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和赵武灵王同嬴姓赵氏,为何嬴政不叫赵政,赵雍不叫嬴雍?
迪丽瓦拉
2025-07-18 05:03:04
0

将秦始皇称作“嬴政”是秦汉姓、氏合一后才逐渐产生的叫法。但在先秦时期之前“姓”和“氏”是分离的,既有姓又有氏,而当时只有贵族男子才能称“氏”,也只有贵族才有“氏”,普通百姓只有姓而无氏,贵族称“氏”也是一种资格、地位的象征,秦始皇和赵武灵王都是嬴姓赵氏,应称“赵政”和“赵雍”。

“三代(指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指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

贵族“氏”的来源大多为封地或居住地旁地标性产物而来,比如三皇五帝时期,五帝之首黄帝因常居姬水便称为姬姓,后因部落族号或变更居住地或封地,产生出轩辕、有熊、帝鸿等氏号,嬴姓中的不同“氏号”大多也是由封地产生,赵氏是因受封赵城而来,还有徐氏、黄氏等嬴姓十四氏。

秦始皇和赵武灵王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顶级贵族,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自然也是要称“氏”的,而不是和没有“氏”的庶民一样称“姓”。而两位先秦时代的雄主又是同宗同源,皆为嬴姓后裔,赵武灵王这一支直系嬴姓先祖“造父”曾在西周时因功被周天子赐封赵城,其后代便以封地赵城称“赵氏”,自此有了“嬴姓赵氏”。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史记》

秦始皇这一支嬴姓先祖在当时还未发迹建立秦国,故而也就随赵武灵王这一支也称为“赵氏”,时间大概是在秦国始封君秦非子的祖父“太几”时开始称赵氏。

“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史记》

虽然不久后秦非子就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赐封秦地建立了秦国,但此时的秦国只是西周王室的附庸国,封地都不足五十里,连宗周五等爵位中最低的“男爵”都算不上,为此初建的秦国还不是诸侯身份,秦非子虽为一国之君,但在地位上无法与周王室的“卿士”相比,即便连再低一大级的“大夫”都不如。

而赵武灵王的先祖造父却是周天子的驾车大夫,又深受周王宠幸,故而在地位上要比同宗秦封君非子要高很多,当然秦非子的后代也能以封地改称“秦氏”,比如秦非子之子本名就叫秦侯,秦侯之孙本名为秦仲。

不过秦非子和造父两支嬴姓后裔同宗同源,而且当时血缘联系还比较亲密,秦非子往上五世先祖“恶来”和造父四世高祖“季胜”为亲兄弟,两人是未出“五服”的同宗亲戚,算起来,秦非子还要喊造父一声叔父。有这层血缘联系的情况下,秦非子这支嬴姓后裔继续称赵氏也完全没问题。

直到后来因为地处中原西部的犬戎不断侵扰西周王室,周天子为了抵御和反击西戎才提升了秦非子后代的地位,秦仲任命为大夫,后因击败镇守西陲有功,秦仲之子秦庄公祺又被周天子任命为西陲大夫。

此时也到了西周末期,不久后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而秦庄公之子秦襄公因出兵救援西周,后又出兵护送周幽王的原太子周平王姬宜臼向东迁都,最终因功正式被升为诸侯。这时秦始皇这一支嬴姓后裔先祖在地位上才超过了赵武灵王这一支的嬴姓后裔的先祖。

此后秦国在名义上的身份地位一直到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改元首称秦王之前都再无提升,史料记载对秦始皇这一支嬴姓后裔也是以嬴姓赵氏为准。

在先秦时期贵族称“氏”不称“姓”的实际情况下,造父后裔和秦非子后裔都因以“氏”加本名为全名。赵武灵王本名为“雍”,应叫赵雍,秦始皇本名为“政”,应叫赵政。不过秦国还以封地,封国为氏,比造父后裔多出一个秦氏,故而秦始皇也可以称为秦政。

到了战国时期,造父后裔因三家分晋而正式成为诸侯建立赵国后,两支嬴姓后裔在地位上又相当,赵武灵王和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改成皇帝前在名义上都是王,故而秦氏和赵氏名义地位上相当,秦始皇称赵政、秦政都可。

在秦始皇武力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秦朝后,秦氏在地位正式超越了赵氏,在姓、氏还未合一情况下,秦始皇应当以地位更加尊贵的秦氏称为秦政。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称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秦朝为“百代都行秦政法”,而不是“百代都行赵政法”的原因之一,毕竟是秦始皇和秦朝为后世王朝奠定了基本制度格局和统一基础。

秦国先祖和赵国先祖之间的渊源

秦、赵两国最早的共同嬴姓先祖为黄帝之孙,同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正如《史记》中《秦本纪》和《赵世家》记载那样,秦人祖先为颛顼帝后裔,赵国先祖与嬴姓秦国为一个同一个先祖。

