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67年,正国级领导被兄长揭发,含恨而死后兄长悔恨不已
迪丽瓦拉
2025-07-18 15:03:22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和陶铸同志的追悼会在祁阳召开,前来追悼的人数超过了两千人。然而,一名耄耋老人想要进入时却被拦下。

此人正是之前揭发陶铸的亲哥哥陶自强

。兄弟俩少年时一同考入黄埔军校,后来又一同加入了共产党。

可多年后哥哥背叛祖国不受人待见,弟弟一心为国为民成为了正国级。

陶自强明明是陶铸的亲哥哥却被拒之追悼会门外,这是为何?

两兄弟之间又曾经发生过什么让哥哥在晚年时选择了揭发自己的亲弟弟?他们又有怎样的过往呢?

共同成长入黄埔

陶铸与哥哥陶自强都生长在湖南祁阳的石洞源榔树村。

陶铸出生后,作为哥哥的陶自强看着襁褓中的弟弟是十分地疼爱,每天帮着母亲照顾弟弟。

在哥哥的照料和母亲的疼爱下,陶铸很快就长大了,陶自强便经常带着陶铸去附近玩耍,每天都形影不离,邻居们都说这哥俩的感情如胶似漆。

虽然家中因为革命战乱并不富裕,物质生活方面一家人都有些拮据,但陶铸和陶自强的父母依旧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学习

陶家兄弟的父亲,是曾经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战士陶铁铮。

深受中国革命思想影响的他,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感恩祖国,要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国做贡献。

可惜父亲的教诲没能长久地说下去,在陶铸十岁那年父亲就因为维护当地百姓的利益而被人设计杀害了。

父亲去世了,但为国家的发展抛头颅洒热血这个想法,却扎根在了陶铸和陶自强心中。

眼见着陶铸与陶自强两兄弟渐渐长大,很快就到了要上学的年纪。

老话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可父亲去世后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除了兄弟二人,家中还有一个年纪尚小的妹妹。

为了挣到兄弟俩的学费,陶家母亲每天都要打几份零工,看到母亲每天早出晚归,浑身疲惫又不肯休息的画面,陶铸心中十分不忍。

陶铸曾向母亲提议自己辍学谋生计,赚钱来补贴家用,但每次提起这件事都会被陶母直接拒绝。

陶铸明白母亲是想要让自己和哥哥出人头地,所以更加努力地学习。

不想辜负母亲的陶铸白日里在课堂中认真听讲,迫切的想要汲取知识,到了晚上回到家里也是一丝不苟地做习题。

但家中的经济情况,并没有因为兄弟二人好好读书而改变,随着兄妹三人慢慢长大,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终于在陶铸13岁那年,不愿看到母亲一人承担家中重担的他,与母亲进行了一番商讨。

哥哥陶自强成绩比他更优秀,家中的情况又不允许同时供两人上学,于是陶铸主动提出辍学打工。

陶母心中有再多的不舍,也无法改变家中收入紧迫的现实,只能同意了陶铸的牺牲。

还未成年的陶铸在家中帮助母亲做些家务,料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没过多久陶家的亲戚来探望陶母,得知陶铸为了供哥哥陶自强读书自己辍学在家,便推荐陶铸到安徽去做个学徒,收入不多但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自己无法再学习文化知识,但父亲在世时经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陶铸想着学手艺也是学习,还能够掌握技能之后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于是便踏上了去往安徽的道路。

来到安徽的陶铸人生地不熟,只能凭着亲戚交代的一步步做,最后成为了当地一名木工师傅的徒弟。

后来陶铸因为各种原因辗转去到了多个地方打工,将挣到的钱大部分都寄回了家中。

一直在外奔波的陶铸也因此比哥哥多了许多见识,他看到了各地革命的发展情况,也深深地被祖国的动荡局势所吸引,陶铸真正明白了父亲所说的中国革命。

陶铸想要加入革命中去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年幼时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带着一股冲劲旺盛地生长。

陶铸明白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能够为国家付出,所以他迫切的想要进入黄埔军校。

于是陶铸拿着自己攒的钱和陶家亲戚资助他的钱,再次开启了他的学习之旅。

白天陶铸在工地上打工做活,晚上回到住处便挑灯夜读,强烈的学习意愿让他沉浸在知识中无法自拔。

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在陶铸18岁这年他如愿考上了黄埔军校。

令人没想到的是,哥哥陶自强也在这一年与陶铸一样进入了军校

,兄弟俩见面时相拥而泣,他们都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

在校期间二人更是相依为命,共同学习之外还会探讨国家的政局,甚至约定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父亲完成他最大的理想。

兄弟二人一同考入黄埔军校,这时的他们依旧将对方看作是最亲的人,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二人各奔东西?

又是为什么陶自强非但不感谢给自己筹学费的弟弟,反而检举了他呢?

