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言,有人之处必有江湖,但现实却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往往也是战争的焦点。无论是主动挑起还是被动挨打,战争总是伴随人类发展的阴影,虽然战争带来的伤亡巨大,但同时也在变相推动着世界的演变,有时甚至让一个国家焕然一新。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场无妄之灾降临,那就是抗日战争。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蛊惑下,企图征服亚洲,率先侵占了中国东北,成为亚洲战场的切入口。然而,战败后,日本撤军,却留下了约10万名女性在中国东北,她们的遭遇又是怎样的呢?
当时,亚洲有两个强大的“大国”——中国和苏联,几乎占据了亚洲大部分面积。那么为何日本会选择率先对中国发动进攻呢?原因简而言之,中国看起来相对好欺负。之前,中国已经屡次受到西方列强的骚扰,而满清朝廷却无动于衷。
另外,中国幅员辽阔,日本无需冒险与苏联交锋,就能获得丰厚的利益。于是,日本通过精密布局,全面侵略中国,也在这个时候展开了暴行。
日本的奴役计划首先要统一思想,宣扬大武士精神,逼迫中国人信奉天皇。
然而,当时中国人情绪积压,抗日队伍奋起抵抗。为了突破中国人的抵抗,日本制定了一项阴险计策——通婚。他们往中国输送日本女性,逼迫她们嫁给中国人,通过这些女性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这些日本女性就是上文提到的那10万人。
这一计划极具恐怖性,一旦中国东北和日本人混居,中国土地有可能变成日本的真正领土。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年代,日本女性根本没有地位,她们即便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最终还是被日本遗弃在中国。
战争结束后,这些日本女性却受到了中国人的善待。
她们中的大多数选择永久留在中国,过上幸福的生活,再也没有回到日本。这无疑是对日本残酷历史的赤裸嘲讽,也解释了为何日本人不愿提及这段尴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