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0年湖南省平江县有一大批精神乐观工作卖力的年轻人
迪丽瓦拉
2025-07-21 14:33:13
0

口述历史人:李俊伯,男,1928年1月出生,1950年7月,在湖南省平江县参加税务工作,1990年3月退休。采访时间2007年。

我在湖南省平江县这块红土地上,从事税务工作长达四十年,许多人和事不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平江县解放伊始,新政权刚刚建立。边远山区还有几股残匪骚扰,敌特分子到处造谣破坏,残余的反动势力时刻在伺机复辟。刚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的人民群众,急需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国家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任务很重。

可是,全国的解放战争还在继续进行着,处处需要资金来保障供给,财政面临着很大困难。解决财政困难的重担,就自然落到税务部门(增加税收)、银行部门(回笼货币)的肩上。

旧政权的残余武装有时会利用我们税务工作与工商业者之间的矛盾,挑起事端,向我们进攻。1949年12月1日早晨,西乡飘风山的一支残匪,以欧裕和商店老板娘自缢为借口,围攻向家市税务所,企图抢劫税款及枪支。该所所长铁广武同志(栗山区区委委员)机智果断,首先鸣枪警示,随后带领4名税干,携带枪支票款迅速从后门转移。安全脱险后,所长一面向县区报告,一面发动民兵监视。区中队20多名武装队员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和100多民兵分道封锁了该市区。经过突击盘查,抓获了3名匪徒,缴获5枚手榴弹,平息了这场风波。

受历史的影响,平江群众厌税恶税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人对解放后的人民税收存有抵触甚至敌对情绪。比如:平江县一区和十二区的部分农村出产甘蔗,熬制蔗糖。但每次税干到蔗棚去收税,不是吃“闭门羹",就是坐“冷板凳”,乃至遭受“围攻”。思沅乡大陂源蔗棚蔗农,受坏人唆使,到县政府请愿,抗缴蔗糖税。经过县、区政府领导出面,宣讲税收政策,指出抗税是违法行为,他们才慢慢离去。

可喜的是,新政权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1950年初,把税收工作被列为党在城市的工作重点。中共平江县委为了加强税收工作,前三任税务局长都由县委委员担任。税务机构的设置,税务干部的配备以及税收工作的开展,也都得到了县、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在本县新吸收了一批青年学生,接着从湘潭建设学院分配来平江的名额中挑选了一批青年学员,加上接收旧税捐处的几名留用人员,组成了一支新老结合、年轻又有文化的税务队伍。他们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到1952年,全县税收收入位居全省27个重点县的第19位,占全省税收的比重跃到0.93%,被列为甲等局。

当时工作非常艰辛,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十分简陋。我1950年7月参加工作时,南江桥税务所租住在街上一家店铺内,只有4间房,拿出前面临街的1间作办公室,其余3间房子挤住着8个人。1间稍大但不光亮(只有一扇小窗)的房子里住着4个人,摆上4张床后基本上就没有了空间,来客只能以床当椅,幸好同事们都未结婚。那时实行供给制待遇,只发少量的大米、灰色大布制服及胶鞋、雨伞、手电筒,填票用的复写纸、蘸水笔、印泥盒、蓝黑墨水是会计从县局领来的。夜晚照的是煤油灯。没有自行车,全凭两条腿走路,1天行走几十里路是常事。这个所管辖3个区的范围,就这么8个人,所长负责全面工作,会计管内勤,工作重点是在市镇税收方面,几个管片的征收员只能像筒车辗水似的团团转。

在县税务局工作的同志们,过的是部队式的集体生活,吃公共食堂,睡硬板木床,天蒙蒙亮起床出早操,白天上班,各司其职,晚上集体学习和开会。因为机关制度的约束,有家属的同志只能周六晚回家团聚。

在税务所的同志工作更艰苦,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有时还要通宵达旦地加班工作。驻2区安定桥稽征组的潘建军同志,就是个晚上查偷税的“夜游神”。该地区偷蒸谷酒的甚多,他布置的“耳目”也很多,不时有密报消息。因此他经常深夜出去缉私,通夜不眠。他的查偷方法是一闻酒,,二看灯光,三找烟囱冒烟,每每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因而屡立战功。

1953年,我在三市所任会计。这年的除夕之夜,梁昌富等5位管乡的同志,为了不留屠宰税欠税过年,不约而同地都工作到深夜,凌晨才陆续回所,等他们办完报解就已经天亮了。大年初一,我忙了整整一天,初二这天,又忙着送报解到县局,去参加春节集训。