不同选择,南辕北辙

兄弟俩考入黄埔军校的同一年,两人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一起成为了为党和国家奋斗的同志和战友。

陶铸性格刚直与父亲相似,一心报效祖国的他跟随父亲的脚步,参加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

陶铸的战场经验并不多,但他却丝毫没有展露出害怕的一面,跟着军队拉开了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由于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陶铸被党内领导所欣赏,加入共产党后又尽心尽力地为党工作,在南昌起义时,陶铸就在叶挺部担任连长这一重要职务。

就这样陶铸开启了自己在党内的革命之旅,与弟弟不同的是,哥哥陶自强由于性格懦弱,一直从事一些文书工作。

在陶铸成为连长时,陶自强在武汉还差点因为贴“打倒汪精卫”的标语被抓。陶自强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他先前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却无法发挥作用。

即使是和弟弟陶铸同时考入了黄埔军校,又一起成为了共产党员,但是陶自强却一直做着底层工作,职位晋升幅度并不大。

1933年的4月,陶铸受组织任命到上海中央机关工作,陶自强经过多年的苦心工作后,在福建莆田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

这时的上海结束战役没多久,当地的局势混乱不堪,各方势力都有人员分布在此。

国民党反动派在暗处埋伏并抓捕了大量共产党员,随即利用一切手段让共产党人说出情报。

令人惋惜的是一些革命同志没能够经受住酷刑的折磨,坦白了陶铸在上海的居住地。

获得陶铸的住址后国民党当局派出了大量人手,在各个陶铸可能出现的地方安排了抓捕行动,陶铸没能逃出敌人的陷阱被捕入狱

国民党当局将陶铸安排在了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看守所,进入国民党的监狱之后,陶铸就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最开始国民党照旧搬出了那套诱惑政策,他们劝说陶铸只要一五一十地说出情报,就立马放了他,还会安排他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高官要职,能赚到的钱绝对比在共产党那来的多。

听到这些话,性格直率的陶铸露出了愤恨的眼神,

“正是有了你们这样的人,百姓才不得安宁,国家才不得安宁!你不用再劝了,我是不会屈服的。”

陶铸坚定自己的信仰誓死追随共产党,从进入监狱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眼看着陶铸是块硬骨头,国民党利诱不成就用上了威逼,对陶铸用上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没日没夜地严刑拷打,却愣是撬不开陶铸的口。

经过长时间的虐待和审问,陶铸在法庭上接受所谓的审判时,身上已是伤痕累累。可当军法官引诱陶铸相信三民主义时,陶铸依旧不肯有半点松懈。

他不会为了自己一时的活命而背弃自己的信念,“

就算你现在放我走,我也绝不会相信半点三民主义,我永远相信中国共产党!”

陶铸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法庭,油盐不进的陶铸让国民党军法官有些头疼,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宣判了陶铸无期徒刑,并把他扔回了监狱中。

就这样陶铸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度过了整整四年时间,在监狱中吃不饱穿不暖已是家常便饭,就连进食和排泄等都在同一处进行。

艰苦和肮脏的生存坏境没能磨灭陶铸的意志,在保全自己之外,

陶铸看到其他党内人受刑也会尽力照顾,并对他们说一定要坚守对党的忠诚。

哥哥陶自强在党内经历一番奋斗之后,也逐渐从军部书记员晋升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

这些成就虽比不上弟弟陶铸,但也是为了国家付出贡献后换来的。

1927年9月,陶自强在参加长寿街战斗时不慎受伤,被战友背回据点后曾与毛主席同住一屋。

先前陶自强就与毛主席关系交好,在一次谈论中陶自强向毛主席说: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这句话让毛主席十分认同,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毛主席和一众共产党员眼中,陶自强是一个对革命和战争有独到见解的好同志,却没想到他后来竟然背叛了共产党。

就在陶铸被捕入狱后的第二年,正在福建莆田任职的陶自强也被捕了。

与弟弟不同,陶自强从小就在学校和家庭的维护中长大,没有经历过社会太大的压力,对革命的信念没有那么的深刻。

起初对待国民党的金钱和权力的诱惑,陶自强还能够坚持住自己的本心强硬拒绝,但是他却没能经受住酷刑的考验。

一段时间的用刑后,肉体的疼痛摧毁了陶自强心中的堡垒,他最终选择了交代所有他知道的信息。

兄弟俩前后入狱,一个选择宁死不屈誓死追随,另一个却因承受不住折磨通敌叛国。原先两小无猜的亲兄弟就这样走上了南辕北辙的道路。

得知哥哥投降归顺于国民党后,陶铸心中愤恨不已,恨国民党对他们做出的一切,也十分无奈哥哥的叛变。

陶自强向国民党提供了许多情报,却始终没有提及弟弟之前在党内的作为,他还想保全陶铸的性命。

可又为什么数十年之后陶自强“大义灭亲”举报了弟弟,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委?

