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子朱允炆:朱标去世,五日不吃不喝;侍奉朱元璋,亲自提尿壶
迪丽瓦拉
2024-11-01 07:39:32
0

原标题:大孝子朱允炆:朱标去世,五日不吃不喝;侍奉朱元璋,亲自提尿壶

明洪武二十三年,太子朱标身上长了个大疖子,疼起来呼天抢地,非常痛苦。朱允炆心里非常难受,含泪为其按摩,昼夜不停。朱元璋从门外看到这一幕温馨场面,老怀大慰:“有子孙如此,朕复何忧。”此时朱允炆年仅十四岁。

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心中凄苦,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最是治愈。朱允炆的表现直接打动了朱元璋内心最柔软之处,深得朱元璋之心。

两年之后,朱标再次得了重病。朱允炆对父亲的照顾费尽了心思。但不久,朱标还是去世了。朱允炆表现得恰当合理。他心中虽然很悲痛,但是行事却没有一样失了礼数。

不过,他在为父亲服丧期间,朱允炆却悲痛得形销骨立。朱元璋看他这样,心中很是心疼,便安慰他道:“毁不失性,礼也。尔诚纯孝,独不念朕乎?”哀而不伤,这是古代礼制的重要要求。朱元璋劝诫朱允炆你那样做是不合古礼的。你要是再病了,皇爷爷我可怎么办啊?你要是真的孝顺,就要考虑一下朕的感受啊。此时的朱允炆已经五天没有吃饭、没有喝水了。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允炆才勉强收拾了下心思,喝了一点粥。他又向朱元璋提出申请,要为父亲服丧三年。但是遭到朱元璋的拒绝。太子去世,此时正是朝中紧要的时刻,如何能够放任他这样做?朱允炆虽然没有得到爷爷的同意,但是他在这三年之内,笑不露齿,不饮酒,不吃肉,不听乐,不看歌舞,不与妻妾同房。有人曾劝朱允炆不要如此古板,但朱允炆却说:“服可例除,情须自致。”虽然不用服丧,但是悲伤之情还是需要表达的。

朱标去世时,朱允炆的三个弟弟尚且年幼。他亲自照顾弟弟们,白天与他们一同吃饭,晚上一同睡觉。朱元璋将这些事都看在眼里,他对朱允炆非常满意。有一天,他来到朱允炆的寝宫,兄弟四人都在。朱元璋随口占了一个上联:“兄弟相怀本一身。”朱允炆对道:“祖孙继世宜同德。”朱元璋对其大加赞赏。

洪武二十五年,就在朱标去世后不久,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的孝顺一直沿续到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临去世前,性格越加暴躁。他更加喜怒无常,许多人因此遭到诛杀。这时朱允炆照顾朱元璋就跟当年他照顾其父亲朱标一样。朱允炆虽然不能天天陪在朱元璋旁边,但也是非常经常。他有空就到朱元璋床前侍候。朱元璋吃药,朱允炆要亲自品尝。朱元璋上厕所,朱允炆亲自搀扶。像痰盂、溺器,朱允炆都会亲自提到朱元璋身前。晚上的时候,朱元璋有时起夜,他便呼唤朱允炆的名字。朱允炆有呼必应,听到后就立马起来。为此,朱允炆常常整晚整晚地不睡觉。也因为这个缘故,朱元璋的心情舒缓了很多,身边很多侍奉的人得以保全性命。

朱允炆的表现都快赶上二十四孝图了。朱元璋当初坚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除了坚持皇长子继承制及维护诸王平衡外,朱允炆的这些表现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虽然一直强调用霸道的手段治理国家,不惜多次为太子朱标现身说法,但是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根深蒂固。品德高于能力,这是自古以来的一个评价人的重要标准。而看一个人的品行,就要看他是否孝顺。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都很盛行,别说古代了。朱元璋自然无法免俗。尤其是朱元璋发动了一系列大案,威胁到皇位传承的因素大多被消除。守成之君确实也没必要太过刚厉。朱元璋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

