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临终前,还不忘告诫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他为啥这样说?
迪丽瓦拉
2025-07-19 04:03:10
0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首李白写来歌颂信陵君的诗词,同样也适用于三国时期一重要人物,那就是五虎将之一,赵云。

提到赵子龙,想必各位都不陌生,三国时期武力排行榜,他竟然能力压关羽、张飞仅次于吕布排居第二位。

长坂坡上一人一马一枪护着少主,杀出重围更是让世人感叹当世之英雄也。

可就这样,当时英豪忠义无双的赵云,刘备在临终前却多次嘱咐诸葛亮不可重用,这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揭晓。

白马长枪少年事,为国为民忠义心

在这乱世之中,赵宇可真是堪当一个忠字,不同于武力值排名第一的吕布三姓家奴,赵宇自大跟随刘备之后,一直忠心耿耿。

很多人对赵云的武力值曾经产生过怀疑,毕竟他没有斩杀过特别出名的将领。

就连最出名的七进七出长坂坡上就阿斗也是在曹操下令不攻击他的时候进行的,可这件事情恰恰是他忠义的体现。

赵子龙武功高强,所以刘备专程让他守在自己身边,护卫着自己,不同于会让关羽,张飞去远处征兵打仗,赵云大部分都是守护在刘备身边的。

所以他的一身武力更多的体现是对刘备保护的很好,而没有过多的机会去接触其他的将领。

虽然说刘备善于用人,但是对于赵云这件事情上,他其实一直在限制赵云的实力,以至于赵云的实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展现!

相对于关羽,张飞,刘备对于赵子龙的信任的确没有那么深,但却远胜于马超和黄忠。

关羽,张飞毕竟是他结拜兄弟,非一般人能比,但赵云能达到几次关羽张飞这个地步,由此可见此人忠心也是被刘备所肯定的。

赵子龙是典型的忠臣良将典范,他刚正不阿,不为金钱美色诱惑,而且有很高的道德操守,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刘备愿意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的原因。

赵子龙,这人有多么正直呢?

当初攻下益州的时候,众人都想着该如何瓜分百姓们的东西,而赵子龙这时候站了出来,说我们征兵打仗竟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不该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样,反而去抢百姓的东西,我们更应该把百姓的东西还给他们。

赵子龙视金钱如粪土的品性自然是刘备所赞同的,但是乱世之中出来征兵打仗的人极少数是为了还一个太平年代,更多的还是想通过打仗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倘若占得军功在那乱世,可算是鸡犬升天的。

所以赵子龙的极端正义的品性往往会无意当中冲突了其他人,毕竟最早起兵造反的祖宗陈胜吴广,可是留下一句话,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可算是说透了所有起兵造反的最初心得,但偏偏赵子龙就是这群人之中的异类!

就比如益州之事,赵子龙原本可以因为立德军功得到褒奖,但因为他这一句话,虽然表面上得到了刘备的赞同,但从此隔阂的种子也是在刘备心里种下的。

刘备起初的确赞许了他,但也只是短暂的笼络人心,后来,刘备私底下依旧是拿金钱土地犒赏了其他将领,有此件事可以看得刘备和赵云在价值观这个方面有基本的偏颇的。

换而言之,有一个一直在无意当中拉踩自己的手下,想必当主公的人心里也是不舒服的。

诸多限制,不宜重用

刘备之所以不愿意重用赵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过于正直的性格,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过于正直往往会让别人不舒服。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赵云此人过于忠义!

赵云此人冲锋陷阵,志不在关,一个连官爵钱财都收买不了他的人,唯一能打动他的便是情谊,而往往重视情谊之人也会被情谊所限制。

刘备一向将这些事看在眼里的,赵云从来不愿意听从突袭之计,因为突袭之人大多是死士。

他不忍心自己手底下的兵,最终的归宿是因为一个赢的可能性而丢掉自己的性命,那就更别说以小博大,同归于尽这里计谋了。

诸葛亮的南谷口之战,倘若是放在赵云身上,他估计是死也打不出来的,他甚至宁愿自己单枪匹马跑到那谷口当中,引司马懿上钩,也绝对不会让其他士兵陪自己一起送死。

就是有这种忠义之心,刘备心中始终还是忌惮的,在那个时代, 人本身就分为三六九等,刘备自称为刘皇叔,把自己摆在了最高的位置汉室后裔,自然是与底下的人不一样的。

但是赵云不一样,赵云倘若生在现在这个社会,那肯定是很幸福的。

但是生在那个乱世,一个将军没有把自己摆在将军的位置,反而把自己摆在和大家一种平等的位置,没有一个将军应有的心狠手辣,那必然是会受到主公限制的。

半生君臣,心怀不忍

前面提到的赵云,着实是当时的忠义之士,所以刘备一早就料想到此人将来一定是会为了蜀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

而他对自己的儿子定义也是相当准确,扶不起的刘阿斗,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前一句话是什么,是倘若自己儿子实在扶不起那丞相,你一定要担起重担,这个权利,给到诸葛亮手里,他也是放心的。

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刘备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二弟和三弟,最后败走白帝城,依然只剩下一口气了,自己的好兄弟周围看看,只剩下一个赵云了。

所以关于刘备为什么不用赵云,大部分选择了这个更美好的解释,刘备想保住赵云一条性命!

可能有人觉得这说的也太夸张了吧,赵云打了大半辈子仗,这条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怎么最后这几年就一定会死呢?

