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有名的秦国战神,因为比较出色的军事指挥,所以才能给秦国换了一个统一和崛起的机会。可以说秦国的统一跟白起的优秀才能是分不开的,当时他被大家称为优秀的战国4大名将之一,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就是那个非常残忍的杀神白起,他曾经在长平之战当中,杀掉了45万个投降的士兵。
公元262年的时候,因为秦国攻打韩国,韩国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土地,作为求和的条件,可是当时他们却把那17座城池,全部都交给了赵国。想着利用赵国的力量来抵抗一下秦国的入侵,赵国平白无故的得到了这么一块大肥肉,肯定会欣然接受。那秦国这么费力的去攻打韩国又有什么用呢?
反而是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把这块肉掉到了赵国的手中,秦国跟赵国之间肯定避免不了一场恶战。起初秦国领军采用的是一边进去一边进攻的方式,而赵军的统帅是有名的廉颇他采用的是坚守方案。双方各自坚守自己的底线,都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长期这样的话,耗费了两国之间大量的钱财和粮食。
虽然廉颇的防守政策特别有效,但是照顾却支撑不住了,所以赵国的将领就把廉颇换了下来,改成了赵括。而秦国的将领也换成了白起,白起当时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方式,直接打败了赵括,把他杀掉。秦国利用死了一半军队的代价换取了战争的胜利,还得到了45万兵卒,因为担心赵国的人士假装投敌,然后奋起反抗。
所以白起为了放心,直接把这45万个士兵全部都杀掉了,因此得到了一个人肉屠杀机。虽然说这45万人被杀掉,这个事情有待考证,很有可能会被后人们添油加醋。但是有一个事情却非常明了,那就是当时的秦国伤亡比较严重,秦军确实是杀了赵国的士兵。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赵军并没有完全被坑杀。
反而是挑出了240名,没有成年的童子军,把他们放回了母国,其实这并不是白起良心发现,这是他们故意让这些孩子们回去报信儿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给赵国报个信,说赵军全部都阵亡的消息,知道赵国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根本都不用做任何的反抗,就这么一招就足以让赵国土崩瓦解。原本白起的设想是非常好的,直接攻打赵国的首都,把赵国列入到自己的帝国版图当中。
很可惜,秦王听从了另外一个人的计谋。以至于其他的小蜀国看到照顾这么惨,纷纷都聚集到了照顾的身边,小国聚集在一块儿就会变成大力量,秦军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没办法只能退兵了。秦国想要利用白起攻打邯郸,但白起不想去,最终惹恼了秦王,被秦王赐剑自杀了。这么一个好将军就这样去世了,也算是获得了最终的报应吧。做人真的要留一线,不然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