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姓吴的女人,经历四朝,生来就是做皇后的命!
迪丽瓦拉
2025-07-18 07:02:10
0

01.

命运巧合,吴氏进宫

电视剧中的赵构

君无戏言,君仁臣忠。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言而有信,这是为君之道。废立皇后都是国家的大事,不是儿戏。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如犯罪,无德等,不可以随便废黜。前有列祖列宗,后有千秋史册。不仁不义,天理不容,人心难服。就算后果这样严重,历史上废后的皇帝也是非常之多。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吴氏出生于1114年,原本她与赵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然而北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了她本人的幸运。在她12岁那年,即靖康元年(1126年),刚刚灭掉辽国的金国派兵大举南侵,兵锋直指北宋的都城开封。她未来的丈夫赵构当时还只是皇帝的弟弟康王,临危之际奉哥哥宋钦宗之命,与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求和。

这时的赵构已经有了正房邢秉懿和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五个女儿,求和是国家大事,不能拖家带口,所以赵构的一家老小就留在了自己的王府里。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家再次团聚已是下辈子。

赵构当时19岁,政治上还是个中学生的水平,领命之后一根筋似的想早点见到金兵统帅,希望磕几个头把人家磕回去。可惜金国人不是土地爷而是狼,对此宗泽(1060-1128年,宋代抗金名臣)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就苦口婆心地劝阻道:“金朝要你去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了,求和还有什么用,你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赵构动摇了,害怕自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死在金国,便停下来驻扎相州(今河南安阳县),自称河北兵马大元帅。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终于攻陷开封,北宋政权宣告结束,宋朝皇帝、大臣、宗室、新科状元等三四千人全部做了俘虏,包括赵构的一家八口。不过好在赵构还在,于是北宋王朝就有了续集——南宋,他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南)即位,康王殿下升职成了皇帝陛下,年号“建炎”。而他的倒霉哥哥宋钦宗和倒霉父亲宋徽宗就升职成了太上皇和太皇太上皇。

赵构刚刚即位,金兵就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打了过来。眼看小命不保,赵构便遵循“敌进我退,敌退我不追”的原则一路南逃,过起了四处流窜的生活,后来总算是在杭州安了家,并开始充实后宫。在这种情况下,1128年,吴氏被挑中进了皇宫。

02.

配刀朝堂,智消兵变

当时的南宋朝廷外有金国强兵压境,内有兵痞、刁民时不时地捣乱,这时的吴氏为了保护丈夫,身披铠甲铁盔,腰挎宝刀,整天跟随赵构身边充当保镖。

吴氏配刀携剑在朝堂之上、皇帝身边,倒不是故意作秀,那是因为吴氏的表现的确既勇敢,又机智,堪称女中豪杰。1130年,被金军追杀得四处逃窜的到了明州(今浙江宁波),准备从明州再至海上去避难。为了顺利出海,安排宰相吕颐浩和副宰相范宗尹牵头负责调配船只,安排乘船事宜。吕颐浩等根据调配的船只多少来安排上船人员,由于船只有限,卫兵和小吏家眷无法全部上船,最后规定每个卫兵和小吏只能带两名家眷,其他的走陆路或留在明州。

不想,这一安排却引起了卫兵的极度愤慨,以张宝为首的卫兵百余人,围住宰相吕颐浩,要求带上全部家眷,当听说吕颐浩不能解决问题后,他们又闯进的行宫,要求皇帝出面解决。赵构亲自写了诏书,让宦官出面宣读,答应明天解决问题,卫兵们才散去。

第二天,卫兵们又赶到行宫,要求同意他们携带家眷。船只无法增加,对于他们的要求,赵构也无能为力,他又安排宦官出来搪塞。卫兵们见又不能解决,先你一句我一句地吵闹,继而在行宫内到处寻找,几乎是要逼宫造反了。这时,吴氏出来,当众给卫兵们做思想工作,在她机智的应对和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卫兵们最后悻悻而退,一场差一点激发兵变的危机暂时被吴氏化解。《传》载这段经历说:“(吴氏)从幸四明,卫士谋为变,入问帝所在,后绐之以免。”

03.

贤良淑德,立为皇后

宋朝皇后服饰

1142年前后,金兵再次发动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赵构吓得一度入海避敌,途中还写信给金兵统帅,请求给予怜悯。和以往一样,吴氏依旧坚定地守在他的身边。赵构念于她的功劳,封为和义郡夫人,跟着到了越州又封为才人。此后,吴氏开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不久就晋升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之所以没有升为皇后,是因为赵构心中还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元配——邢氏(邢秉懿)。

邢秉懿被俘时已经身怀有孕,可惜在押往北方的途中不慎坠马流产。然而祸不单行,金国侵略者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她刚刚小产没几天,金国的盖天大王就要强占她,绝望中的她差点自尽。

赵构做了皇帝后,金国政府为了极尽羞辱,又把他的生母韦贤妃、妻室邢秉懿以及其两个女儿赵佛佑、赵神佑等,统统送到官营妓院中。这种惨无人道的羞辱直到绍兴五年(1135年)才结束,邢秉懿等人被送至五国城与宋徽宗等人一起安置。这段时间,宋徽宗派遣大臣曹勋偷偷逃回南方去见赵构,并让其带上沾有自己眼泪的一方手帕。一旁的邢秉懿也摘下一只金耳环交给曹勋,请他转交给赵构。赵构见到耳环后,回想当初夫妻恩爱的情景,悲从中来,于是他造册邢秉懿为皇后。

