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迪丽瓦拉
2025-07-18 17:02:51
0

这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高级铠甲军吏俑(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9月10日电题: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

新华社记者蔡馨逸、张思洁

西安骊山脚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里,9月8日开幕的“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游人如织。见证秦统一度量衡的铜权、栩栩如生的高级铠甲军吏俑、形式繁复的石铠甲等230件(组)精美文物,勾勒出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的生动画卷。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前后修建了约40年,其体量和规模远超出中国古代历史上任何一座帝王陵墓。1974年,当地农民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考古人员将这些碎片拼凑出几件秦俑,才让埋藏地下的庞大兵马俑军阵重见天日。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彩绘俑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经过50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三个俑坑、出土的2000余件兵马俑组成的秦代军阵清晰展现在世人眼前。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等文物揭示秦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多彩,墙垣、门阙、道路、陵邑等遗存反映了“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制度的深远影响……

这是2024年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考古工作明晰了秦始皇陵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形成内外城格局以及分布陪葬坑的总体布局特征,以及模拟秦帝国的都邑格局、政治体制、宫廷生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等内容规划设计理念;数量颇丰、价值极高的出土遗迹遗物,反映了秦统一前后物质文化、科技成就及制度文明。这些对于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说。

在展览中,一尊铠甲御手俑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下穿长裤,足蹬齐头方口翘尖履,双臂前伸,双手半握拳,拇指略翘起,好像正在执辔驾马。仔细观察,只见它双手残留大片粉色彩绘,双袖彩绘侧呈紫色。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介绍,兵马俑原本通体彩绘,但埋藏地下多年,大部分彩绘已被破坏。出土时,又因环境变化,仅存的颜色也会在短短几分钟内脱落,兵马俑变成了如今人们常见的“灰头土脸”模样。

“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上展出的秦始皇兵马俑(2020年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文保工作者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彩绘保护办法,并发现在众多色彩中,紫色最为特别。

“它是多种天然矿物质混合后,在上千度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由人工制备而成,化学名称为硅酸铜钡。”夏寅说,“即使在现代使用具有高度精确控温的设备“复刻”这种紫色颜料,也需要反复实验,可见秦代科技已经相当发达。”

再将目光眺望至整个兵马俑坑。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的兵马俑坑中,据考古推测埋藏近8000件陶俑、陶马,几乎是一支独立且完整的军队随葬于地下。

“此后,中华民族不同“族属”建立的王朝的帝陵,陪葬墓中的“陶俑”、壁画墓中的“人物像”及“石像生”等,都直接受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传统的影响,从侧面昭示出陵寝文化的传承性。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实证,也是包容性的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

这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陶马(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影响后世的不只有兵马俑。考古学者发现,秦始皇陵继承了商周陵墓的基本规制,受到了韩、赵、魏、齐、楚、燕等文化的影响,经过吸收、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陵墓形制要素,加剧和完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由“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的制度嬗变,证实了秦从王国到帝国重大政治升华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交流、融合、统一的历史趋势。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考古发掘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在这块土地上,从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到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运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成为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名片。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秦始皇陵文物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城市巡展277个场次,吸引2000万人参观。

游客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参观(2024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始皇陵也是无可比拟的。希望能通过兵马俑和秦始皇陵推动更多国际合作。”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克里斯·戈斯登说。

李岗表示,秦始皇陵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它不仅是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持续开展和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将向世人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和灿烂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古代众多帝王中能够称得上“仁”的皇帝并不多,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4位庙号是“仁宗”的帝王,...
原创 三... 汉灵帝光和七年,即公元184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乱不断,国家变得越来越衰弱。而刚好...
里耶秦简和汉代漆器中藏着的怀化... 来源:湖南日报 怀化市的中方县和著名的里耶秦简有什么关系? 里耶秦简是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衙署档案的遗...
文物新生②|古船遗珍!运河见证... 海报新闻记者 高雪婷 蔡溦 辛然 报道 南起浙江,北抵北京,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
原创 三... 刘备进位汉中王,白手起家的他论功行赏,大封群臣。文臣以军师诸葛亮为首,武将以二弟关云长为尊。 关羽、...
原创 1... 1955年8月31日,已是深夜,而身在菊香书屋的毛主席却丝毫没有睡意。 伟人端坐在书桌前,案边则放着...
原创 春... 徐国(前20世纪-前512年),国君姓嬴。 徐国历代国君 1、若木(?-前2070年,若木,伯益之子...
北京文化守护人|盖建中:读懂社... 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盖建中。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盖建中,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他担负中山...
原创 明... 前言:万历四十年九月,藏居的深宫明神宗收到一份颇为无厘头的奏报。兵部主事王以梧奏称,驸马都尉冉兴让在...
原创 1... 千年疑云:1972年湖北古墓揭秘陈胜吴广起义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件因其传奇色彩而被反复传...
原创 为... 有一位聪明的人曾对我说:“穷人思维,渴望暴富,鄙视劳动。”这句话如今在我看来,恰如西班牙的写照。16...
原创 揭... 在我国封建时期,曾出现过许多的皇帝,在他们其中,光绪帝应该是最可怜的了。因为他一直都没有能够活出自己...
原创 济... 1948年8月25日,华东野战军军事会议在曲阜召开,这是华野为组织济南战役召开的最大一次会议。 参加...
原创 朱...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对于在何处建都,都是再三考虑,颇费周折,因为他关系到王朝的延续和...
耗时三年复制的明代“圣旨”亮相... 受况钟家族委托,苏州丝绸博物馆承担的明英宗朱祁禛赐况钟夫人万氏“圣旨”修复和复制工作,历时三年终于完...
原创 历... 说道北京的13陵,可能无人不知,但是作为大明王朝的首都的北京并非明朝的开国首都,之前的首都是南京。而...
原创 十... 作者:相忘于江湖 开国十大元帅,有哪些人一直屹立不倒? 主席崛起于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第二年4...
原创 头... 传统的英国绅士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身笔挺的西装,一顶高高的礼帽,手中再拄着一把雨伞。这成为了我们对于英...
原创 孝... 古代陵墓多有丰厚陪葬品,因此引发历代的盗墓现象,大部分盗墓贼是为了图财才去挖人家祖坟,但有的盗墓却是...
话说山海关丨山海之间 他们守“...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海关长城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华夏大地之上。它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