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董臻:博物馆“翻译家”
迪丽瓦拉
2025-07-21 19:03:02
0

按:刚刚过去的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统计,今年截至8月底,全国6833家博物馆接待观众9.4亿人次,其中暑期2个月接待观众2.99亿人次,占比31.8%。

“我相信‘国宝会说话’。我想把专业性强的文博知识,用大众听得懂的话语表达出来,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当翻译。”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冯源

“请问宝藏猎人的讲解是10点开始吗?”9月的一天上午,临近10点,良渚博物院进口处的志愿者服务台前已经聚拢了不少观众。来自安徽芜湖的未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听了朋友“安利”后专程前来的。

“宝藏猎人”名叫董臻,是良渚博物院的一名志愿讲解员,也是一个坐拥百万粉丝的文博类短视频UP主。而他的本职工作,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音乐调频频道的一名主持人。

就是这样一位斜杠青年,用网言网语传播文博知识,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轻量化传播,让更多人“看见”文物、“听懂”文化。

董臻(右一)在良渚博物院作志愿讲解(2024年9月7日摄) 冯源摄/本刊

从“不懂”到“有点上瘾”

10点整,董臻戴上耳麦,准时开启了讲解之旅。

“我们要知道良渚在哪,要知道良渚有多远,还要知道良渚遗址是谁发现的。”

“后面的展厅我们可以看到良渚玉钺,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平替——良渚石钺。”

“良渚有没有文字呢?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只能说是有刻画符号。”

三个展厅、近100分钟的讲解,让未女士感叹:“听完脑容量都大了。”

现在的董臻,被称为文博领域的“准专家”,他也曾是一名什么都不懂的文博“小白”。

2019年,董臻在制作广播节目《重走唐诗之路》时受到启发,“我国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故事,都值得好好说一说。”他想用短视频的形式介绍文物、传播文博知识。

刚开始,他并不懂文物,好在有优秀的创意和网感表达。“我会在解说里玩一些梗,搞一些‘无厘头’的奇思妙想。”他说。比如讲三星堆,他讲“青铜人像有个耳洞,原来先蜀汉子这么爱美呢”;讲古画,他选取的角度是“从《盛世修典》看古人脱发史”。

很快,流量和粉丝汹涌而来,董臻却开始心虚了。“不少观众很专业,会围绕视频中提到的文物进行讨论,说的好多知识点我都不知道。”意识到自己不能只做一个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素材的“加工者”,董臻开始恶补文博知识。

他想方设法多看书,家里一千多本书,三分之二都和文博历史相关。他还报名成为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文博研修班的学员,每周末雷打不动去上课。不知不觉,董臻一头扎进了广袤无垠的文博世界,逐渐学出了乐趣,学出了心得。

“我的第一批粉丝是和我一样的文物‘小白’。我们在五年里共同成长,从最开始对文物不了解、不感兴趣,到现在成为对逛博物馆有点‘上瘾’的人。”董臻说。

从玩梗到严谨

讲解时,董臻时不时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掏出一件件小道具。良渚先民用什么刻画玉器?他摸出一块燧石。良渚先民的权力象征是什么?他拿出一柄小小的玉钺。

“这些都是我自己掏钱买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希望能传递给观众更为直观真切的认知。”董臻说,这样的想法也已经融入他的生活。比如最近在青海旅行时拍到了日晕,“感觉可以和玉璧的造型作对比,解释为什么古人说‘苍璧礼天’。”

“日晕和玉璧是不是有必然联系?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但我希望同大家分享,开启更多人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物的兴趣。”董臻说。

董臻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华东区青年博物馆翻译家。“我相信国宝会说话。我想把专业性强的文博知识,用大众听得懂的话语表达出来,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当翻译。”他说。

为了“翻译”得精准到位,董臻对自己提出要求:一走进博物馆就能自如表达。由此他萌生了做志愿讲解员的想法。浙江省博物馆成了他首先试水的地方,没想到一做又“上了瘾”。现在他在浙博、良渚博物院、杭州博物馆都是持证上岗的志愿讲解员,每次讲解都有天南地北的粉丝慕名而来。

今年4月,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在浙江宁波举行。董臻代表浙博志愿讲解员参赛,讲解浙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龙泉窑舟形砚滴”。

砚滴是古人给砚台磨墨添水的工具,使用者一手端起砚滴,以拇指堵住控水口,配合轻重缓急的按压,控制流水口的出水量。在准备讲解稿时,董臻产生了一个疑问:龙泉窑舟形砚滴的控水口是个小孔,而流水口相当宽大,堵住控水孔真的可以控制水流吗?