朱允炆曾因明初法律太过严苛,遍考礼经,参照历代刑法志,将《大明律》中七十三条用刑比较重的条款重新修订。朱元璋看后非常高兴。他对朱允炆说道:“吾当乱世,刑不得不重。汝为治世,刑不得不轻。所谓世轻世重也。”乱世用重典,治世用轻典,法律要跟随时势的变化随时作出调整。这说明,朱元璋到了晚年,他的心思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对朱允炆的要求,不像对当初的朱标一样,没有过于强求皇帝一定要刚厉。

其实仁厚不代表就不懂计谋,不代表就是软弱、傻白甜。以前曾讲过朱标高明的政治智慧,朱允炆对于众藩王的认识一直都非常明确。尾大不掉的道理他在还未登基时就有深刻了解。

朱元璋有一次曾意气风发地对朱允炆说:“朕将抵御北虏之事交给诸王,一定能够保证边境安宁,让你有一个太平盛世。”

朱允炆当即反问道:“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如果诸王反叛,我又应该怎么应对他们呢?

朱元璋被朱允炆问得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又将这个问题踢了回去:“以你之见,应当如何处理呢?”

朱允炆的回答很高明,而且滴水不漏:“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

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满意地点了点头:“是也,无以易此矣。”你说得很全面,很有道理,应对之法,无外乎就这些。先礼后兵,既保全了宗亲之谊,又不至于姑息纵容,引起大乱。

此时的朱元璋对待藩王的态度上,与明初相比,同样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没有像对待叶伯巨一样,责骂朱允炆,反而非常赞许朱允炆的处理措施。朱允炆即位之后就开始削藩,直接略过德、礼这两步而削除其地。谁又能说他软弱呢?

(参考文献:《明史》、《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秦名将司马错:开疆拓土的战略... 东伐西讨,彰显军事谋略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在稳定巴蜀后,国力愈发强盛,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原与楚国。...
原创 1... 自14世纪起,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尽管这一灾难沉重打击了欧洲,许多不...
原创 “... 易中天,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既是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2005年...
清朝的军事统帅是怎么分层的,让... 昨天写了一篇清朝总兵有多大的权利的文章,结果评论区都在说我写的不实,说我把总兵的权利写太大了,说总兵...
原创 南... 福清公主,这位历史上被誉为“才女”的女性,曾在明朝的政坛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凭借出色的智慧和聪慧的...
原创 打...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们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各个时代都有着一些令人铭记与学习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以坚定...
原创 刘... 东汉末年,刘表被朝廷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担任荆州牧期间,刘表不仅成功击败了孙坚,还在与曹操、孙权...
原创 杨... 昨天,杨超越的战国袍再次引起了热议,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是谁想到战国袍这么适合杨超越的?真是绝配!”...
原创 崇... “如果忠贤还在,时局又岂会发展至此?” 面对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情不...
原创 马... 228年春,蜀军兵分两路,诸葛亮亲率主力,走祁山道,西出祁山。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出箕谷...
原创 貂... 前言 大家对貂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盛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
原创 售... 鸦片,作为近代中国衰败的根本因素,深刻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提到鸦片,许多中国人心中充满愤慨,因为正是英...
原创 1... 在1856年之前,沙俄一度被誉为欧洲的宪兵和救世主。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寒冷的气候,...
揭秘百万年人类史!《寻古中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东方人类百万年》,将于5月30...
原创 齐... 鲁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鲁国最鼎盛时,其疆域...
原创 汉...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米仓山之战本来有可能成为汉中之战的转折点:只要黄忠成功焚毁曹军的粮草,刘备就...
原创 曹... 贾诩是曹操阵营中一位极为重要的谋士,在江湖上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当时的人们普遍称赞他具备“有良、...
原创 一... 一千多年前的古画中,有一幅作品让人惊讶,仔细观察时竟然发现其中的某个物品像是现代物品,难道是“穿越”...
原创 中...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女子最幸福?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朝代更迭,女子的命运也...
原创 日... 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灾难。这场战争涉及的具体数据一直以来存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