颛顼帝的后代伯益辅佐夏后氏大禹,嬴姓在夏朝显贵。到了夏朝末期,赢姓后裔费昌见君臣皆奢侈无度、朝堂腐朽,于是冒死劝谏,但夏王桀并未听从劝告,还想暗中杀了费昌。费昌逃奔商国,并帮助商汤结束了夏朝,故而嬴姓继续在商朝显贵。

到了商朝末期,嬴政后裔“飞廉”和其长子“恶来” 都侍奉于商王帝辛。后周武王伐商,一并杀死了飞廉长子,而他就是秦国先祖,飞廉的次子“季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先祖。由于秦先祖侍商,故而其后代在西周初期未能继续显贵。

赵国先祖季胜之子孟增则得到了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重用,故而赵国先祖比秦国先祖更早显贵于西周。孟增之子衡父和其孙造父也都侍奉于周穆王,之后造父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赐封赵城,此后造父家族便以封地称“赵氏”,恶来的后代太几家族也以此为氏。

后来太几之孙非子因善于繁殖和养育牲畜,成为周王室的养马官,因功受封秦地,建立了秦国。造父后代因周幽王无道,举族投奔了晋国,建立了赵氏家族。同时秦国因出兵救援西周,护送平王东迁,正式成为诸侯。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赵氏家族和另外魏、韩两家一同瓜分公室,也正式成为诸侯。五国相王事件发生后,战国七雄皆先后称王。这时秦、赵两国君主由于血缘联系变淡,尽管还都称为嬴姓赵氏,但在战国大乱世环境下逐渐演变成竞争关系,最终发展强大起来的秦国消灭了出自同宗同源的嬴姓赵国。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通志·氏族略》

结语:

大一统秦朝建立后,姓、氏的原始意义逐渐淡化。先秦时期之前,“姓”区别婚姻,“氏”区别贵贱,秦汉之后,姓氏合一,同时用来区别婚姻和贵贱。姓还是姓,而氏也变成了姓,称秦始皇为嬴政也不算错,也可称秦政、赵政,而赵武灵王只能称为赵雍,因为嬴姓是秦朝的国姓,赵武灵王只是赵国的王。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董...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一时心灰意冷,看破了红尘,确实有过出家的打算,执意削发为僧。顺治帝本就崇尚佛教,...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并起的乱世,一个充满战火和英雄豪杰的时代。与其他乱世不同的是,三...
原创 隋... 我们知道隋朝二世而亡,在历史上仅存在了38年,但是隋朝对后世的唐朝有很大的影响,隋朝积攒下来的粮食够...
原创 原... ? 从上一代的亲戚关系论,隋炀帝杨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叔。李世民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号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原创 兴... 兴军强国,秦国自变法之后的军事历程成为战国时代的一段传奇。在这段历史中,军事实力的强大成为一个国家生...
原创 韩... 韩国外号棒子国 俄罗斯我们喊老毛子 印度喊阿三, 德国叫汉斯国,那么各国外号都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
原创 2... “大使先生,我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是半个中国人。” 2004年,肯尼亚女孩姆瓦拉卡·沙里夫写了一封信,...
原创 魏... 魏忠贤当权,为何明朝就能镇压住后金?背后原因让专家集体沉默 推荐语: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宦官有很多...
原创 犹...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岳... 提起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岳飞。确实也是,他的英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称赞,...
原创 云... 东汉 邓禹,东汉开国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老大,是南阳新野的娃娃,和刘秀老婆阴丽华是同乡。 邓禹很...
原创 与... 说起清朝最有影响力的皇帝,那非康熙莫属,他八岁登基,六十九岁驾鹤西去,在位六十一年,是清王朝乃至整个...
原创 让... 多米尼加共和国是美洲第一批黑人的家园。那么,为什么欧洲最古老的美洲永久定居点背弃了非洲的过去呢? 我...
原创 春... 韩国(前403-前230年),国君姬姓韩氏。 韩国历代国君 建国前 1、万(?-?,武子,曲沃桓叔之...
原创 曾... 李臣典,字祥云。湖南宝庆府巨口镇(今邵阳市新邵县巨口铺镇)人。18岁从军,先从王鑫部(三个全字,打不...
原创 刘...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家号说书说历史,刘邦的出生不是书香世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人。年轻时候的刘邦不爱干活,...
原创 考... (作者:赵辉)“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显然是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
原创 9... 一、“敌人” “我们所斗争的对象,就坐在你身边。“他们对我们的成功与我们党所取得的成就,会大加赞赏,...
原创 假... 关于日本的野心,有专家是这样说的,假如当初美军只有一枚原子弹,那么日本也不会那么轻易投降。这是因为美...
原创 文... 前言 我国坐拥着数千年的历史,且跨地百万里,在这广袤的山川平原中,不知有多少文明先后诞生。历史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