这原本只需做个简单实验就可以解答,但砚滴毕竟是镇馆之宝,不能随意触碰。这让董臻在那段时间“日思夜想,困惑不已”。

一位龙泉青瓷匠人成了他的救星。这位名叫刘梁锋的匠人,成功复刻了龙泉窑舟形砚滴。董臻专门前往龙泉求教,通过刘梁锋的现场演示和讲解,董臻终于证实了小船内部另有玄机:砚滴里还有一道带孔隔板,堵住控水孔后,大气压仍能作用在隔板的孔上,“堵”住流水。

凭借角度新颖、内容严谨、细节丰富的讲解,董臻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志愿组一等奖。这次参赛经历也让他意识到,“网上搜索一万次,不如亲眼所见、亲身所证。”董臻说,更加坚定了在传播文博知识时要保持严谨、不断探究的决心。

从追求流量到沉下心来

今年,利用业余时间,董臻已经在杭州多所博物馆志愿讲解20多场。其中在临平博物馆的一次讲解,让他印象深刻。

当时,他为“易水寒光——宋辽金银器窖藏展”进行讲解。时值盛夏,参观人数较多,他便请工作人员调低了展厅空调温度。事后有观众在网上发出感慨:“展厅里的温度让我感受到了这批金银器历经乱世时的凄凉。”

“没想到我的无心之举引发了观众共鸣。”董臻说,时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观众也越来越理性,不少人不再是打卡、集邮式参观,而是真切地在感受、在学习。

也因为这个原因,相比五年前,虽然懂得更多了,但短视频创作却更难了。“越是了解,敬畏心就越重。”董臻说,受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开玩笑、调侃式的讲解。

“越来越多家长带孩子来参观。作为一名讲解员,我就要从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讲起,帮助孩子们从根源上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董臻说。

接下来,董臻酝酿推出一档新节目“董良渚”。相比“宝藏猎人董臻”,选题更专精,风格更稳重。而在“董良渚”上与众多考古学者开展对话,是董臻现阶段最想沉下心来去做的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在灯红酒绿的官场中,往往披着光环的人物,背后却是无数暗潮涌动的故事。刘裕昌,这位曾经在公众视野中如日...
原创 世... 我们大家都知道,大约从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
原创 有... 晋江这条江的名称起源有两种观点。 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史实! 第一种,泉州林教授研究发现,乾隆福州...
原创 唐... 民族间经济关系,尤其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关注的重要内容。 唐代岭南俚僚诸部与...
周总理晚年时,为什么说:周门不... 周总理是世所公认的伟大的外交家,面对任何复杂的形势都能游刃有余,处乱不惊,但是,在1973年发生的一...
原创 武... #头条首发大赛# 大家现在想到武圣第一个想到是肯定是关羽,可是按照历史事实来讲关羽真的算不上武圣。 ...
原创 孟...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康... 董鄂妃请求顺治过继皇子给她,顺治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且还选中了玄烨。 听到顺治的承诺,董鄂妃喜形于色,...
原创 原... 中国古代神秘科学一直是许多人探索的对象,从华夏文明源头《周易》到各种志怪小说,神秘程度只增不减,许多...
原创 韩... 1952年7月26日深夜… 朝鲜东海岸志愿军第9兵团防区,警卫连正在执行日常巡逻,突然发现敌机空降出...
七十五载光辉历程:山区小镇的蜕... 时光荏苒,回望浩浩历史长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然走过了七十五载的光辉岁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国家经历了...
原创 满... 不是不培植,而是烂泥扶不上墙,整个统治集团已经烂透了,没有办法了。 清朝的旗人入旗后就是吃的铁杆的...
原创 隋... 隋朝故事:若使逡巡甘却步,何来仙引得长生 麻叔谋见坑杀了许多丁夫也觉寒心,连夜催督兵民掘通淤道,请...
原创 《... 影视文学中带有虚构成分的赵云 三国这段历史因为罗贯中长篇巨著《三国演义》成为中国流传最广的历史,可以...
原创 罗... 犹太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他们最初居住在古代以色列地区,即现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然而,随着...
原创 唐... 今日话题 唐朝存在黑人昆仑奴,为何没有在中国形成黑色人种? 不如说常识中的奴隶贸易被大大小看了,不...
原创 3... 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更伟大的女人,这是千百年来古人总结的肺腑之言。因为一个男人很难在事业和...
原创 改... 岁月如梭,见证巨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
原创 复...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如星辰般璀璨,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吉思汗,这位横扫欧亚大陆的草原霸主...
原创 新... 新四军传奇师长:木匠到将军的蜕变与“黑虎”之谜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