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魏延
魏延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人。出身并不算高,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从“部曲”升为了牙门将军。而在不久之后,意外地被汉中王刘备任命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且从牙门将军升迁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说了这件事都非常震惊。之后,他更是留下了“口吞10万大军”的豪言壮语,在他死后十年,真的来了十万大军攻击汉中,可惜他失去了实现承诺的机会。刘备称帝后,他被封为镇北将军。刘禅登基以后,被封为都亭侯。之后,诸葛亮开始北伐,魏延便成为了北伐军的主力将领,进献了“子午谷奇谋”这样的奇计,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孔明并没有实施 。
第九名,张飞
张飞最早被按上万人敌称号却是在曹操麾下那段时间——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郭嘉为什么要称张飞为万人敌?不知道,史书无载,只能猜。同例子还发生在赤壁结束后的南郡之战,张飞作为刘备借调给周瑜的部将参战,但整个南郡之战中甘宁、吕蒙都甚为活跃。却完全看不见张飞的身影,他就好像隐身人一样,拖着个酱油瓶就过去了。但是在南郡之战结束后,周瑜对张飞的观感却非常好,称张飞为“熊虎之将”,并认为“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第八名,黄忠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领大军进驻在阳平关,为了争夺汉中和曹操军队对峙。黄忠也随同刘备一起出征。一年以后,曹刘两军在定军山相持许久,而法正献出了很棒的计策。刘备亲自率军与夏侯渊交战,拖住了张郃的军队,因此,张郃的军队在东围鹿角遭遇刘备的进攻而作战不利,如同他们所预测的一样 夏侯渊选择了分兵去救张郃,以至于跟随夏侯渊在南围鹿角的曹军将士仅剩四百人,但这四百人都是曹军精锐。张郃和夏侯渊的防线终于出现了漏洞。黄忠成功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宝刀出鞘,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南围鹿角。这位被曹操称赞为“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第七名,关羽
关羽是整部《三国志》正史里唯一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人。注意,是唯一。这种战绩在历朝历代的史书里都是罕见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一段虽然因陈寿文采平淡而无味,但细看实则惊心。这种神勇和判断力,在三国正史中除了后来的文鸯踹营,再无可媲。
万马军中斩颜良,这个不是历史上的唯一,但也是唯几了。二爷个人勇武之强,根本就是华夏前几的。
第六名,赵云
身长八尺姿貌伟岸的河北汉子。刘备最信赖的心腹之一,主骑、中护军、征南将军,则地位更类似曹魏的韩浩与史涣(而非许多人认为的典韦或许褚)。参与平定过荆州与益州。汉水之战有与曹操猝遇后的沉稳发挥。当阳之战保护阿斗撤退的功臣。《关张马黄赵》传里排第五。
《三国演义》:与文丑、许褚都战成平手的勇将,长坂坡七进七出,年登七十还能斩五将。诸葛亮正史书信里劝关羽时,只说马超可以跟张飞并驱争先,小说里却加了赵云,直接将赵云与马超、张飞并列了。
第五名,马超
刘备对马超,只给虚位,不给相应的实权,这是对的。
马超在演义里忠肝义胆,那是演义。在史实上,马超当初决定造反,明知此事结果将害死身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却对韩遂(韩约)说出:“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种不要脸的
话来,他的人生就已经贴上了“不忠不孝”标签。
姜叙的老娘骂马超骂的也很到位: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马超失去凉州后,投奔张鲁,苟延残喘,本想东山再起,张鲁开始是有心与马超结交的,但是被人劝住了,毕竟“他连亲爹都不爱,还能爱你吗?”这句话很有道理!
第四名,许诸
演义里的许褚,曹营武力的标杆,唯一和巅峰五虎级别正面对话的人物。二百回合开外战平马超,但因为装逼玩爆衫,成了全场焦点,乱军中被射了两箭;后来喝醉了遇到张飞,被小虐。考虑到作者立场问题,魏将打成这样,已经是天花板了,三人同一档没问题。而《三国志》如果也有武力值的话,许褚无疑是第一档。许褚和典韦的传,是可以当武侠小说来看的。演义里多数人的武力存在虚构成分,各种单挑搦战车轮战场面都属于艺术加工,很多名将到了史书里几乎看不到武力了,只剩统率。而许褚武力的水分则很少。
第三名,典韦
三国武将之中,骑战第一或许是吕布,而步战第一绝对是典韦。因为典韦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侠客、一个勇士、一个猛将、一个保镖的炫酷一生,他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忠心护主、至死方休。他真正做到了一个武将的圆满与极致。
身为猛将兄,典韦最喜欢的兵器是戟,濮阳一战用撩戟,平常护卫用的是双戟,军中有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另有《太平御览》引《江表传》云:“典韦容貌魁杰,名冠三军,其所持手戟,长几一寻。”《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后世也有军队或武林中人使双戟的,但最多不过三四尺,典韦的居然有八尺,比曹操的身高还长,太恐怖了。
第二名,吕布
《三国志》就说吕布「有虓虎之勇」,像老虎一样凶猛,但是「无英奇之略」,智商是有点着急,为人又「轻狡反覆」,道德特别败坏,「唯利是视」,只知道利益。于是陈寿就评价说,「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灭也」,从古到今像这样的人是一定会完蛋的。对吕布的评价,史书就是这么说的,后来基本上也就一直是这么延续下来的。按照史书的描写,吕布固然是一员勇将,但是在所有的将军里边,他可能也排不上号。
吕布个人的勇武,可以和项羽、袁达等传奇猛将媲美,其战绩也堪称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剧则多少与项羽有相似处:过于迷信个人武力,无视政治手段,任用将领过于胆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过于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优秀的地方,从而使他放弃了其他的优点,大致如是。
第一名,孙坚
第一,吕布不是三国第一猛将,而是三国前期第一猛将,但即使是前期,也有孙坚可以与他角逐这个位置。到了晋-南北朝,则是首推关、张、文,吕布的排名还靠后,大概与马超、孙策一个级别。
第二,吕布明明杀过一个有名大将啊,就是他干爹董老太师。
第三,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吕布是三国前期第一猛将,这一段比较长,建议就着豆腐脑吸溜着看。
很简单,看看被吕布揍过、坑过的名单就行。191年,两战孙坚,皆败。这两回孙坚刷了漂亮战绩,够吴国吹几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