可惜红颜薄命的邢秉懿没等到重逢的一天,就于绍兴九年(1139年)去世。而赵构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要迎回生母韦贤妃时,才得知邢秉懿已死,此时中宫(皇后)已经虚位16年。坦率地讲,作为皇帝赵构对百姓并没有多少爱心,但作为丈夫,他对邢秉懿却是十分尽心,为了祭奠这位发妻,他辍朝数天。

好在吴氏十分贤惠,她不仅不吃醋,还对归来的韦太后孝顺有加,亲自伺候起居,恪尽一个儿媳的孝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吃了那么多年苦的韦太后突然见到这么一个乖巧的儿媳,心里自然欣慰不已。经过她的一番劝说,赵构于1143年正式册立吴氏为皇后。

04.辅佐四帝,垂帘听政

吴氏不但有做皇后的好命,而且她还是做皇后的“好料”。

高宗赵构大概是在亡国的兵乱中遭受太多的惊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渐渐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后,便再无子嗣。无奈,只好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命张贤妃育之。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为替皇帝分忧,也积极申请“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为养子。后来,张贤妃不幸病逝,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没有“亲疏有别”,而是“视之无间”。因为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所以吴皇后积极说服高宗将其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慎。值得一提的是,赵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因此,赵慎即位,皇权便又由太宗一系转入太祖一系。

吴皇后的大度和大气赢得了子孙(虽然非亲生骨肉)的尊重。1162年,高宗禅位于赵慎,是为孝宗。当了皇帝的赵慎,对非亲生的吴皇后非常尊敬,不但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而且平时也是毕恭毕敬,拜见“如宫中仪”,对吴皇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到了她孙子辈光宗即位,对这位重量级的“祖母”更是敬重有加。而她的曾孙辈宁宗赵扩,也时时要聆听她的教导。

吴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这些南宋皇帝,虽然心肠都还不错,可就是软弱无主见,好在有她这么一位坚强的女人替他们撑腰。譬如当年光宗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再如她过八十大寿时,对侍奉身边的嘉王赵扩“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为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传授君王之道。

吴太后辅佐的这几个皇帝很有意思,个个都不爱当皇帝,而是愿做太上皇。吴太后的夫君高宗赵构就当了足足25年太上皇。孝宗效法高宗,也做了5年。而随后的光宗,因为和孝宗一直不和,又天天受老婆的气(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当了5年皇帝便厌烦了。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觉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他亲爹的“祭奠之礼”,他也以病推托。这时朝廷已乱成一锅粥。群臣此时能信赖的,也只有这位白发苍苍、年逾八旬的吴老太后了。于是,宰臣奏请吴太后“垂帘主丧事”。太后开始不许,她并不愿参与政事。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以江山社稷计,她只得再次“出马”,在“梓宫前垂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从而干脆利落地化解了这场宫廷危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蜀后主刘禅没有像他爸刘备一样雄才大略,导致最后自缚投降,蜀国在他的手上...
原创 靖... 在探讨北宋灭亡的背后,我们不妨聚焦于靖康之变,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 北宋曾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一... 在一些日本电影中,他们总喜欢把古代、近代的英雄塑造成高大威猛的形象。然而事实上,古代日本身高非常矮小...
原创 李...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在正月初四,朱元璋登基称帝,标志着明朝...
原创 天... 不久的将来,台湾解放或者和平统一,天涯狂客建议给台湾取一个更有归属感的名字! 历史上台湾和大陆是一...
原创 诸... 从古到今有一条不易之理,用兵打仗必须文武相济,缺一不可。既要有运筹帷幄的谋臣,也要有叱咤战场的猛将,...
今天,一起缅怀毛主席! 有一段旋律 穿越时空,依然隽永不朽 有一个身影 卓然屹立,从来不曾远去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
原创 李... 大唐,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之朝,充满着辉煌、强盛和包容。而这个强大帝国的奠基者李渊,身上承载了怎样的故事...
原创 纣... 有人认为,纣王才是封神之战最大的赢家,从封神名单上说,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虽然纣王是封神之战最大的反...
原创 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细... 老覃在昨天写了《 庐山会议,八大元帅表达了对彭德怀的看法,叶剑英还偷偷写了首诗 》一文,文中提到,1...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取得... 中新网西安9月9日电(记者 阿琳娜 张远)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
原创 为...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对古代王朝的称呼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常常以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小政权来划分历...
原创 三...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黑人的身影在许多大城市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发达的一线城市,更是吸引了许多前来求学...
原创 以... #周天子是如何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两周八百年,这是所有...
原创 赵... 赵武灵王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后,确实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但相较于强大的秦国仍存在一些差距。...
原创 1... 秦始皇,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我国第一位皇帝,他的评价千姿百态。有人称颂他为杰出的统一者,缔...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转折点,在这一战过后,秦国再也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统一,可以说长...
原创 根... 多尔衮,清初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为大清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清史上的璀璨名人。然而,这位身后凋...
原创 左... 左宗棠部署海防 张一湖 光绪七年九月初六日,左宗棠奉到上谕:“大学士左宗棠,着补授两江总督,兼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