心有不甘“揭发”陶铸

陶铸在南京熬过了四年的牢狱生活,终于在1937年被组织营救出狱。上级领导为陶铸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打动,不仅悉心照料陶铸,在他痊愈后还交由他重要职位。

跟着革命的进程,陶铸在武汉担任过中共湖北省常委兼宣传部长,在鄂中地区参加游击战争,也曾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这一要职。

后来到了结束内战的关键时期,陶铸更是深入部队与战士们一同战斗,赢取了革命的胜利,与诸位领导人物共同建立起了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铸也没有停止工作,而是一直在全国各地奔波,维持各方的秩序和稳定,是国家不可遗忘的功将,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正国级。

与陶铸相反,陶自强身为投靠国民党背叛国家的走狗,1949年起就被调到了祁阳的一所中学,以所谓的校长名义承受着外界的谩骂声。

当年一念之差的选择,让兄弟二人之后的人生截然相反。

可陶自强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人,陶铸在结束一阶段的剿匪工作后回到了湖南祁阳,他想回家探望一下陶自强。

这一次的会面兄弟二人心中的情感都很复杂,时隔多年再次相见二人有许多话想说。

简单聊了聊近况后,陶铸开始埋怨哥哥没有坚守初心,为了利益抛弃了信仰和对党的忠诚。

陶自强听到弟弟的一番责备后心中也是十分惭愧,觉得自己无法再胜任校长的职位,回到了最初最简单的平民身份。

可弟弟的政治生涯风生水起,自己因一时糊涂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陶自强越想越不甘心。

论学术陶铸是比不上自己的,现在两人的地位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陶自强有满腔的知识无处使用,空有一腔抱负却没办法再施展拳脚了,长久以来这让陶自强心中觉得十分不公平,他作出了一个可怕的举动。

1967年,正是党内的特殊时期,作为哥哥的陶自强非但没有力挺陶铸,反而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举报信,信中说在陶铸被捕入狱时袒露了有关党的情报。

这封信好似一把利刃插进了陶铸的心脏,他怎么也没想到哥哥竟然会污蔑自己,失望透顶的陶铸含恨病逝。

陶铸的去世让陶自强幡然醒悟,对自己的举动后悔不已,他想去追悼会上为弟弟献花却遭到了拒绝,最终只能带着懊悔离开了。

结语

陶自强因为嫉妒和不甘凭空污蔑了自己的亲弟弟,让他被世人误解了十几年才证明了清白。

作为共产党内曾经的党员,陶自强不该因为利益背叛国家;

作为陶铸的亲哥哥,陶自强应牢记弟弟为自己赚取学费的恩情,而不是用举报信毁掉陶铸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奉献,随意玷污家人的名誉。

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坚定党的信念,不忘初心地跟着党建设更美好的国家,也应该保持我们内心的纯净。

如果你是陶自强,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你会加入国民党背叛自己的亲人吗?

参考文献:

刚直不阿的陶铸|湖南日报

陶铸兄弟间的恩恩怨怨|周口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早在美国独立前, 分离主义思想 就在这片大陆上产生了,从英国漂洋过...
原创 刘... 因为就当时刘备手下众将来看,赵云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说一下,刘备迎娶孙小妹时带赵云为保镖,是《三国演...
原创 苏... 二战后,虽然苏联是世界上第二号超级大国,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苏联解体后的15个加盟共和国,好像发展...
原创 他... 公元317年,晋愍帝向汉赵投降,西晋灭亡,国祚51年。 晋愍帝,是荀勖的外孙,本来,晋愍帝是没有资格...
原创 如...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在哪种情况下可以实现三分天下。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
高中正:重论《书序》的今古文问... 重论《书序》的今古文问题与汉初《尚书》学 高中正 内容摘要:今、古文问题是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又...
原创 兆... 霍去病PK兆惠直接被秒杀,带兵出去旅游一圈就回来了,也敢说封狼居胥,杀的只怕是老弱妇孺的匈奴人,汉人...
原创 争... 标题:勒拿河:流淌的历史与争夺导语:勒拿河,世界第11长的河流,曾引发清朝与沙俄的激烈争夺。它的平均...
原创 丈... 引言:母亲的力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女性以其非凡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葛兰英,这...
原创 1... 伟人之路,激荡着历史的波澜,熠熠生辉。1980年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伴随着那句“我决定辞去所有职务”的...
原创 刘... 刘先银经典点说:尧为何同时把娥皇、女英嫁给舜? 血缘关系和政治传承关系 ‌‌尧、‌舜、‌禹三人都是中...
原创 动... 唐朝的兴衰 唐朝(618年至907年)统一后的国家在其下一个王朝唐朝统治下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 这...
原创 项... 古代将军中谁最善于打仗这个问题,堪称无解。历史上的十大武庙豪杰个个都是战略高手,而且在战场上各有所长...
原创 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李...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皇帝。唐宗指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李渊是开创李唐王朝...
原创 清... 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时候,应该是元朝时代,但元朝具体多大,似乎在历史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不过清朝时期领...
原创 梁... 梁山有108好汉,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36天罡和72地煞。梁山108好汉还有其他划分...
原创 日... 士族文化是中国古代的特色之一,而受到中国影响的日韩两国,也有深厚的士族文化。其中以日本最明显,无论是...
原创 课... 说到五胡十六国,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一段历史,课本上基本没有多少,多是说到民族融合,衣冠南渡,南方开...
原创 《... 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关于徽柔的婚事,徽柔和官家各有各的理。但禾儿可是徽柔的亲娘,她好像没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