领事。“比闻臣至,于租界搭架马头,迎候接见,较上次尤为恭谨。”[4] 左宗棠在奏折中的介绍,还是有所保留的,因为不想让太后、皇上及谟谋诸公多心。他在给儿子孝宽、孝同的信里,则比较详细而且是相当自豪地讲述了此事:

到上海时,中外官绅商民陈设香案,亲兵及在防各营列队徐行,老稚男妇观者如堵,而夷情恭顺,升用中国龙旗,声炮致敬,较上次尤为有礼。胡雪岩及印委各员与随行员弁皆窃谓从来未有也。[5]

鬼怕见阳光,洋鬼子怕见左宗棠。

光绪十年三月,左宗棠又“行抵上海,接见各国领事及美国总领事哲士,英国、俄国、德国各使臣均礼意殷拳,毫无隔阂。”[6] 所谓毫无隔阂,就是洋人不敢惹事生非。

自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上任两江,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左宗棠因病请辞两江总督,在此期间,洋人从没有在两江、南洋一带生过事。而作为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左宗棠除了威名赫赫、军容严正、坚持原则之外,也注意与外国人平等相待、礼尚往来,秉公处理通商事务,让人对他几分畏惧、几分钦敬。

事实证明,左宗棠办理洋务,比高明如李少荃以及自诩为七百年来第一人的郭筠仙,不知要高出多少。而在洋人面前惟知惟惟自保的曾涤生,尤其不值一提。

[1]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8奏稿八. 第238页

[2]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8奏稿八. 第238页

[3]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8奏稿八. 第106页

[4]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8奏稿八. 第328页

[5]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13.家书、诗文. 第211页

[6]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8奏稿八. 第410页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都说刘邦2次打算废刘盈太子立刘如意之位,只是吕后为刘盈布局太早,把通了朝中大臣关系,才没让刘邦废成功...
原创 马... 马愉是明王朝前期的一个知名内阁大臣,出生在山东临朐朱位村人,汉朝时期的名将马援是他的父亲。 马愉出...
秦兵马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投入... 中新社西安9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 梅镱泷)“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
原创 最... 时至今日,记录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著作,最有名的就是《二十五史》了,该书主要记录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
原创 隋...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将隋朝送往终点的皇帝,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评价极具争议色彩的...
原创 为... 在先主刘备死后,不忘遗志的诸葛亮开始了为期十几年的北伐。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诸葛亮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以...
原创 1...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清... 自秦以后二千余年的中华帝国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借贷特别是高利贷资本随之得到...
原创 古... 古代七位“枪出如龙”的猛将,罗成上榜,赵云仅排第三位。 罗成,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隋唐第七条好汉...
原创 清... 导语:世界各国以前是如何称呼清政府的?大清帝国?中国? 世界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也正是如此,...
原创 朱... 朱载圳,明朝景王,生于1537年3月29日,卒于1565年2月9日。他为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之第四...
原创 一... 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成了世界霸主,美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很多人觉得美国已有衰弱...
原创 汉... 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 汉代是我国古代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 最为繁荣的时期,它不仅在政...
原创 过... 文|逆北 东北王张作霖一生中,曾遭遇过无数次危机,如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兵败如山倒,对方吴佩孚部攻势凌...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室家族的命运往往颇为坎坷,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成为了浩瀚长河中的一粒沙子。清朝灭亡之后,有一...
原创 赵... 宋岳飞北伐的历史画卷深深镌刻在中国历史的长卷上。 1140年,岳飞的北伐取得骄人的成绩,金国军队节...
原创 1... 回顾历史,苏联的崛起、没落、解体,实在给人一种“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的既视感,...
原创 萨...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萨伏依王朝是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王朝之一。在17世纪, 萨...
抗美援朝老兵深耕讲台五十春,伏... 2024年7月,《七宝英烈寻访录》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的编撰过程历时两年的筹备,大半年的实地寻访。七宝...
原创 九... 文丨吴刚 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8年了,在他老人家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时不时有人问我,在现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