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围困王世充,窦建德见死不救,后悔:唇亡齿寒
窦建德在不长的时间内问鼎天下,了不起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将士,个人吃穿不搞特殊,对家人要求同样严格。据史料记载,仆人共十来人,在当时的帝王人家没有人这样俭朴的。窦建德起家简单,自己又能以身作则,实力是有了。但后来,窦建德与王世充、李渊的斗争中,一步走错,造成了步步走错,教训值得三思。
王世充与李渊两虎相争时,窦建德准备坐收渔翁之利之时,收到郑国王世充的求救。他不但不准备帮助王世充,真想能收到渔翁之利。这时,中书侍郎刘彬认真分析形势,认为窦建德应该帮助王世充,以免唇亡齿寒,因为唐的实力太强了。刘彬说:如今唐朝的势力越来越大,地盘越来越多,而郑国的地盘越来越小,如果再这样下去,郑国必然亡国,郑灭亡了我们也没法单独生存了!
窦建德感到有些道理,他虽然认同了刘彬的想法,但他并没有马上起兵,而是派礼部侍郎等人去找唐军协调,对唐军说,别打啦,赶紧回你们的西部去,如果再在中原闹事儿,别怪我们夏国不客气了!李世民听到这话非常生气,你以为你窦建德是谁啊,你让我退兵我就退,我就不退,爱咋地!
由于王世充等不来窦建德的救援,他手下的将领们感到没有盼头了,纷纷向唐投降!王世充的压力更大了,马上派兄长的儿子王琬与长孙安世前去窦建德那里当人质,请求立刻出师救援,否则郑就真的危险了,可是人去了后,也没有立马有效果!
对于王世充来说,雪上加霜的是,他儿子王玄应率领几千人从虎牢运粮,遭到唐朝将军李君羡的截击,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粮食非但没保住,人也完了,最终只有王玄应自己逃走了!王世充只能把城里储备的粮食配发给洛阳周边地区的军队,这样下去,城里这点儿粮食哪应付得了,如果窦建德不出手相救,洛阳是百分之百保不住了!
李世民也知道王世充是强弩之末了,决定尽快把洛阳拿下来!李世民多次尝试攻城,费了大劲也没什么效果,还把将士们给累得够呛。大家见攻不下来,不由心灰意冷,都闹着要回关中去。李世民很是恼火,让他更是恼火的是总管刘弘基等人也请求班师回朝!他咆哮道,你们是猪脑子啊,洛阳以东的各州都已经归顺我们了,现在就剩洛阳这座破城了,我们放弃回朝,以后就没有机会攻下来了!
远在长安的李渊听说了秦王的战况后,感到这样僵持下去不行,等将士们疲惫不堪斗志全无了,别说攻下洛阳,如果窦建德趁机前来袭击很可能全军覆没!他马上让人给李世民送去了诏书,让他从速班师回朝!李世民也明白窦建德来攻打他们就很危险,不过他年轻气盛,决定不听从父亲的命令,并且做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那就是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继续围困洛阳,而偷偷地把主力部队拉出去攻打窦建德了。
他明白,只要把夏国给打败,王世充的心理防线就彻底垮了!说实话,如果李渊知道李世民这么做,肯定会吓个半死!李世民这种打法是李渊想不到的,王世充也想不到!窦建德更是没想到,他做梦都想不到李世民会突然从眼前冒出来。他没有任何准备,只得仓促迎战,仓促就不容易把事情做好,结果打了几次都败了!这时候窦建德后悔得差点儿吐血,如果早拉出军队去支援王世充,夏国也不会遭到现在的劫难,可是他没去!
当窦建德得知,李世民的部将王君廓偷袭夏军的粮道,擒获夏军的大将张青特,他感到事情不好了,急忙召集将领商量怎么对付当前局势!
窦建德帐下主簿凌敬的建议说,现在将士们都在谈论撤兵的事情,没有了士气再打也是失败!我们也不要再在这里拼命了,还是尽快率领大部队渡过黄河,攻取怀州、河阳,翻越太行,进入上党直取东都!窦建德哪肯听进这样的建议。救郑国是窦建德的主意已定,孤独一掷,既然答应了王世充,在大的困难也不能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让人笑话。
窦建德现在想到帮助王世充的好处,玩命地与李世民打了好几次仗,都输得很惨,最后在虎牢关、汜水兵败,只得仓皇逃去,等以后再回来寻仇。李世民围困王世充时,窦建德见死不救,后来反省过来,为时晚矣,教训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