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满清独特的制度,由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创建。起初,只有四旗,分别为黄、蓝、红、白。这四旗旗主分别是努尔哈赤、阿敏、代善、皇太极。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将四旗扩充为八旗,分别是两黄旗、两白旗、两蓝旗、两红旗。每个旗下分有正旗和镶旗,由不同的旗主统领。
在八旗初创时期,努尔哈赤亲自统领两黄旗,阿敏统领两蓝旗,代善统领两红旗,皇太极统领两白旗。这时,八旗的编制还在调整中,努尔哈赤逝世前,旗主的变动已经开始,如镶黄旗的旗主由多铎接任,正白旗的旗主由皇太极接替。
皇太极时期,八旗再次发生变动,黄旗与白旗的旗帜和服色互换,但旗下人丁和兵马保持不变。阿敏因失利而失去了镶蓝旗的旗主职位,被皇太极的儿子济尔哈朗取代。同时,正蓝旗的旗主由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变为长子豪格。
在多尔衮专权时期,八旗再次经历变动。多尔衮夺取了多铎的权力,将正白旗与镶白旗对调,成为正白旗旗主,自己成为镶白旗旗主。同时,正蓝旗也被多尔衮吞并,混编成新的正蓝旗,由多尼担任旗主。
顺治帝亲政后,他对多尔衮进行清算,再次对八旗进行调整。两白旗被没收,正白旗成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而镶白旗则由豪格的后裔富绶统领。这次调整使得八旗旗主基本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