那时的文化娱乐虽然很简单,但同样活跃。以江南同志为首组建的篮球队、排球队,在县级单位鼎鼎有名,曾多次夺取全县冠军。以张耀湘同志为首组织的歌咏队也很出色。那时县里开大会,听报告或看电影,就在地坪上席地而坐,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都是他领唱打拍子,拉歌赛歌,占领着半个会场。

这种如火如荼的集体生活,在当时起了很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县税务局的同志们,年龄小的才十六七岁,大的也不过30来岁。从湘潭建设学院分配来平江的肖次之,刚到税务部门,很快进入角色,就能独挡一面,1950年最先被提拔担任南江所所长。每季工商税开征前,所里召开全镇工商业大会,他作动员报告,经常从国家形势讲到大政方针,举些典型事例,辅以数据,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共同纲领,共同办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道理讲深、讲细,生动具体,有理有节,委婉动听,很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因此,会议无一人缺席,会场内鸦雀无声,起着震撼人心的宣传鼓动作用。由于他领导得力,全所税收任务完成出色,连年被评先进单位。凭着他的才能,1953年提升为县税务局副局长,1954年被县委选调任山区区委书记。

还有县局任外勤的邹声亮、喻养正、许白秋,与私营工商业斗智斗法,多谋善断,攻克一个个堡垒,无往而不胜,曾在平江城内有“三小虎"之称。1951年春节评优表模,全局评选出9名税工模范,出席长沙专区税务局税模会议,并推选唐志高为代表参加全省首届税模会议。当时,沿口税务所模范所长连启祥的典型材料,发表在《湖南税务通讯》第10期。

就是这群各具才华的青年人,沐浴着党的阳光和雨露,经受着艰苦岁月的磨炼与考验,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迅速地茁壮成长,平江县税务局成了培养人才的地方。短短的几年时间,输送出40多名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分布在本省和中南、西南地区各省市。另有10多位同志会计业务娴熟,分别在本县和长沙、湘潭、株洲、岳阳等地担任会计主管。

你问我,那个年代的人,精神为什么那样乐观?工作为什么那样卖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感恩戴德”的理念支配着自己的思想灵魂;二是党的培养教育,“警钟”长鸣,三是南下干部的传帮带,起到很好地熏陶作用;四是模范人物的影响,激发着大家比学赶超。

光阴如流水,岁月不饶人。过去英俊潇洒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更令人惋叹的是,有半数以上的老税工已经作古,长眠在九泉之下了。每每想起这些老税工,我都顿生怀念之情,与他们艰苦创业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现如今网恋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但是大多网恋都是见光死。其实在古代也有这种与网恋性质相同的恋爱,那就民...
原创 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刘... 刘备若收降此人,相当于多3个庞统,5个关羽,曹操必定难以得志 前言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英雄...
原创 哥... 引言: "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他却非常低调地活到2015年"。这是一段令人惊叹的话语...
原创 雅...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
济南大辛遗址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在历城区工业北路以南奥体中路以西,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出土了商都殷墟以外的首片商代甲骨卜辞,有大...
驰骋沙场:统治中世纪战场的骑士 在通常印象中,中世纪的战场似乎永远只属于骑士。这种理解虽有点片面,但大体上符合时代特征。这些贵族最根...
原创 大...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清朝末年发生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这些事儿听起来跟编故事似的,但还真就发生了...
瞭望 | 董臻:博物馆“翻译家... 按:刚刚过去的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统计,今年截至8月底,全国6...
王仁湘教授寄语青年学子:人生在...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摄影 雷远东 “通天”的青铜神树,展现祭祀场景的青铜神坛,大立人青铜“外衣”上...
法国学者会聚津门回望北疆历史 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由法国科学家创建的北疆博物院历久弥新。20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天津自然博...
湖南耒阳发现东汉晚期珍贵墓葬 新京报讯 据文旅湖南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8月至9月期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耒...
原创 古... 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辈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宗族间辈分是...
原创 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千禧。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看完觉得有趣的话,还请麻...
原创 王... 王者荣耀里面很多英雄,都有着有趣的典故。比如百里玄策,就是唐朝神人——王玄策。他作为个毫不起眼的文官...
原创 原...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当时十停好汉去了八停,大和尚鲁智深也重伤坐化了,宋江先是给鲁智深上完香后,才想起自...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末年的人物老照片,这组珍贵的老照片非常详细且直观的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百姓生活场景及...
原创 末...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我的前半生》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从8岁就登基...
人才兴邦,点亮民族未来之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