说实话,这一点都不夸张,诸葛亮才华绝伦,当世无二,最终不也是无可奈何吗?

跟何况刘禅是赵云两次救出来的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赵云对刘禅有更深的感情,这是自己从尸山血海里救回来的孩子。

不论如何,哪怕之后刘禅的确做的不好,赵云也绝对会忠诚跟随,在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死亡的道路上就越走越近了。

所以从好的角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想做刘备不让赵云上战场,实际更想保住自己最后的兄弟性命。

而后来,赵云也的确是平安顺遂的过完了后半生,安稳的活了下去,相对于其他五虎上将,赵云的结局算是好的。

君臣博弈,心怀芥蒂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更多是野史流传,就是刘备对诸葛亮说这种话之前先单独召见了赵云,说了完全相反的话。

刘备心中不放心诸葛亮,所以刻意在诸葛亮面前装作疏远赵云的样子,而后留下赵云限制诸葛亮。

他将国家的政权交给了诸葛亮,又把国家的军权反而交给了赵云,想让这两人互相挟制,保证自己的儿子可以永远的拿着最高领导人的权位。

对于诸葛亮的叮嘱,我们从《三国志》中可以看到,他是直言不讳说马稷与赵云不可重用。

但是对赵云的叮嘱,野史可查的大多更像是一种道德绑架,诉说着刘禅与赵云的羁绊,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舍下这个侄儿。

这番话反而不像是刘备会说出来的,刘备,此人虽然对属下还可以,但始终是改不了君主的多疑,倘若他真的格外强调,赵云与刘禅的羁绊,那反而会造成刘禅对赵云过度依赖,进而造成权力的天平倾斜。

但是野史流传最终刘备跟赵云提前说过的话是为了两人权利相互制衡的,那又何必会说这种会让权力有偏颇的话呢?

最关键的是,实际读过正史的我们都知道,赵云此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是一个很坦诚,直率,单纯的人。

刘备与他相处了大半生,当然知道这人的性格是不会改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刘备应该不会对赵云进行那些相关叮嘱,也使相关记录之所以能称为野史,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赵云忠诚半生,倘若知道自己的主公临死之前留下的是这类话,怕是心中也会不舒服吧。

但其实细想想,他自己多少也会察觉,二人之间接二连三的冲突,最早还是源于阶级根本的差距,一个本身就出身于皇室的贵胄和一个普通人,又怎么能共情呢?

上位者不理解下面的人为何如此看重所有人的性命,而下位者自然也不会理解上位的人为何会将这些人命视作粪土!

两人本就拥有着不同的三观,哪怕是赵云愿意服从,屈服,三观本质上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所以关于为何刘备最后会留下这样一番话,我们通俗的解释是,刘备料定赵云这人不会舍小保大,因为这人太过于忠义。

同时,半生的君臣啊,刘备虽然没有将他视作手足兄弟,但也是有感情的,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在自己面前倒下,刘备多少还是会想保住这最后一个曾经奋斗过的兄弟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4...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铁血史,也正因如此,历朝历代从来就不乏彪炳青史的功勋宿将,光是史...
原创 大...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对外作战,有两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一个发生在西汉,叫封狼居胥,成语典故的...
历史上的今天 | 西方现代主义... 1874年9月13日勋伯格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勋伯格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开创了第二维也纳乐派,...
原创 1... 一:安·霍奇斯(Ann Hodges)是有记载的历史上唯一一个在 1954 年被陨石击中的人。 二...
原创 史... 引言 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
原创 蒋...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有一句名言“天下谁人不通共”,是什么重大的事情触动了蒋介石的神经,让他发出如此无奈的...
原创 真... 近日,枣庄考生状元及第游街的视频火遍全网。高调不高调咱先不讨论,我想普及一下什么是“状元”[捂脸] ...
原创 她... 文/行走天涯 她是李世民最宠的小公主,连嫁3人,最终被驸马用棉被闷死 作为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唐朝可...
原创 安...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各个省驻军的情况,例如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等...
“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 房山石经,世界风景,云居故事,世界表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房山石经精神,讲好云居故事,深入...
原创 贵... 导语: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军入关之后开始沿袭前王朝的一些制度,其中就包括后宫制度。到...
原创 关... 三英战吕布,并不是张飞、关羽、刘备杀不了吕布,而是三个人对战吕布的时间太短了,吕布一遇到情况不妙就逃...
原创 毛... 毛主席和两个小八路 这是一张人们熟悉的照片,摄于战争时期的延安,但找到小八路是40年以后的事。 1...
原创 隋... 咱们先看看大隋朝的十关守将都是谁。 第一位:东岭关守将,红袍大帅杨义臣; 第二位:潼关守将,花刀大帅...
海宁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他的想法... 海宁发布《悦读·潮文》栏目,期待与你一起以新视角、新形式,展示潮城人文故事;以朴实易懂的文字、生动形...
原创 张... 1955的开国大授衔中,虽然有两位被评为了十大上将,但是后世的很多军事历史迷们认为此二人完全有资格进...
原创 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说... 古典小说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其中除了《说唐》就属《说岳》中神祇、妖怪转世降生的人物最多。据...
原创 如...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过当人们真当上了将军之后,到达人生顶峰之后,往往又对应了那句话...
原创 1... 引言 17、18世纪之交,新英格兰地区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是什么?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